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雕塑的基础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262483100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雕塑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关雕塑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关雕塑的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关雕塑的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关雕塑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雕塑的基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关雕塑的基础雕塑的方式一般分圆雕与浮雕二种。圆雕的特征是彻底立体的,观众可从五湖四海去赏识它。如大家熟习的雕塑刘胡兰,从正面看到的是仰头阔步、咬紧牙关、仇视敌人、坚贞不屈的形象。在旁边面,观众只能看到紧握拳头的右手和左手,经过手势表达出刘胡兰心里愤怒的心情,以及恨不能砸烂旧世界,把敌人一扫而空的气势。反面较简单,只能看到因风吹飘动而交错着的头发和衣纹。就这样,观众可以从各个视点看到雕塑的各个旁边面,然后构成艺术形象的全体感。假如是群像,观众绕雕塑一圈,则可以看到前后左右各个人物的异样动态和思想感情,然后惹起丰厚的联想。如罗丹制造的加莱义民群雕共六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怀有牺牲的决计,但那种与亲

2、人诀别、牺牲祭坛的姿势是各不一样的。在群像的正面,只能看到老者(即欧斯塔施)坚强而沉重的脚步,以及壮年两手下垂、拿着锁钥、为城市将遭到耻辱而深感苦楚的心里心情;到旁边面,才能见到那两兄弟,他们都受欧斯塔施的煽动而紧跟着;其他人,有的举起右臂,有的手在空中翻开,表情犹疑、疑问,梦想马上遇到的结局而感到苦楚;有的人物,观众要走到雕塑的后边才能看到。总归,要绕雕塑一圈,才能看到群像的全貌和每个人物的精神状态。浮雕的特征。浮雕的方式与圆雕有较大的差异,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碑身下有须弥座,座的四周点缀着十面汉白玉雕琢,这就是浮雕。还有河南巩县“皇后礼佛图”,是一幅构图杂乱、人物许多

3、、赋有点缀性的东魏时代的浮雕。特殊是修建上和家具上的点缀雕塑大多是浮雕。浮雕使用规模很广,因用处异样,在表达方法和艺术处置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是不管属哪一种浮雕,观众不能从四周观看,主要从正面赏识。浮雕的特点是在平面的底板(堆平的泥板或木板)上刻画或刻制形象,表达对象形体的长阔份额尺度不变,形体的轮廓线近似绘画。前后的体积(厚度)要紧缩。因而浮雕是介乎圆雕与绘画二者之间的艺术方式。它运用紧缩后形体的坎坷(凸凹),异样转机面的方向,和异样受光面所构成昏暗比照的错觉,以及透视、层次联系等来表达形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之一“五四爱国运动”为例来说明:这块浮雕的人物,形象生动而

4、具有立体感,其缘由是多方面的。如浮雕中前后边二位妇女的胸、肩、腹,就是由于三个异样方向的形体受光异样,使人感到胸脯凸起,似乎圆雕那样具有立体感,这是经过光线明暗比照所构成的错觉的作用(实际上体积并不是那么出色的)。浮雕中的透视联系近似绘画,但又有差异。如前面给工人分发传单的青年妇女,她的左手和左脚就是经过透视来表达的,但又不是像绘画一样在一个平面上,而有前后(凸凹)的体积。浮雕中的层次是指体积的凹凸前后而言。如青年妇女、工人、青年学生及站在凳子上作煽动宣扬的学问分子属层;后边的布景如天安门、华表、红旗属最终层;其他一些人物均属中间层。固然人物与人物之间有前后的穿插,层次不能机械得像楼梯一样。浮

5、雕的处置和表达方法,异样于绘画又与圆雕有差异,有它自己的规章。浮雕通常以紧缩多少、形体凹凸的凹凸厚薄程度,分为高浮雕或低浮雕(也称薄浮雕)。高浮雕与低浮雕是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紧缩后形体凹凸在圆雕 1/2以上的可称为高浮雕,不到1/2的可称为低浮雕。浮雕因用处异样,放置地址异样,在表达方法和艺术处置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隶属放修建,被描绘成为修建全体的一局部,其主要内容、艺术处置都要遵守修建。像这样与修建严密联系的浮雕,称为点缀浮雕。如希腊巴底隆神庙的饰带浮雕、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上的十块浮雕都属这一类。室内浮雕在表达方法上比较灵敏拘束,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雕琢家歧培尔蒂所制造的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浮雕,选用焦点透视方法来表达。前面的人物较大,体积较厚,逐步过渡到后边的人物愈小,布景愈薄,以此增加空间和深度的视觉作用,这类浮雕称为“透视浮雕”。我国民间的浮雕处置方法,选用散点透视,前后人物巨细差不多,构图杂乱,景象堆叠,是我国民间特有的浮雕方式,称为“俯瞰透视浮雕”。我国古代的汉画像砖,它的表达方法是薄浮雕和线刻相结合,它在技法上到达高度的成果,这类浮雕称为“薄浮雕”,如硬币以及各种纪念章等,用的都是“薄浮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