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266659469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课件: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3教材课程(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教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 信息技术基础编写的思路 信息技术基础的体系结构 必修教材的资源开发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新课课程标标准2000指导纲导纲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术课 程的总总目标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表现现:对对信息的获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对信息及信息活动动的过过程、方法、结结果进进行评评价的能力;发发表观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实际问题 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伦理道德与

2、法律法规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应的价值观值观 和责责任感。使学生具有获获取信息、传传输输信息、处处理信息和应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认识 和理解与信息技术术相关的文化、伦伦理和社会等问问题题,负责负责 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术作为为支持终终身学习习和合作学习习的手段,为为适应应信息社会的学习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 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学生终身

3、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 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 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科学人文性,就是以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人文精神来规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范、统领科学,从而实现科学与人文彼此关照、相互包容,最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终达到二者协调统一

4、,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关系。关系。 注重用信息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注重用信息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用信息技术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去熏生的参与,用信息技术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去熏陶学生的心灵。陶学生的心灵。 社会社会技术技术科学科学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自然即课程 生活即课程 自我即课程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自然、社会和人成

5、为课程的基本来源。 自然即课程 意味着课程应向自然界开放,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使学生有机会走向自然,并在感受、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谋求人对自然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意志的统一,进而成为自然的关爱者、有创造力的生产者和有责任的环境保护者。 生活即课程 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既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 生活即课程 人活在世上,就像船行于海中。 遭遇风浪,饱尝奔波,乃是人生的常态,谁都无法拒绝。 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成功也罢,失败也罢, 正是一串串真实的脚印,最终汇成了我们每个人或长或短的一生。 离开了大海的

6、船最安全, 然而,船一旦离开了大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无字之书浩如烟海,有字之书沧海一粟。无字之书浩如烟海,有字之书沧海一粟。自我即课程 意味着课程应向自我开放,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人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因此,课程应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地展示他的智慧和情感,学会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向自我开放的课程,还意味着人性的回归,人的情感、品质、人格、技术、知识等等不再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人的尊严、价值、自我意义、个性得到了张扬,科技理性的控制本性和功利取向得到了修正,科学与理性开始闪

7、烁出人性的光辉。 在向自我开放的课程世界里,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用者和宣示者”,学生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一受关系,而是你一我关系、对话关系。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缔造取向关注的是师生的课程建构问题,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因此,它特别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义诠释、文化背景、价值认同等。这种取向是建立在课程实施者个人的教育观念之上的,强调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因而,其成败的关键与课程实施者的课程设计能力关系很大。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它非常强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

8、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的设计者。因此,把教师看作教育研究者和课程设计者,是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教材编写思路1.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强调问题解决落实信息素养2.内容选择注重技术与人文、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

9、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反映“科学技术社会STS”教材编写思路 3.学生活动主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弹性,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主题,都有所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编写思路4.重视学生活动的指引,通过“活动目的”、“活动任务” 、“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评价” 等栏目,引导活动的流程,提高活动效率与效果。 强调教与学的可操作性教材编写思路5.注意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必修模块内容与初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模块内容之间的衔接 必修模块与各选修模块内容的联系与衔接强调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体例面向新课程,符合认知规律,便于课堂教学。引言导入,创

10、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体验问题提出,促进探究, 启迪思维任务驱动,引导学习,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交流讨论,自主实践,小组活动,丰富学习方式探究拓展,分层引导,鼓励个性发展扼要回顾与学习评价,落实评价与反思教材编写思路 把4个主题内容,按照认知、技术、社会三者的规律及关系重新编排,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基础的体系结构: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第六章 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基础的体系结构:信息技术信息传

11、播要素基本特征信息来源信息载体传播途径接收方式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对象与手段的关系第一章 章节对应课程内容标准课时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一)(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1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1)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四)(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1 需要说明的是:

12、 上述表格中的章节与课程内容标准对应的只是大致的关系,课标中有些内容标准要历经几节、几章甚至全书的学习才能完成(其他章节情况类似,后面不再赘述)。 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他们能够:)信息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实效性、真伪性等,并归纳对信息的感性认识。信息技术的含义从多角度解释信息技术的含义,描述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中的几个核心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描述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

13、实例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述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学习、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一章第一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目标细目表信息的获取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保存信息采集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合法下载网络的信息事物本身他人媒体观察/实验/体验/调查访问/讨论/交流/调查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直接访问网页 使用搜索引擎 查询在线数据库第二章章节对应课程内容标准课时第二章信息的获取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一)(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

14、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12.2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2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四)(4)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12.4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一)(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四)(2)

15、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1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他们能够:)信息需求的确定 面对具体任务时能比较准确地判断问题解决中的信息需求以及该信息的种类、形式等。信息来源的确定针对具体问题的需求指出可能的信息来源。根据来源初步估计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实效性和适用性等。确定拟获取信息的来源。获取信息的方法 根据信息来源和种类、形式等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工具,采用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保存信息。信息及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使用阅读、比较、咨询、验证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客观性、权威性、实效性、适用性

16、以及价值进行判断。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熟悉与学习和工作需求有较高相关度的某些专题或者权威网站并经常访问这些网站。根据任务需求较快地寻找到权威网站并从中获取信息。描述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并灵活选用。利用互联网或者其它渠道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价值。分析、理解检索任务,制定检索策略,力求检索到精确、可靠、客观、最新、全面的信息,为决策服务。第二章第二章 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目标细目表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当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结果时,他们能够:)搜索引擎及其使用认识搜索引擎及其简单原理、工作过程。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和关键词查找方法。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使用多个关键词,细化搜索条件,灵活运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提高搜索效率,会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语词。常见网络文件类型了解常见网络文件,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软件等文件的类型、格式、特点和用途。常见的网络文件下载工具和方法利用常见的网络文件下载工具,如通用下载工具(NetAnts、FlashGet、迅雷等)、网站下载工具(WebZip、TeleportPro等)、FTP下载工具(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