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271408822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关注语辞世界,品味文学之美 牛丹丹 文言文中的“文言”不是一串孤零零的文字符号,其有着明确的所指(语义)。它们或传播思想、开启聪慧,或共享特定时刻下的人生体验和别致心绪,或不满现实、裨补时阙,或呈现中华民族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和崇高精神等,这些是文言文中的“文章”之所在,是从“写了什么”的层面来谈的。然而,在明确了文言文所写内容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斟酌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立意、同样的选材,不同的会向我们传递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呢?要解答这个问题,便要涉及文言文中的“文学”层面。 一、文学与语言的关系 “文学的本质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但这里所谓的现实是通过

2、语言的折射获得的; 因此,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转化为人与语言的审美关系。文学的审美在相当程度上转化为人与语言的审美实现的。”1由此,当我们扫视文言文中的“文学”层面时,不禁要对其语言层面,包括词汇、语法、语言内部遵循的规律、语言组织形式、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方式等在内的语辞世界举行推敲与品评。 二、文言文中的“文学”层面 文言文中的“文言”不像西方语言那样严格受到形态、时态规定的制约,它“在形式和功能的变化上具有一种生动的主体意识,因此对于汉语文本的把握理应更多地依靠人的主观感觉、体验和判断”2。譬宛如是形容水光清澈,不同的古人会依据当时的文学传统以及自身的审美观照、认知布局和情感体验,

3、创作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写道:“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说道:“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不同的语言表达,我们称之为“审美化地描述”,以识别于“水之清”这样直白豁然的“非审美化地描述”的语言。即使吴均、柳宗元两人在文中所描述的对象都是清澈的水,但这些都不是重点,文学层面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同主体的他们“用以描写的语言,由于在这语言中他按照美的法那么重新创造一个世界”3,水、鱼、石、日光“被组织于一个新的时间、空间之中,具有了全新的关系、全新的条理、全新的秩序、全新的

4、布局,更重要的是全新的神韵”4。一些乍看平淡无常的语句,经由的有意为之和高明组织变得隽永深长,的情感也在不同的言语表达中缓缓流淌了出来。 作为读者,我们需细心揣摩、品评吴均、柳宗元极富天性化的语言,充分调动自己的感知力、联想力和情感力,设身处地去想象借助审美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的图景。徜徉于美的世界中,我们身心自由,心灵受到清水的洗涤,情感受到清水的浸润,精神境界在“心清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等深刻的理解和鉴赏中得以提升,人格日臻健全和完善。 文言文中的“文学”层面除了表达在字、词、句的细节锤炼上,还表达在章法的用心讲求上。众所周知,文言文中的语言虽精妙,但那只是细部,终究所言的

5、志与道是要借助由文言字、词、句、段所组成的整体篇章来传达的。怎么将这些审美化的词语联结成句,缀成段落,再将段间依次合理安置,使得文章条理明显,领会地传达出的心志,这是值得每一位用心思虑的问题。我们将对文章段落处理的先后依次、详略剪裁、过渡照应及如何开头结尾等,简称为“章法”。诚如童志斌教授所言:“古典散文作品的文学性,主要表达在语言的锤炼和章法的讲求这两个方面”5,“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扶助学生通过章法讲求处、炼字炼句处概括地把握的所言志所载道”6。换言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文言文的“语辞世界”,品评文言文的“文学”之美。 三、关注语辞世界,品评文学之美 (一)追求审美的情致 当前

6、,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将琐碎的字词释义当作固定的学识传递给学生。殊不知,逐字逐句逐段的翻译,不仅令学生陷入乏味的字词释义之泥潭,更是肢解了文言文作为整体的“一体周围”7(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之美。如何追求有效的文意疏通呢?笔者认为,我们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根基上追求一种审美的情致。童庆炳认为,审美是“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从目的看,審美是无功利的; 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8。此处,“审美的情致”指向一种“不寻求实际利益的得志”9,可供读者想象,能够丰富情感、陶情养性。 如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在教学中经常会被翻译为“

7、不如把它(纷纷扬扬的白雪)比作乘风而起的柳絮”,教师更是屡屡强调重点字词“未若”“因”的释义。诚然,在中考的指挥棒下,积累重点文言字词、落实字句翻译无可厚非,但总觉“诗意”无存,或许当时谢道韫说这句话时的神情、“白雪”“柳絮”与“撒盐”漫天飘动的情景给人的审美体验,将在翻译后荡然无存。同时,古人在著书作文之际尚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感,我们今人在追求“非审美化”的、求实的翻译时,文中的韵味、情致又岂能品咂?更何况,咏雪篇是七年级上学期所选之文,刚从小学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简短好玩的文言文报之以无尽的兴趣,不曾想,过于求实、呆板的传统文言文教法正抹杀着学生自由想象的才能。不难理解,有学者谈到

