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72413363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心理健康全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分享带来快乐教案鄂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范本第十三课 分享带来快乐【设计理念】分享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辅导的内容之一,分享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独享的时间比较多,如果不学会分享,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会遭遇诸多障碍!本节课力图从认知、体验、应用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和同学们不仅可以分享物品,还可以分享想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可以分享物品,也可以分享想法。情感目标: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分享的快乐。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分享。【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分享的

2、快乐。难点: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物品和想法。【课前准备】1.小熊布迪的故事音频或视频。2.做“击鼓传花”游戏的道具。3.教师提前布置学生从家里带一样自己心爱的物品。4.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学流程】环 节目 标操 作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一:小熊布迪的故事1.教师讲故事:小熊布迪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音频或视频)。2.故事讲完,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喜欢布迪还是莫扎特?为什么?3.请同学们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4.教师小结:“是啊,莫扎特懂得和同伴分享!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向莫扎特学习怎样和同伴分享,好吗?”导入本课课题。心理学

3、引导:从感知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学会分享?”1.此处教师可酌情改变活动方式。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彼此之间不但可以分享物品,也可以分享知识和智慧,让学生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活动二:(一)我们的分享日1.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自己心爱的物品,同桌之间彼此交流自己心爱的物品的经历。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观察。3.交流完毕,引导学生思考:别人分享自己心爱的物品的经历时,我们有什么感受呢?4.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5.教师反馈:通过体验引导学生明白和同学分享自己心爱的物品很开心。心理学引导:初步让学生领悟到分享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分享的思考。

4、(二)神奇的圆7.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在圆上简单添上几笔,让这个圆变成我们熟悉的物品。8.学生完成后,分享自己的创意。9.教师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到除了分享彼此的物品之外,还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智慧。(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可以和同伴分享什么的问题。)心理学引导:从认知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物品,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物品;分享知识和智慧,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就会加倍增加。1.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巡视,观察学生的表情。2.本环节重在激发学生对分享什么的思考。3.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分享屋(总结提升)回归生活体验分享的快乐。活动三:击鼓传花1.教师带领学生做“击鼓传花”的游戏,拿到花的同学分

5、享一段自己的故事或喜欢的歌曲。2.教师适当点评、反馈、补充。心理学引导:总结提升感性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性认知。1.教师点评时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分享和同学们的倾听状态。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强化学生对分享的快乐的体验,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四:花开满园1.教师呈现要求:让学生将每天为大家分享或感受他人的分享时,就画下一片花瓣。2.此环节可以课后完成,一周上交一次。心理学引导: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强化学生对分享的快乐的体验。1.本环节的活动可以在课堂进行一部分,也可以课后进行。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5分钟以内。【活动反馈】1.学生对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

6、具有较高的参与度。2.最后一环节,学生能否坚持。【参考资料一】心理学背景知识分享的含义分享是亲社会的一种表现,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分享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它保证着人们与别人的和睦相处、共同劳动和享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带给人们的各种条件,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享行为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各种社会、各种宗教、各种文化中,分享行为都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分享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个体的差异和情景的不同,这些因素作

7、用大小也不同。分享行为的不同训练方法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分享行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一般情况下认为,移情比社会认知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儿童利他行为的发生。分享行为的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Ugurel-Semin就研究了416岁儿童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发现291名被试者在与对方分享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6岁达到高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慷慨”倾向到56岁时出现飞跃并逐年增加至78岁。“公平分享”倾向缓缓渐进,至1112岁达到高峰,8岁以后,这一倾向占主导地位。研究资料显示,从生命的第二年开始,即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一些分享行为,12个月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

8、,偶尔还会把玩具给同伴玩。将玩具出示和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在18个月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年幼儿童确实能表现出分享、助人或利他行为。例如,在家庭中开展的研究表明,甚至两岁以下的儿童都能对他人表现出分享行为(如分享玩具),帮助妈妈做家务,在游戏中合作,对他人所表现的情感焦虑做出反应。两三岁儿童会对伤心的同伴表现出某种同情和怜悯,但他们并不能做出真正的自我牺牲反应,比如与同伴分享一块好吃的甜饼。如果成人经常要求儿童想想别人的需要,那么儿童就更可能表现出分享和其他友善的行为。或者当一个同伴提出这样的要求或威胁时,也会诱发儿童的分享行为。例如,“要是你不给我,我就不跟你好了”。但就总

