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元日教案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60166543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古诗元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古诗元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古诗元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古诗元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古诗元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古诗元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古诗元日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古诗元日教案【篇一:古诗元日教学设计】元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 “元日 ”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 “千门万户日 ”,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 “”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桃符 ”是

2、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 ”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1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教学方法读写结合,通过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有效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所生长出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美丽的水到渠成

3、般的教学 “生成 ”。教学目标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 “新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 “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 ?为什么呢?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1.出示元日古诗 2 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

4、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词的意思)7.再

5、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先自己说说第 1、2 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3、4 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指名说。三、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 3 1.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指名读)2.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

6、想感情。四、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 读诗文 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 “暖 ”、)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我们就来找找这 “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1.感受“暖”“暖意 ”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2.谁“暖”? 4 (1)作者 “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 读作者 所

7、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2)读者 “暖 ”: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 读自己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二)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精读诗的要点(诗 “眼”),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五、诵经典下面就

8、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经典,先自己在下面练习。指名诵读。六、仿写(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已的新古诗)(一)表达童趣仿创古诗作品 5 【篇二:元 日教案】元 日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2.继续学习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 ”的方法,体会“屠苏 ”、 “旧符 ”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4.教给学生 “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二、教学重、难点

9、 :1 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2.教给学生 “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 ”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三、教与学的准备:教学课件四、教学课时: 1 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 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 “元日 ”,板书: “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生字游戏 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

10、了什么词?预设:爆竹。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师:没错!那,这 “爆”字该怎么写呢?火药的 “火”作形旁,暴躁的 “暴 ”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爆 屠 童 换 符3.学生读生字。环节二、部分理解 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 解诗意、悟诗情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岁”就是 “年”,“除”就是 “过去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 “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指导 “屠苏

11、 ”,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 “屠苏 ”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 “屠苏 ”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 “屠苏酒 ”的资料)师出示:屠苏:草名(阔叶草)屠苏酒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 “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12、(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曈曈日 ”:出示图片引导理解。“桃符 ”:讲故事,理解词义。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 “读诗文,解诗意 ”。环节三、归整体 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生体会 “热闹,快乐 ”之情。追问 “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 “千门万户 ”,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