8、,文学翻译中存在一种为人所忽略的“假象对等现象,即译文看上去与原文大致一致,但文学价值或文学意义相去甚远”10。 如若将翻译换作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虚实、动静、想象空间等方面举行审美鉴赏,或将这句变为“未若鹅毛因风起”,让其举行对比分析等问题,课堂上将会生成大量未知的精彩。有时候,教师与其追求“非审美化”的求实翻译,不如补充课文上未有且阻碍学生理解的个别解释,让学生结合书上和补充解释自读自讲译文或将译文讲给同桌,接着在屏幕出示文意后予以校正,再围绕文章的重点,对晦涩难懂的句子举行深入的品析与鉴赏,并设置一些开放的、有助于学生自由想象的、没有破坏语言的“审美化”的问题。这样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将会

9、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显著效果。 (二)关注语言上的“目生化” “目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的语言而言的,它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用一些习以为常或商定俗成的语词来修饰或搭配另一个语词,并将其组合成句。而“目生化”的语言力避这种陈旧、无崭新感的“称谓”,它们“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某些语言的常规,甚至还不易为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留神和兴趣,从而获得较强的审美效果”11。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一雙慧眼去挖掘语言上的“目生化”,引导并扶助学生品评其表达效果。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10、人两三粒而已”,按照生活常理,我们会这样组织语言“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在文中为什么会避用常规之言,而使用“目生化”的量词“痕”“点”“芥”“粒”来分别形容“长堤”“湖心亭”“余舟”和“舟中人”呢?除了与的天性、生活际遇有关,更是为了全力表现出大雪三日后的西湖被茫茫白雪笼罩,天地苍茫阔大,万物何其渺小的哲理。因此,教师在此处可引导学生以画图的方式来感悟万物以及人自身的渺小。此外,我们还应与其目生化的语词所带来的审美效果关联起来举行斟酌,譬如这样可以延长读者感知文句的时间,令人在反复品咂中感受语言的干脆雅致,进而感受有意借用此词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这

11、样的例子,还有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等。 (三)关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地方 学贵有疑,假若学生在学习初中文言文的过程中没有察觉任何问题,其实质上是学生并未读“懂”该篇文言文。他们只是像个“筐”“篮”一样吸收着文言文所传达的有字之意,并未自主斟酌过文言文中的无字之意。阅读和学习中没有问题,意味着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仆人,“一个人务必有他自己的目的和问题,并且能自行斟酌,在心理方面才是一个个体”12。更进一步来说,学生不会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主动调动自己的学识布局和生活阅历,就难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斟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12、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3。 为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并进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概括来说,学会挖掘文言文中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是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评文学之美的着力点。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举全家之力挖山不止的行动是否真的愚蠢?“智叟”认为愚公不自量力,实为“不惠”之举,笑其“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他是否真的聪慧?再如十二章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对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本是一件耐得住落莫、坐得了冷板凳的苦事,为何孔子会认为是一件乐事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儒家思想举行斟酌。这里的“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学识,而是指关乎为人处事方面

13、的品德修养学习。“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头做反省时也不轻易,但逐渐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14。 (四)以“言”带“文”,升华内涵 “言”主要指文言文中展现的古代汉语言,其词汇按照确定的语法规矩组织成句、成段、成篇; “文”侧重指文言文中的思想内涵及主题。以“言”带“文”,是指“通过精讲某个字词,再联系相关背景,达成理解文章的目的,进而积累语言,传承文化”15。 如湖心亭看雪,末尾句舟子小声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痴者”,你认为之“痴”表现在哪些方面?你是怎么对付这种“痴”的?(“痴行”“痴景”和“痴情”)。再如记承天寺夜

14、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你是怎么理解此处的“闲人”,从中你读出了寄寓其中的哪些情感?结果,通过精讲文人之“痴”和“闲人”,并适当引入拓展资料如蒋勋的孤独六讲和品评四讲,将文言文的内涵向深处慢溯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可升华为文人雅士不同流俗的闲情雅致以及国破家亡后在自然山水中品评孤独,深入熟悉到“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头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宁静下来,凝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恐慌”16。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可升华为一种节奏放慢的心境,以此去挖掘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五)关注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 采纳美学认为,文本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15、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察觉和填补,赋予文本以意义和生命。假设作家创作的文本没有读者的阅读参与,其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一堆白纸黑字的印刷纸张。正是读者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才让文本“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心的反响,使本文此后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17。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察觉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在开放的问题中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才能。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作结,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元方的父亲回家后知道了这件事,到底怎么处理,引人遐想万千。我们不妨设置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斟酌,既可以探究古代文言文的现代意蕴,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感受; 又可以适当拓展世说新语中关于元方之父陈寔的文言文,其道德品性绝分外人企及,回到家后非但不会表扬,反而会严肃教子,教其以礼待友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崇敬文本的意识。再如小石潭记柳宗元由“其岸势犬牙差互,不成知其源”联想到什么,致使他由“心乐之”向“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转变?教师可适当引入一些背景资料,扶助学生发散思维,填补此处空白。 (六)关注文章的章法布局,必要时绘制思维导图 如前文所述,文言文中的“文学”层面除了表达在字、词、句的细部锤炼上,还表达在章法的用心讲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评文言文的语辞世界,不仅要对干脆雅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