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

上传人:种**** 文档编号:260545944 上传时间:2022-02-28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1章会计学基础总论(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会计学基础 周君霞第一篇第一篇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第二篇第二篇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第三篇第三篇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第四篇第四篇 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全书内容:第一篇第一篇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会计核算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1节 会计产生的原因:由于生产的发展 会计发展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的发展货币的出现 生产的更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 会计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劳动耗费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会计活动对劳动耗费和成果的计量、计算和记录 第1节 会计活动与生产活动的统一与分离 简单生产

2、活动复杂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会计活动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马克思生产活动会计活动 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成为独立职能结论:对生产活动的管理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动因。 第1节 第1节 会计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古代会计阶段近代会计阶段现代会计阶段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标志: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 奴隶社会-15世纪的会计,标志:会计职业的出现、会计名词的产生 15世纪以后- 20世纪40年代末的会计,标志:复式记账法的诞生、注重财务收支核算。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等。 第1节总结:会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

3、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 -马克思 第1节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职能: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的功能。包括: 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 会计预测 会计决策 会计控制 会计分析 第1节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工作流程:记账经济业务算账报账编制报表 第1节二、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第1节二、会计核算的基本

4、职能 会计监督 利用会计核算信息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经营管理的要求,围绕特定经济目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 第1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辅相成, 既独立要求,又紧密联系。三、会计的特点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特点:n 以货币为为主要计量单位n 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n 具有一整套科学使用的专门方法 第1节 第二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 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内容。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 第2节经济业务:n所谓

5、经济业务,是指企业、行政和事业等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各项经济活动事项。企业、行政和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就是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一般对象。 第2节会 计核算监督资金运动 第2节 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 1.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2.工业企业的资金的运动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 3 “供、产、销”一条龙 第2节 第2节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图 第2节 工业企业的资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随着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的不断进行,而沿着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结算资金 货币资金的轨道不断地改变其

6、存在的形态,从而形成了工业企业资金的特定方面 企业的资金运动,概括地说,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和收回资金的过程。 第2节二、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其构成n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性所作的具体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n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六大会计要素 第2节 第2节(一)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1.资产(1)定义 是指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的特征:n 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n 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n 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第2节 企

7、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 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3) 资产的分类 第2节是指:(1)预计可以在一个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2)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4)或者自资产负债表起一年内(含一年),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 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l 流动资产 第2节 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l 非流动资产 第2节(1)定义: 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征:n 是企业目前承担的现时义务;n 清偿会导

8、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n 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2、负债 第2节(3)负债的分类: 负债又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第2节n流动负债:(1)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2)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4)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 第2节n非流动负债: 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第2节3、所有者权益(1)定义: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所

9、吸收的资本及其增值,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本钱”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第2节3、所有者权益(2)特征:n 一般不需要偿还;n 企业清算时,先清偿债务人权益,后清偿投资人权益;n 投资人可依据其投资参与利润分配。 第2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亦即: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权益 第2节n上述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它概括地将会计的对象公式化了。学习会计学,掌握会计恒等式很重要,它是复式记账的基础,也是资产负债表结构的理论基础。 第2节4收入(1)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

10、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第2节(2)收入的特征 第2节 由日常经济活动形成; 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第2节(3)分类 按日常经济活动的性质不同: 销售商品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按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5、费用(1)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11、 第2节(2)费用的特征 第2节 日常经济活动发生的; 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费用的分类n 营业支出生产过程消耗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n 期间费用非生产过程消耗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n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 第2节6、利润(1)定义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第2节收入、费用和利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第2节 第2节第三节第三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一、会计基本等式 第

12、3节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第3节第四节第四节 会计法规和会会计法规和会计工作组织计工作组织会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一、会计法规 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会计法律规范 包括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最具有约束力的组成部分,它是调整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社会法律制度在会计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调节和控制会计行为的外在制约因素。如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与会计有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是国务院颁布的各种条例,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 法律和制度都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合理安排

13、。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是从技术角度对会计实务处理提出的要求和准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从广义来看,会计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会计方面所有规范的总称,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和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但狭义的会计制度仅指会计核算制度。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主要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律和行政规范制定并发布的各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2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所应该遵守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对会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心理素质的要求,控制和掌握着会计管理行为的方向和合理化程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会计规范。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它

14、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会计理论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念框架和结构。从一般意义上看,整个成熟的会计理论都是会计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4会计理论规范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分以下三个层次:会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 国务院颁布,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财政部发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在会计领域中,属于法律层次的规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15、注册会计师法。它是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规范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一、会计法律 我国的会计法自1985年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现行的会计法是经 1999年10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进行第二次修订的,由七章52条组成。包括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一)会计法(二)注册会计师法注册会计师法于1993年10月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施行。该法共七章46条。包括总则、考试和注册、业务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和法律责任等。n

16、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是根据会计法律制定,是对会计法律的具体化或对某个方面的补充,一般称为条例。(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该条例是国务院于2000年6月发布的,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它共分六章46条,包括总则、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和法律责任等。 二、行政法规(二)总会计师条例 该条例由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共分五章23条。包括总则、总会计师的职责、总会计师的权限和任免与奖惩等。 n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以及其他部委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制定会计部门规章必须依据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的规定。 n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三、部门规章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指的是狭义的会计制度。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个层次。会计准则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非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示意图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