9、体而言,为他人而做出的自发的自我牺牲行为在婴儿和年幼的学前儿童中相对较少。这是否因为年幼儿童基本忽视了他人的需要及他们对同伴的分享或帮助行为所带来的好处?很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一项在幼儿园进行的观察研究发现,在假装游戏中,2岁半到3岁半的儿童常常通过表演对他人的友善行为取乐。与此相对,46岁的儿童则表现出更真实的助人行为,而很少“扮演”利他主义者的角色。多数研究发现,年龄和儿童分享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年龄大的儿童较愿意分享,或显得较为慷慨。但是这种年龄发展与分享对象有关,例如,在Liebert和Gill的研究中,68岁和911岁两组儿童,在与那种“不被喜欢,又没有朋友”的儿童分享的意愿方面,并没

10、有什么差异,而年龄较小的儿童实际上比年龄较大的儿童更为慷慨。分享行为培养策略(1)情境讨论。情境讨论是指儿童获得是非观念,习得行为的重要方法。老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包括分享的观念。(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承担角色者按照规定表现出角色的行为。让儿童亲身扮演一些角色,可以使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角色的处境和内心世界,可使他们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作出有利于他人的道德选择。因此,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有效地帮助儿童习得道德行为的方法。(3)观察学习法。观察学习法主要是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塑造儿童道德行为的方法。这种社会训练有联想式学

11、习、操作式学习和替代强化式学习三种社会训练方式。联想式学习是儿童通过联想来学习;操作式学习是直接模仿的学习通过强化来实现;替代强化学习,也称观察学习则是指儿童以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认知特定的行为和由行为产生的后果。对于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利他、合作、帮助等,班杜拉发现,运用观察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儿童在观察的过程中,是一种积极认知的观察,既有情绪的感染作用,又有抽象的思维活动,这既缩短了学习的时间,又避免了尝试错误带来的惩罚,因而是行之有效的。(4)移情训练。美国的菲斯贝克在1980年设计了对儿童行为习得十分有效的移情训练。我国也进行了不少类似的研究,李福芹等人在1994年考察了移情训练对儿

12、童分享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的移情训练能有效地帮助儿童获得分享观念的认知和分享行为的习得。张莉在1998年所作的“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也表明,移情训练对不同年龄幼儿园儿童都能发生作用。(5)教育引导。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引导在儿童分享行为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作用。教师为了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树立三方面的榜样:一是教师自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另外,教师也应该给儿童创造分享的机会;二是同伴中树立好榜样,把乐于分享学习资源或是其他物质的同学立为榜样;三是通过寓言、神话、故事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来提高儿童的分享意识。【参考资料二】阅读材料怎样让孩子学会分享

13、分享的内涵很丰富,有爱心的培养、同情心的建立,也是与同伴交往的规则,同时,分享也包含着快乐体验。现在的家庭中,“6+1”、“4+1”的家庭模式大量存在,许多家长也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让孩子学会分享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1)家长言传身教。美国儿童关爱与教育组织专家劳拉奥尔森表示,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此品质培养的过程中的作用最大。因此,家长可以将学会分享的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吃水果或点心时,问问孩子“你要来一点吗?”(2)家长和孩子做个约定,角色互换。当孩子对分享“say no”时,家长可以考虑和孩子进行角色互换,当孩子要求家长分享时,家长也可适时拒绝,让孩子体验到“只有和同伴学会分享,才

14、能开心快乐地在一起玩。”(3)培养孩子学会分享需要把握好分寸和节奏,不要强迫孩子与同伴分享。育儿专家米歇尔拉罗维表示,与大人一样,小家伙也会有自己特别珍爱的玩具或图书,不要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只是家长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孩子晓之以理,并反复强化分享的快乐,同时,告诉孩子,不要炫耀自己心爱的物品。帮助孩子学会分享,必须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给予必要的外在强化,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分享意识。【参考资料三】推荐阅读1【英】卢埃林 著,【英】戈登 绘,于水 译.我的生活练习书.分享的快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美】谢弗 等著,邹泓 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八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4岑国祯,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8,(2):19-23.5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2-586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等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3):571-5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