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266361884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句 关于苏轼写西湖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开西湖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2、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凉快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诗人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

3、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新颖豪健,善用夸诞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他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

4、的斟酌都毫无掩饰地表示在其文学诗作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斟酌人生的题材特别突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难得的是,他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恶习举行抨击,表达出更沉重的批判意识。 他一生宦海浮沉,奔波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擅长从人生遇到中(总结)阅历,也擅长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

5、思。尤作对能难得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示出来,而不是经过规律推导或探讨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美好动人,又饶好玩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他的理趣诗受到普遍爱好。苏诗中类似的诗作还有好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他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四处都能察觉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斟酌使他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表达。他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楚、愤懑、消沉的一面,但他更多的诗那么表示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楚的超越。 他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管达成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

6、稀奇的精神对待艺术模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示才能是惊人的,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他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颠峰。就风格天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可能比他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那么他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这样,他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付出,但他根本上制止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他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宏大读者接待的宋代诗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