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经济与社会基础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80037639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经济与社会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章经济与社会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章经济与社会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章经济与社会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章经济与社会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经济与社会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经济与社会基础(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规划基础之二城市规划基础之二经济与社会基础经济与社会基础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城市经济学基础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城市社会学基础 第三节 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城市经济学基础城市规划的城市经济学基础一、城市经济学的概念一、城市经济学的概念 二、城市规划与主要相关经济学理论二、城市规划与主要相关经济学理论 一、城市经济学的概念一、城市经济学的概念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内外部的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形成、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的学科。城市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城市的实际经济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与依据,已经成

2、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伯吉斯(Burgess,1925)、黑格(Haig,1926)、霍伊特(Hoyt,1933)对城市土地经济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城市土地问题及城市地理区位决策研究中得以更加深入的运用。20世纪7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城市地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认识,并成为这些学科领域内研究的基础之一。(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经济学试图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研究城市问题,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阐明城市是如何以经济规律运行的。宏观城市经济学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以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

3、础,采用总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城市经济的增长与衰退,城市规模问题以及城市化问题。微观城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住宅、交通、就业、环境等问题。(三)城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KJ巴顿主要研究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城市的土地使用、合理的城市规模、劳动力市场、环境污染、交通运输、住宅、城市财政等问题。日本学者则更详细的研究了城市行政问题、城市财政问题、城市空间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灾害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上下水问题等六大类问题。西格尔着重研究城市的土地使用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强调对空间、距离和布局做系统分析,偏重选址理论。理查森等将数学和经济分析

4、结合起来,研究了线性规划模型、劳莱模型、美国经济调查局的城市模拟模型、MIT的计量经济模拟模型,重点是选址方案的比较。二、城市规划与主要相关经济学理论二、城市规划与主要相关经济学理论 相关经济学理论相关经济学理论区区区区域域域域经经经经济济济济空空空空间间间间演演演演化化化化理理理理论论论论城城市市产产业业结结构构演演化化理理论论与与城城市市用用地地布布局局城城市市空空间间经经济济理理论论供供需需理理论论与与城城市市住住宅宅市市场场外外部部性性与与环环境境经经济济学学理理论论(一)区域经济空间演化理论 1. 1.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增长极: :是指主导产业、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

5、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增长极集聚,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正是通过上述两个方面而形成的,它将对区域的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1. 增长极理论乘数效应乘数效应: :增长极一经形成,就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其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2. 核心边缘理论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前期:区域经济处于低水平的均

6、衡状态。区域空间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缺乏联系,相互之间还没有形成等级结构。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初期:区域中的某个地方因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出现快速增长,形成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由于要素不断向核心集聚,使核心越来越强大,而边缘地区则日渐衰落,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区域内产生了新的核心。每个新核心都有相应的边缘地区,其大小随着自身规模而变化,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核心边缘结构。它们在经济发展上和空间结构上相互联系,组合成了新的区域空间体系。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

7、响。后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的经济交往日趋广泛,中心与外围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发展差异在逐步缩小。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3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点点” ”: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 “轴轴” ”: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它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而形成的产业开发带。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可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轴线对周围的区域具有

8、不同强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圈层结构: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圈层构造的主体:圈层构造的主体:城市是圈层构造的主体;每个城镇都有较明显的腹地,故各个城市对周围圈层的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圈层的大小与城市规模、城市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易达性)、城市对外辐射强度成正比例;在城市密集区,圈层会产生交错叠置现象;由于城市客观存在着等级系统,故各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圈层也有相应的等级层次系统。4圈层结构理论(二)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产业:产业:制造或提供货物、劳务或收入来源的各种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群体。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及其相互结合、

9、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为除上述各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最初,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和就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至首位,其就业比重也迅速提高;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以服务部门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就业中的比重趋于提高,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并稳定在一定水平。(三)城市空间经济理论与城市用地布局1 1聚集效应理论聚集效应理论 聚集效应

