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专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结晶课题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结晶授课人课程标准初步学会物质检验、分离、提纯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根据物质性质差异选择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选择结晶方式;2掌握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的实验操作;3学会结合物质的性质,如稳定性、水解等,完善结晶模型4了解常温下结晶的途径和原理[过程与方法]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法贯穿全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从初建结晶模型中,通过特殊物质的结晶方法拓展到能根据物质性质灵活选择结晶方式来完善结晶模型,再拓展到常温析出晶体的方法,最后以高考真题为练习题来应用结晶模型[学科素养]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晶体模型的搭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3.能从平衡角度分析晶体析出的原因是离子浓度改变导致平衡移动的结果,培养了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教学重点结晶方法的选择;两种结晶的实验操作教学难点根据物质性质灵活选择结晶方法教学方法诱思—探究—实验,分析—推理—归纳仪器药品药品:浓氨水、无水乙醇、硫酸铜溶液仪器: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引入新课1新课程标准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要求;2结晶在近四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和出题方式。
学生认真观看让学生知道结晶在高考中的考试要求以及呈现方式过渡必修1课本第六页“粗盐提纯”实验中,当粗盐中的杂质除去干净后,第三步的实验操作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蒸发引出蒸发结晶模型初建结晶模型[问题1] 结合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如何从NaCl溶液得到NaCl晶体?[问题2] 结合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如何从KNO3溶液得到KNO3晶体学生回答,初步建立两个基本结晶模型——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复习和巩固两个基本结晶模型,同时掌握结晶的实验操作[小组讨论] 《2016·上海》高考题16题如何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学生讨论并展示让学生知道含有杂质的溶液选择溶质结晶方法的依据完善结晶模型[问题3] 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步骤中,如何从MgCl2溶液得到无水MgCl2 ? 学生回答:在HCl气流中小心蒸干[过渡] 在结晶时,不仅要考虑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还应考虑物质的性质引出“完善结晶模型”[问题4] 结合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表格,如何从Ca(HCO3)2溶液中得Ca(HCO3)2?由于Ca(HCO3)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不能采用蒸发结晶学生回答: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选择结晶方式时还应考虑物质的性质[独立完成] 《2021全国甲卷》27题以 CuO为原料与稀硫酸反应制备胆矾,考查冷却结晶的实验操作;思考:制备胆矾晶体时为什么选择冷却结晶,而不是蒸发结晶?学生回答:蒸发结晶时,结晶水容易失去,所以选择冷却结晶的方法小结:完善结晶模型时,我们应考虑物质的水解性、热稳定性以及带结晶水等性质拓展结晶模型[思考]《选修5有机化学》第75页制肥皂的工艺中,其中一步是加入食盐细粒,高级脂肪酸纳析出,想一想原因是什么?(提示:物质溶解平衡角度)RCOONa (S) ⇋ Na+ (aq)+ RCOO-(aq)学生展示:增加钠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故有晶体析出利用平衡思想——同离子效应引出常温结晶的模型[过渡] 通过肥皂的制取,我们发现晶体不仅能通过蒸发结晶、冷却结晶的方法制得,还能在常温下得到晶体。
[独立完成] 《2020全国Ⅰ卷》26题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第(6)空“沉钒”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4Cl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展示: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思考]引用《选修3》第42页“实验2-2”如何从深蓝色溶液中获得[Cu(NH3)4]SO4·H2O晶体?学生回答:因为带结晶水所以选择冷却结晶的方法[图片展示] 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图片;解释冷却结晶得到不到该晶体的原因是[Cu(NH3)4]2+ ⇋Cu2+ +4NH3Cu2+ + 2NH3•H2O ⇋ Cu(OH)2 + 2NH4+让学生知道有些物质是无法通过蒸发和冷却的方式得到晶体的[实验] 取2ml硫酸铜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浓氨水,现先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添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无水乙醇小组实验,同时回答实验现象:加入无水乙醇后,有深蓝色晶体析出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结] 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选择更换溶剂的方法也能实现常温结晶应用结晶模型[当堂检测] 学以致用——勇闯高考1《2019全国Ⅰ卷》27题节选2《2017全国Ⅲ卷》27题节选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小组展开讨论,最后由小组进行讲解,教师做补充。
通过高考题的练习,加强学生对结晶模型的认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总结本节课我们历经四个模型终于到达了金字塔的塔顶其实,这节课还有两大护法一直在守护者这座塔,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例子和习题来源)——课本和高考题,并且这些真题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原型或出处所以,高考题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这也是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四翼中的基础性,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只有根深方能叶茂这句要求我们在高三的复习备考中,真正做到立足课本,回归教材,再加上咱们不弃不馁、持之以恒的态度和精神,一定能到达我们人生的金字塔,2022年高考我们终将取得胜利!让学生知道高考真题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指明高三复习备考中的方向,要回归课本和关注高考作业布置学生学案课后作业第1.2.3.4.5题板书设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结晶拓展结晶模型初建结晶模型{{{完善结晶模型(物质性质)应用结晶模型同离子效应 更换溶剂{蒸发结晶 冷却结晶{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利用物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再结合物质的性质,选择正确的结晶方法;同时知道常温结晶的途经主要利用平衡思想和不同溶质中溶解度的不同例题和练习题均从课本和高考题选取,让学生知道高考题是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教会学生在一轮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立足课本,回归教材,关注和研究高考题。
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结晶这个知识点所涉及的实验耗时比较长,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蒸发结晶和冷却结晶的小组实验,只能以在实验室拍摄的照片形式呈现,再加上本节课主要是以习题为主,内容有一些枯燥无趣,上课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另外,结晶在近几年高考中的考题难度系数很小,习题在设置时梯度拉的不是很大,层次不是很明显这一块知识在考试中大部分是以文字描述题形式出现,但学生在回答时不能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答题不是很规范,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