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上传人:追*** 文档编号:265880656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扁鹊见蔡桓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2年扁鹊见蔡桓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2年扁鹊见蔡桓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扁鹊见蔡桓公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扁鹊见蔡桓公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扁鹊见蔡桓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扁鹊见蔡桓公教案1教学目标 :1 掌握文言文中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2 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的特点,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3 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一系列数字的含义的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寓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成语“起死回生”扁鹊(秦越人)扁鹊见蔡桓公二 复习巩固: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间 疾 益 故 索 还 火齐 汤熨

2、三 朗读课文:读前可提示学生,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注意人物说话的语气。四 提出“突破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5,5,4,3,2,1”这几个数字在文中分别表示什么?五 解决“突破口”:35蔡桓公由病到死经历35天(故事持续的天数)5故事发生的5个场景4蔡桓公病情加重的4个过程3扁鹊提出的3种治疗方法2故事中有2个主要人物1意料之中的1种结局六 延伸“突破口”: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根据扁鹊的性格特征,发挥想象,为逃秦后的扁鹊续一个圆满的大结局。七 小结: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比,作者韩非的目的是什么?(注意:这只是一个虚构的寓言故事。)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对于指导我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什么

3、作用?八 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给你的启发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扁鹊见蔡桓公教案2教学目标1、掌握“间”、“将”、“疾”、“益”、“故”、“遂”等实词的词意。2、理解这个故事的寓意。3、训练复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韩非子。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锋犀利,剖析入微,他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二、听读,正字音,朗读quhunjincuyngxuntngwijsusu扁鹊蔡桓公立有间腠理不应还(=旋)走汤(=烫)熨火齐(=剂)骨髓焖四、解决字词,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即让学生理解大致意思,结合字词训练和朗读背诵。(在第一课时解决)五、理解文

4、意1、扁鹊一共见了几次蔡桓公,每次见面有什么不同,扁鹊怎么说,而桓公的神态、语言怎样?本文是按什么线索记事的?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3、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发?4、分析人物性格特点5、扮演课文剧六、课堂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见课后练习二)(二)解说下列语句的意思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扁鹊望桓候而还走3、臣是以无请也七、朗读背诵八、板书设计扁鹊见蔡桓公(按桓侯病情由轻到重的时间顺序)一见在腠理将恐深(汤熨)无疾居十日二见在肌肤将益深(针石)不应,不悦居十日三见在肠胃将益深(火齐)又不应,又不悦居十日四见望而还走在骨髓无奈何也居五

5、日逃秦体痛,遂死医术高明盲目自信扁鹊高度负责桓侯固执主观为人机警刚愎自用病讳疾忌医日益恶化,最终身亡要防微杜渐,及时医治。缺点错误不听劝告越陷越深,铸成大错要正视问题,改正错误。要接受批评帮助和忠告。寓意不要讳疾忌医,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接受别人的批评并改正启示:1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2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勇于正视,及时改正。3要正视缺点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帮助。4不可主观猜测,切勿拒绝忠告。5见微而知著,小患易酿大祸,要及早提防。6谨慎对待,避免困难。7不可盲目自信,要多点听从他人劝告。扁鹊见蔡桓公教案3教学目标: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鄚 桓 腠 应 悦 熨 焐;掌握三个通假字:

6、还同旋 汤同烫 齐同剂;掌握9个词:寡人 腠理 汤烫 肌肤 针石 肠胃 火齐 骨髓 司命。了解作者韩非。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做课后习题,翻译课文,背诵课文。要懂得人应该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的道理。教学步骤:(一)定向同学们升中学以来学习第二篇文言文。请大家想一想,学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应做哪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呢?教师边启发同学们谈自己的看法,边整理,边板书学习重点:7个字,9个词,3个通假字。作者朗读、复述、翻译、背诵课文、做课后习题。理解 道理(二)自学找一位中等水平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先看7个生字:鄚、桓、腠、应、悦、熨、焐的字形和字义,看一分钟后,听写

