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69549623 上传时间:2022-03-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 【摘要】我国畅销书的体裁和内容逐渐多元化,畅销书作者也打破了专业作家的局限,演艺界明星、网络明星、学术明星、媒体从业者等名人出书的现象变得普遍。但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名人畅销书在文字功底上的欠缺和内容的同质化,出版社在与名人合作时变得更加理性,名人出书在经历高峰后开始有回落的迹象。【关键词】畅销书;名人:出版我国于1990年左右开始出现畅销书,像早期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系列散文集,这些专业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著作获得了大众的追捧。进入21世纪,畅销书的体裁和内容开始突破单一,名人出书的现象也成为畅销书市场普遍的现象。这样的转变是我国畅销书市

2、场逐渐成熟的体现。一、内容倾向于娱乐和实用性畅销书的内容由讲述严肃故事以揭示人生意义渐渐发展到关注实用性、功利性和娱乐消遣性。在教育的普及下,读者群体由知识分子扩展为以白领阶层、学生群体和准中产阶级等更广泛的人群。多元化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畅销书类型的丰富,像励志类、经营管理类、传记类、杂谈类、教育类、随笔散文类、青春文学类等,可谓百花齐放。二、作者的身份五花八门畅销书作家们的身份变得复杂,除了专业作家外,媒体从业者、演艺界人士、学术专家、高校教师纷纷加入到创作大潮中来。这其中,带有“明星光坏”的人士是图书策划出版业的“香饽饽”。不仅为了迎合广大读者对名人窥私欲;还在于名人们的任何风吹草动都

3、会被媒体大肆报道,在社会上比较容易成为娱乐或文化事件。名人也想通过出书或制造事件或扩大影响或提高声望,双方一拍即合。三、名人出书的类型(一)学术明星:杂谈、历史类读物易中天、于丹在百家讲坛打出名气后,就有数家出版社抢着为他们包装出书。而两人的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庄子也不负所托,一经出版就长期占领畅销书排行的排头兵位置。除了他们在百家讲坛中培养起的铁杆粉丝外,不得不提央视这一强大的宣传平台,使得出版社甘冒风险,在策划宣传时顺理成章地搭上了央视的大船。在今年3月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的书仍然在榜,足以见在学术类畅销书中学术名人的影响力之大。(二)革根明星:小说类读物还在顺德当公务员的当年明月在自

4、己的新浪博客上写史,一时间浏览量突破百万,创造了一个博客连载小说的阅读新记录,也成为网络名人。他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出版后更是极大风靡。当时明月的光环在于“草根出身”,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草根”意味着来自“民间”,意味着叫板正统和精英,这种反传统的风潮在网络和青年人中尤其盛行。出版社瞅准了大众的心理,加上当年明月凭真本事在网络上的名气。直到今年,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丛书仍然是学术类畅销书排行榜中的常客。(三)娱乐明星:消遣、自传类读物说到娱乐明星出书,不得不说台湾的大小S姐妹。大S是演艺界出了名的爱美,她的美容大王的实用性成了吸引广大女性的法宝,“像大S那样漂亮”成了普遍的购买心理。而小S是主持界的搞

5、笑名嘴,常常“语出惊人”,她的小S之怀孕日记记录了自己结婚后孕育小宝宝的趣事。其中关于怀孕时注意事项、孕后瘦身等情节又很能吸引准妈妈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演绎明星出版了书,但叫得上名字的屈指可数。随着人们了解明星的渠道更多,出版社在名人出书方面可能要更下功夫谨慎选择和包装,才能在网络娱乐版和娱乐杂志中杀出重围。(四)媒体人明星:自传、讲述类读物著名媒体人在畅销书大潮中号召力很大,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有一定权威的媒体人士对于事件的分析往往更得人心,读者也渴望在媒体人带领下进入新闻现场。2003年和2007年,陈鲁豫的心相约和曾子墨的自传墨迹出版。这两本书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记录了两人

6、生命历程中有趣和奋斗的自传;两人和她们的工作平台凤凰卫视都有较高知名度;两人拼搏的故事还具有榜样的力量。对于出版社而言,个人传奇的经历一向是最大的噱头,尤其对于兼具美丽与智慧的女人更是如此。中央电视台一些名嘴也纷纷出书,除了其中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崔永元不过如此受到了较多关注外,其他的反响平平,媒体从业者们也面临着和娱乐明星出书类似的尴尬。四、小结不过,一个勤奋的专业作家写书总是比名人们要上心。如果出版社一味考虑商业价值和大众的娱乐心理,大众可能会失去对严肃读物的兴趣或被迫减少许多选择机会,这有可能出现大众文化的浅薄化趋势。因此,编辑做为社会文化的把关人,职责的重点在于选择优秀的作品将其包装向大众推广,而非将并不优秀的作品包装至精良,动辄冠以“最有价值”、“最巅峰”、“最值得一读”等美名来吸引读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畅销书中的名人出书现象开始从高峰的热炒逐渐回落。出版社和明星们合作的蜜月期已经过去,他们在和名人合作时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曾出版过墨迹、痛并快乐着的著名出版人金丽红曾说,现在的明星书卖不动,出版社不敢随便给明星出书,因为有些名人并不具备出书条件。原因在于名人们的文笔和图书内容并不如人意,但稿费比普通作家更高昂,出版社考虑到成本和销量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名人畅销书的准入标准。(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