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飞旋的陀螺》教学教案设计

zussh****149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61KB
约3页
文档ID:272400363
《飞旋的陀螺》教学教案设计_第1页
1/3

《飞旋的陀螺》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飞旋的陀螺》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玩陀螺”这一让学生极感兴趣的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做陀螺、充分的玩陀螺中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认识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了解光的三原色、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通过充分的玩,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利用对比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记录、整理、分析科学数据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乐于合作、乐于观察、乐于思考的态度  教学目标:  1、能制作简易陀螺;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知识,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4、培养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科学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市面上的各种陀螺,三色陀螺,七色陀螺,科学探究记录表,光的混合、光的色散与合成视频资料等  2、学生准备:卡纸、彩笔、火柴棒、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从孩子们喜欢玩玩具入手,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出陀螺,激励学生在玩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2、限时玩陀螺比赛,学生观察、汇报玩中的发现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所发现的现象都是陀螺在快速飞旋的状态产生的,从而引出课题,板书“15.飞旋的陀螺  二:探究活动  (一)制作陀螺  1、激发学生产生制作简易陀螺的欲望  2、出示教师制作的简易陀螺,小组同学观察交流简易陀螺的做法  3、根据温馨提示,小组同学比赛制作陀螺评选最佳合作小组,交流成功的经验  (二)玩陀螺,探究不同色彩的陀螺在飞旋中的变化  1、教师激发兴趣,让学生科学地、有水平地充分去玩自己和教师制作的简易陀螺  2、小组合作探究不同色彩的陀螺在飞旋中的变化,记录科学数据,完成实验记录表  3、小组整理实验记录,并由小组长到黑板前张贴各组的实验记录表,展示探究成果  4、小组汇报探究发现,师适时评价  5、引导学生集体观察各组实验记录,分析科学数据,探究发现  6、教师梳理、总结、提升科学结论:两种以上的色彩混合后变成一种色彩,彩色陀螺反映的是一种光的混合现象;红绿蓝三色混合后变成白色,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并借助光的混合视频补充说明)。

  三:自由活动,玩七色陀螺  1、牵引学生已有知识: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七色光(课件演示),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七色光混合在一起变成什么光?  2、学生猜测  3、用七色陀螺验证学生的猜想验证出:七色陀螺在飞旋中变成了白色  4、教师总结学生的探究,借助课件视频资料解释牛顿着名的光学实验:光的色散与合成  四、课外拓展  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的,关于光的奥秘还有许多,让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彩色电视的画面非常丰富,色彩也非常鲜艳,如果我们拿放大镜在离屏幕大约10厘米的位置观察,会看到什么现象?  备注:教材为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