7、并注音。检查预习效果,解词:寡人,腠理,汤烫;肌肤,针石;肠胃,火齐;骨髓,司命。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解释一遍,然后男女同学各推选一位代表,口头解释这9个词。全班同学都用练习本听写并填空:扁鹊见蔡桓公选自 作者 是 末年 国的公子,是 时代重要的 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读课文。找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读课文。男同学齐读课文。女同学齐读课文。找一位中等水平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三)讨论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通假字。讨论课后练习题。第一题: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从整体把握句意、文意,即使有些词语不懂,也不影响内容的大致理解。扁鹊: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公的评论:医

8、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君有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望桓侯而还走。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这些话用现代汉语该这样说: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肤的纹理,如不治,将会加重。桓公说:医生总喜欢给没大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还不治,将会更严重。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重上加重的。第二题:设计这道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理清叙事层次,从而更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第一层开头桓侯又不悦。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第三层居五日至结尾。第三题:复述是检查学生是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形式,本题要求复述“故事”,重点是把叙事脉络复述

9、清楚。在复述基础上概括本文阐明的哲理。因前面自学时已复述过,倘学生复述较好,研究此题时可不再复述,倘复述脉络不清晰,则应再找同学复述。本文阐明的哲理: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它告诫人们:讳疾忌医,害处极大,一定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第四题:这道题强调的首先是正确理解句子含义,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重要词语含义,要防止死记硬背词语注释的倾向。扁鹊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阵子。有间:有一会儿工夫。过了十天,扁鹊又一次见(蔡桓公)。居:经过,过了。复:又,再一次。“您的病(已经)在肌肉里,不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不理睬(他)。益:更加。应:理睬。(病)在肠胃,火

10、剂的药力能达到。齐:剂。现在(病)在骨髓,我因此不再问了,是以:因此。桓侯全身疼痛,派人找扁鹊。索:寻找。(四)答疑找学生翻译全文,遇到疑难问题,教师给予解答。也可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翻译,教师到学生座位上,解答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倘发现普遍性难点,则提醒全班同学注意。译文如下: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阵子,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

11、,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进见时)远远看了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汤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倘学生学习文言文困难大,学习进度慢,这篇课文也可安排两课时,如果那样,学生

12、翻译课文的任务就安排在第二课时来完成。(五)自测搞一次一分钟记忆力比赛,用一分钟时间,全神贯注地背课文,看谁背得多。一分钟后,全班同学齐背。一般说来,一分钟全班能背到课文的中间部分。再来背一分钟,看能不能背下全文。一旦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赛气氛,会有将近半数的同学两分钟内背下全文。(因为已有了前面的朗读、复述、翻译做基础)写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解释“汤熨、针石、火齐、司命、还走”五个词。听写并填空:本文选自 作者 是 代重要的 家。(六)自结语文科代表总结本节课学习步骤,学生或教师补充。找一位先进同学和一位后进同学分别谈本文阐明了什么哲理,对自己有什么启示。布置作业课上没译完的同学课后在练习本

13、上译完。课后练习题尚未掌握的再做一遍,巩固背诵。倘上述任务已在课上完成,则可预习诗词五首。扁鹊见蔡桓公教案4教学目标1、学会独立读懂文言文2、理解本文寓意3、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教学重点积累字词、了解文意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的寓意2、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课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作者叙述扁鹊见桓公的故事,本意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预习中划出生字注音是否正确。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评。3、课文写了扁鹊几次见桓公。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桓公对待扁鹊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三、研读分析1、本文是如何记叙扁鹊和蔡桓公见面的情形居十日居十日居十日居五日扁鹊逃秦、桓侯遂死2、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最后,扁鹊为什么要离开蔡国,逃到秦国去扁鹊“还走”是因为桓侯的病由轻而重,终至不可救药。扁鹊逃到秦国去是为了避免惨遭迫害,这体现了他的机警果断,也从侧面反映出蔡桓公为人的蛮横与残暴。3、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说说扁鹊和蔡桓公各自的性格特征。扁鹊医术高超,尽职尽责,机警果断;蔡桓公刚愎自用,讳疾忌医,蛮横残暴。4、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为什么后来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