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60549247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X 页数:16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件: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串讲考试时间分配(三级) 基础知识考试(8:30-10:00) 职业道德部分:10分钟 基础知识部分:60-70分钟 检查、涂卡:10-20分钟 专业能力考试(10:30-12:30) 案例选择题:80-90分钟 案例问答题:20-30分钟 检查、涂卡:10分钟2理论知识 基础知识 诊断系列 咨询系列 测验系列3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与健康心理诊断技能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技能1、普通心理学知识点串讲4第一节绪论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即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

2、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心理现象的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也叫个性)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人格:人格的倾向性(需要、动机)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5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人格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人格心理现象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1.心理现象包含(C)A. 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B. 心理过程和人格倾向性C. 心理过程和人格D. 心理过程和需要、动机2心理过程包括(A)。A认知、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

3、记忆和思维7 心理是脑的机能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3个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它是一种主观映象。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人的心理是(AB)。A脑的机能B客观现实的反映C大脑活动的产品D一种看得见的现象8二、人的心理的本质动物心理的发展3阶段无脊椎动物(如蚯蚓环节动物)-简单的神经链-感觉心理阶段 (认识个别属性)脊椎动物(如鱼猫等)- 脊髓和大脑-知觉心理阶段 (认识到整个事物)灵长类动物(如猩猩)-大脑相当高度发展-思维的萌芽 (没有意识不能抽象思维)人类心理:具有思维和意识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三、心理学发展简史

4、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学者们都把他看作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AW詹姆斯BH艾宾浩斯CW冯特DS弗洛伊德 学派的纷争101)构造心理学派冯特与铁钦纳2)行为主义华生,刺激与反应(S-R)3)格式塔心理学维特海默,科勒,柯夫卡4)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詹姆士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1“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D)。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2一般认为,华生是(A)心理学家。A行为主义B机能主义C认知主义D人本主义11 当

5、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新方向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与脑的机制1.()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A.行为主义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12四、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辨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13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神经元的组成、功能与分类组成:细胞体、树突、轴突功能: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分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或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1神经元是由(A)组成的。A细胞体、树

6、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14q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组成: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支配,但和情绪有联系。16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及其功能 构成:脑和脊髓 脑的构成:脑干、间脑、小脑、端脑 脑干最古老部分,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

7、所有感觉重要中枢,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间脑中脑桥脑延脑脊髓小脑端脑1脑最古老的部位是(D)A小脑B脊髓C丘脑D脑干2下丘脑是(C)。A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B皮层下调节呼吸与心跳的中枢C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20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结构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后回躯体感觉中枢21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解剖结构基本对称、功能不对称 布洛卡1860年的发现: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这个区域也叫“布洛卡区”。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1186

8、0年,(A)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A布洛卡B斯佩里C巴甫洛夫D艾宾浩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A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不对称的B右利手的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C单侧化指人脑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左边半球D右利手的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占优势24三、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概念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反射的定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铃声响了,学生走出教室/老师说“下课了”,学生走出教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人看到蛇,快跑,边跑边喊:“蛇!蛇!”后面的人听到喊声,也快跑。25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概述 感觉的

9、定义1感觉的属性包括(AC)。A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B它是对过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C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D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感觉的分类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渴、窒息等26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含义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D)。A常数关系B对数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种类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或叫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英文缩写j.n.d韦伯定律与费希纳定律27三、感觉现象 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应用:红色眼镜保护对暗适应 感觉后象:正后象和负后象 感觉对比:同

10、时对比和相继对比;视觉对比、嗅觉对比、温度对比等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外一种感觉。28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A)。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对比D联觉2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D)现象。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3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AC)。A同时对比现象B相继对比现象C彩色对比现象D感觉适应现象29 各种感觉1)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380780纳米锥体细胞(明视觉)与杆体细胞(暗视觉)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遗传途径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男孩色觉异常的人能分辨物体细微的明度上的差别。1色觉异常的人通常是靠(B)来辨认

11、颜色的。A色调B明度C饱和度D照度302)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人对10004000赫兹最敏感老年人丧失听觉首先从高频开始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处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声音的性质包括(ABD)。A音调B响度C饱和度D音色313)嗅觉和味觉的适宜刺激与感受器官基本味觉酸、甜、苦、咸4)皮肤觉类别: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5)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晕车、晕船6)运动觉又叫动觉7)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正常下感觉不到328)痛觉所有组织中特点: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生物学意义:对机体有保护的作用痛觉:生理性痛

12、觉和心因性痛觉1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D)。A它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B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真实C它能使我们更快地适应环境D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所有的痛觉都是内部感觉B所有的痛觉都是外部感觉C痛觉不容易适应D痛觉具有有机体保护的作用33五、知觉概述 知觉定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基本特性:整体、选择、恒常、理解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A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B直观性、间接性、恒常性、概括性C直观性、整体性、可操作性、间接性D逼真性、可操作性、选择性、理解性34六、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方位、距离距离知觉又叫

13、深度知觉,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 时间知觉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如,消化系统,睡眠等 运动知觉似动现象: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又叫动景现象,如电影、霓虹灯、路牌广告等35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错觉有线条长短的错觉、线条方向错觉、面积大小错觉、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如,行重错觉、视听错觉)2008.589错觉的性质包括(ABD)。A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C只要知道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是可以克服的D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36第四节记忆一、记忆

14、及记忆过程 记忆的定义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1(B)是指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A识记B记忆C再认D回忆 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再现)或再认37 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了错误地回忆或再认。1遗忘是指(BC)。A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B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D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遗忘与记忆的实验研究创始人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进程通常是(B)。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38二、表象 表象:头脑中

15、对事物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和作用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表象可以在头脑中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像的素材。表象既有直观形象性,又有概括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39三、三个记忆系统 三个记忆系统分别是:瞬时、短时、长时划分标准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信息储存时间长短1三个记忆系统是以(BC)作为标准来划分的。A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B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C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D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 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形式是形象;时间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对这些信息加以注意就会进入短时记忆

16、,否则遗忘。402)短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容量72组块,即记忆广度;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识到的;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4)长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形式是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如果不有意识地回忆,一般注意不到;长时记忆的遗忘原因自然衰退、干扰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新近效应)411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A)。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干扰和后干扰C前摄抑制、中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远干扰和近干扰2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A)。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记忆顺序效应3系列位置效应的一般表现是(D)的材料记得好。A开头B中间C后边D两头42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像一、思维概述 思维的定义与特征定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二、思维的种类 根据形态: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问题探索方向:辐合思维(求同),发散思维(求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