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72413249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3每逢佳节倍思亲(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典型的文包诗。课文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文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简要介绍了诗的写作背景和缘由。第二部分则是王维真情流露而写下的诗。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重”的读音。指导“佳、幼”的写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体会“文包诗”的特点,通过诗文对照,抓住一些关键词,借助语境、联系生活等方式,揣摩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3.抓住文中对比描写的语段精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更加”等词语表

2、达的情义,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4.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诗人身居异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抓住文中对比描写的语段精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更加”等词语表达的情义,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难点】1.结合“文包诗”的特点,诗文对照,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2.对比朗读文中饱含情感的句子,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对比阅读”的读书方法。“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一诗,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已经接触过,但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缘由却不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故事短文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思考,借助短文,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要通过反复指导朗读,感受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神往。诗中所表达的思亲之情学生一定也曾有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准备】1.检查预习单,了解学情,以学定教。2.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收集关于重阳节、王维等资料)2课时第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多音字“重”的读音。指导“佳、幼”的写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体会“文包诗”的特点,通过诗文对照,抓住一些关键词,借助

4、语境、联系生活等方式,揣摩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感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诗人身居异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难点】结合“文包诗”的特点,诗文对照,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朋的思想感情。方法一板书课题,了解出处,导出古诗。1.教师板书课题(重点规范指导“佳”的写法和注意事项。)齐读课题。2.这句诗出自哪首诗?(教师出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范读、生齐读。3.师生交流王维的资料,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过渡:都说诗缘情而发,每一首诗都寄托了诗人的一种

5、情感。关于这首古诗,又隐藏着一段怎样感人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故事吧!设计意图从“佳节”入手,回忆学生欢度佳节的情景,然后,笔锋一转,揭示王维在重阳佳节的感叹,引出课题,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方法二感情调动,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熟悉吗?哪儿见过?(课件古诗)设计意图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像,促进学生感悟,朗读时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让学生练习时充分利用

6、课文插图以及课外活动经历等资源,鼓励他们用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3.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检查自学。(一)回顾课文,自定目标,自找方法。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大声地朗读全文。注意读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读课文,教师巡视。)2.读完了课文,再看看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吗?指名说。(引导学生找到诗句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3.教师解说“文包诗”。4.像这种类型的课文,你们还读过哪些?(学生纷纷说出英英学古诗等)5.师:你认为学习这篇课文该完成哪些任务?预设:(1)正确地认读生字词。(2)把课文读好。(3)领悟课文里的意思。(4)能

7、熟练地背诵古诗。(5)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板书:读、悟、解、背)6.同学们,这既是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我们读懂课文的方法。(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检查生字与书写。(1)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字音:“重”是翘舌音,“采”为平舌音。“重”为多音字。(学生组词)字形:“幼”左边为“幺”;“念”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令”;“重”第二笔横要长一些。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1)同学之间交流自学到的生词。(2)比赛认读老师欣赏的好词。课件出示:适时正音:兴

8、,在这指“高兴”,所以读第四声。借助课前查阅的资料理解“茱萸”。(三)整体感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认真读课文,看看大家能读明白哪些问题。设计意图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走进课本,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以读为主,通过个别读、评读、想像读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和句子,并在读中加深体验,受到美的熏陶。扫清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精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不懂的问题,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王维离开家乡,重阳节思念亲人。(第一、二、三自然段)第二部分:王维思绪万千,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四自然段)3.“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

9、主要内容。课件出示:PPT出示:唐朝的(人物),在(地点)已经两年了,(时间)到了,他十分的(事情起因),便提起笔(事情)。4.梳理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板书:王维为什么思亲?又是怎样思亲的?)过渡:王维为什么会在重阳佳节如此思念亲人呢?读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你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四)学法引领,诗文对照,理解古诗。1.读中感受异乡的孤寂。出示第一自然段,生谈感悟较深的词语。(学生行为预设:“15岁、两年”这两个数字。)教师点拨:(1)15岁,现在正是上初中的年龄,可他离开了家乡,一个人来到京城长安(异乡)。他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那里离长安可远啦,过去交

10、通不发达。如果走去的话,要走一个多月呢。(2)两年,多少天呀?你离开过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那时的你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3)此时王维的心情怎样?读出此时诗人独居异乡的孤独。(4)诗人十几岁还是个孩子呀,在这两年中,王维在什么情况下最需要亲人呀?生交流,师出示:PPT出示:在这两年中,当他生病时,王维多么需要,悲伤时,王维多么渴望,高兴时,王维多么希望。(5)整整两年,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啊!怎能不孤独怎能不寂寞呢?这就叫独在异乡为异客。(在第一自然段下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来读读这句诗!(6)这句诗的意思你明白了吗?指名说。(7)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11、我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刻!2.诗文对照,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你觉得这句诗对应的是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呢?(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你能找出这句诗中的某个字或词在这段话中对应的意思吗?学生:“佳节”“重阳节”“倍”“更加”。3.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重阳节”“佳节”的知识。学生行为预设:(1)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几月几日?(2)古时候的重阳节有什么习俗?(3)在我国像重阳节这样喜庆的“佳节”还有教师出示课件:PPT出示:你能将这些节日、时间与传统食品联系起来吗?重阳节正月初一水饺春节五月初五元宵元宵节正月十五粽子端午节九月初九月饼中秋节八月十五千人糕4.读读:王维看着家家

12、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1)关注刚才大家找到的关键词“更加”(板书:更加)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出示:重阳节热闹场景画面其间配上欢快热烈的中国民族音乐。)(2)你们瞧,这就是重阳节热闹的场景,此时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理解“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等词。)抓住“扶老携幼”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词语的特点。(有一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弄懂了每个字的意思就理解了整个词的意思。“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笑颜开)(3)你能把这种热闹的感觉读出来吗?你认为怎么读才更热闹呢?引导学生读好关键词,边读边在头脑中想像过节时看到和听到的热闹景象。出示练习说话

13、:PPT出示:重阳节这天,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4)再来读第二段的热闹场景,你一定能读出这种热闹的气氛。(5)创设情境。如果你在异乡,你会在什么情况下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结合前面对“佳节”的交流,学生行为预设: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看到别人一家团圆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6)那么此时此刻,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怎么想?王维呢?过一次节,王维的思乡之情就浓一点。在每一个幸福的节日里,王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这句诗)一个简单的“倍”,凝聚了他多少的思念啊!(板书:思念)5.忆前思今,品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过渡:可独在异乡的他,只能沉浸

14、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之中。此时,王维正站在窗前,(找一学生上台)向着故乡的方向深情凝望:他又在想什么呢?(投影出示第三自然段)(1)学生交流,说说应带着怎样的心情读好王维“以前”在家乡和兄弟们欢度佳节的情景,和“如今”亲人却天各一方的处境呢?(预设交流:如今王维在华山的西边,而家乡却在华山的东边,是多么的遥远啊!这就是“天各一方”。)(2)学生练读,朗读体会。体会诗人王维深切思念兄弟们,既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从而体会诗人不能和亲人团聚的遗憾。(3)(出示插图)看,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思念着王维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这真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第三自然段右旁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5)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去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齐读第三自然段)(6)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到了很多很多,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中的哪个词语来表达呢?(板书:思绪万千)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词语。(五)情感升华,吟诵古诗。1.王维思绪万千,将这份浓浓的思念融入了四行诗句中,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再次出示古诗)2.假如你就是王维,能读出此时王维的心情吗?(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