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 教案教学分析语文园地六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构成交流平台”主要归纳阅读本单元长文章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则由两方面训练内容构成:一是综合修改病句、段来训练学生字、词、句的运用与搭配等能力; 二是仿照例句写比喻句这是四年级重要的训练内容日积月累”主要是了解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 通过“交流平台”,了解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来读,体会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2. 借助“词句段运用”,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 体会例句中加点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照样子改写句子4. 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重点:与同学交流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方法;积累古诗教学难点: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掌握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阅读精彩语段,搜集一些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交流,掌握方法1. 回忆交流:本组教材中有哪几篇课文?2. 这几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呢?3.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组长汇报交流生 1:这几篇课文篇幅都很长生 2:每篇课文都分成几个部分。
《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生 3: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生 4:每个部分都是有联系的我在阅读长文章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 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这样就会与当前阅读内容联系起来当遇到感兴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我也会采用阅读策略进行大胆的预测,然后通过阅读下文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4. 小结:是的,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每段之间的联系串联起全文,还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给每段拟小标题的方法,更好地理解梳理课文的内容二、火眼金睛,修改得当1.(课件出示病句)读一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 学生交流:此句是病句3. 回顾之前学过的修改符号,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4. 用黑板上的修改符号试着修改这段话5. 学生交流讨论并修改病句第一处:“工夫”改为“功夫”第二处:“竟赛”改成“竞赛”在“竞赛”后面增添:“我参加了这次竞赛第三处:把“忍不住”删除第四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应该放在“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的前面第五处:“果然”改成“居然”。
第六处:把“是否”删除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课外拓展阅读长篇小说第二课时一、表情达意,学会比喻1.课件出示两组句子1)第一组句子:①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qiū),怎么也抓不住②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 望着妈妈笑2)第二组句子:①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2.说一说:两组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 全班交流:第一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雨来的调皮可爱;第二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德军的凶残与冷酷4. 师总结:同样是比喻句,不同的喻体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5. 练一练学生练习改写教材上的句子,体会不同的喻体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6. 学生交流二、积累诵读,日积月累(一)谈话:同学们,李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大家能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二)知诗人,解诗题1. 知诗人李白,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又多又有名,所以人们称他为“诗仙”。
介绍历史背景)2. 解诗题独”是指独自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敬亭山师: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他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朗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心情三)品悟诗意,感受意境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你的理解1. 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2. 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 一片白云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3.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4. 生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5. 小结后两句: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6. 过渡: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了解李白不同时期的诗和他当时的境遇,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怀)四、朗诵全诗,熟读能诵五、总结全课,课外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