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62504223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拓展练习(一)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小明的教室在三楼,当他以正常的速度从一楼上到三楼时,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小明上楼所用的时间约为10sB小明上升的高度约为9mC小明做功约为300JD小明做功的功率约为100W2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3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B杠杆

2、的长度一定等于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D有力作用在杠杆上,但此力的力臂可能为零4如图,用始终水平的拉力从实线位置缓慢提起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AF的力臂变小,F的大小变大BF的力臂变大,F的大小变小C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保持不变D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大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使用简单机械了,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帮助妈妈推石磨来磨米浆。她和妈妈分别在图中位置单人都能推动石磨。小朋友在离石磨较远端推磨相比妈妈能够()A省距离B费力C省力D省力和省距离6如图是小科同学拉水下一重物的示意图。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将重物从水底缓慢拉到井口,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地面对小科的支

3、持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7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拉力做功及其功率的分析正确的是()A1030s内拉力做功为32JB50s内拉力做功为80J C1030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大D3040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大8质量为50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g取10N/kg)()A15WB150WC187.5WD300W9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相同

4、的高度,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两次绳端移动的速度相等BF甲所做的功小于F乙所做的功C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D甲装置的机械效率小于乙装置的机械效率二、填空题10如图所示,物体重170N,小明用100N的拉力方向不变将物体匀速提升2m,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_J,总功是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根据已知条件,以下三个物理量:动滑轮上升的高度、动滑轮的重力、额外功,不能求出的有_选填序号。11小强推着重为60N的小车,在10s内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5m,如果水平推力为20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J;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_J。12摩托车发动机的功率为1.6千瓦,它表

5、示发动机_。摩托车发动机在5秒内可做功_。13我国设计的“中华月球车”今年登陆月球。如图所示为该车的模型。物体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仅为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重力的,月球车的质量为120kg,它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为_N(g=10N/kg)。若它在月球表面上方竖直下落4m,则重力对它做的功为_J。14一辆卡车的车箱底板距地面高度为1.5m,小军把3m长的钢板AB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斜面,他沿着斜面方向用500N的力,把一个木箱从B处推到A处,已知木箱重为800N,推木箱的时间是50s,在这一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15杠杆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

6、O点无摩擦转动,A点悬挂一个重为20N的物体,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OA23,则F_N,此杠杆是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16一质量为40kg的重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它匀速提升0.1m用了1s,此时的机械效率为80%,则有用功为 _J,动滑轮重力为 _N,拉力的功率为 _W,若再用该滑轮提升多块重物B(规格相同),提升一块重物B和两块重物B时滑轮的机械效率之比1245,则重物B的重力为 _N。(不计绳重和摩擦)17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和几位同学准备做“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用磅秤测得小明的质量是50kg,用 _测得他从一楼

7、登上三楼(每层楼高3m)用了20s的时间,则根据原理公式 _可以算得小明登楼的功率是 _W。(g取10N/kg)18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在匀速提升150N重物时,机械效率为60%,物体上升的速度为10cm/s,绳端拉力F为_N,拉力功率为_W,如果提升物体质量增加,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变大/变小/不变)。19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A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搬运2000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该滑轮组的效率甲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

8、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乙,考虑实际情况,则F甲_F乙,甲_乙(选填“”、“”或“”)。三、作图题20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2,并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最小的动力F1,保留作图痕迹。21(1)利用图甲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绕制滑轮组,要求能够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2) 如图乙,在C点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的最小力(O为支点)。(3)在图丙中画出力F的力臂。四、实验题22在“探究杠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要调节好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便于测量_;(2)如图1所示,在调节前发现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9、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2所示,在杠杆左侧A点挂4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右侧B点处应挂_个同样规格的钩码;杠杆水平平衡后,若两边同时都多挂上一个同样规格的钩码,则杠杆的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23小芳同学设计了一个高度可调节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她首先测出小车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车,调节斜面倾斜角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斜面倾斜角小车重G/N斜面高h/m斜面长s/m拉力F/N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1250.212.11.02.147.63050

10、.513.62.5(a)69.44550.714.33.54.381.4(1)实验过程中拉力应沿着斜面使小车在斜面上做_运动;(2)表格中空格的数据应为:(a)_;(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越大,斜面拉力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4)若将小车换成等质量的木块做实验,机械效率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计算题24在斜面上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示),所用时间为5s,斜面长s=1m、高h=0.2m,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所做的总功率。(3)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25工人用图甲

11、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N/kg。(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k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500N,求拉力的功;(3)若工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500N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2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3m所用的时间为10s,所用的拉力F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2)拉力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试卷第10页,共10页参考答案:1D2D3D4B5C6A7C8B9B10 340 400 11 0 30012 每秒内做功1600焦 13 200 8001480%15 30 费力16 40 100 50 15017 秒表 P=Wt 15018 125 25 变大19 小于 62.5% 2021(1);(2);(3)22 力臂 右 6 左23 匀速直线 3.6 高 变小24(1)1J;(2)0.25W;(3)0.25N25(1)50%;(2)12000J;(3)600N26(1)1500J;(2)180W;(3)83.3%答案第3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