10、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分工和专业化利益:从分工中获得的各种利益是驱动城市内不同地域形成分异、发展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内在原因,是城市形成不同功能区和聚集体的直接动力。规模经济利益:规模经济利益:规模经济的产生是生产要素在单个企业内不断壮大密集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最基本形式,它是城市聚集经济得以实现的主要源泉。 外部性利益:外部性利益:城市是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动态体系,外部性的大量存在,不仅在微观上影响厂商和居民的生产与消费决策,而且在宏观上通过对各类市场的干扰作用制约着整个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2地租理论

11、 地租:是指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使用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时索取的报酬,是自然垄断的结果。地租又可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土地的价格:土地的价格不是取决于它自身的价值,而是它的地租的预期收益。2地租理论 土地竞租理论:1964年,阿隆索(WAlonso) 指出各种经济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能支付的最高租金是不同的,土地的使用方式就由出价最高者来决定。根据该理论,可以得出在单中心城市中,地租数额是和宗地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密切相关,距离市中心越近,土地的租金递增;反之递减;在距离市中心相同的半径上,土地租金大致相同。城市用地布局模式3.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理论 同心圆布局:1925年,美国

12、社会学 家 帕 克 (R.E.Park)与 伯 吉 斯(E.Burgess)指出,城市以不同功能的用地围绕单一的核心,有规则地向外扩展形成同心圆结构。从城市的中心到外围,依次成环状分布着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居住区、高级住宅区、通勤居住区。扇形布局:1936年,霍伊特(H.Hoyt) 指出城市发展往往沿水源和交通线路分布,总是由市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其他较通畅的道路向外延伸,使城市地域呈扇形向外发展。 多核心布局: 1945年,厄尔曼(E. L. Ullman)和哈里斯(C. D. Harris)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多核心理论。除了中央商务区外,城市还存在着有一定支配地位的其他中心,如批发商业

13、区和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等住宅区、高级住宅区、重工业区等。由于区位利益、集聚利益、扩散利益和土地价格,促使城市核心的分化和空间地域的分异,导致不同职能机构在空间位置上的集结或分离,从而形成多核心现象。(四)供需理论与城市住宅市场 1. 1.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供给、需求和市场均衡需求需求(demand)(demand):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量(demand quantity)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某一给定价格,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供给(供给(supplysupply):):是指生产者(厂商)

14、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量(supply quantity)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某一给定价格,厂商愿意而且有能力提供的商品的数量。均衡均衡(equilibrium)(equilibrium):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供求力量彼此相等时的商品价格和供求数量水平,就是市场均衡。供给需求均衡曲线均衡总发生在供给与需求相交之时。在均衡价格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价格格数量数量供给供给需求需求均衡均衡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均衡价格均衡价格2城市住宅的供需分析需求:影响住宅需求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住宅价格、家庭收入水平、家庭资产、不同人群的偏好、其他商

15、品的价格、利率水平和对未来的预期。供给:影响住宅总供给的主要因素是住宅价格、土地使用政策、税收政策和利率政策、住宅开发商的投资预期等。均衡: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难以达到供需均衡。该市场买卖双方对市场的信息都不完全;产品(区位、房屋)的不一致性、难比较性,增加了市场交易的困难;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投资回收期长;政策、法律、社会、资金等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大等等。因此,提高土地公有比例,制定城市土地使用规划,调整税收、信贷政策等是各国政府干预不动产市场的通常手段。 (五)外部性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外部性外部性(ExternalityExternality):):当一方当事人的活动提高或降低了另一方

16、当事人的福利水平,而双方并没有因此支付或索取相应的费用,通常我们把这种并不直接反映在市场中的生产和消费的效应称为外部性。外部正效应:外部正效应:一方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对另一方带来了好的影响或收益,但这种收益无法通过市场反映出来,如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公共品就是十分典型的外部正效应。由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外部性效应的大量存在,必须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按福利原则向社会成员提供这些公共品。外部负效应:外部负效应:个人或部门经济活动的外部影响有时候是损害性的,城市中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十分典型的外部负效应。负外部性降低了城市的总收益,使资源无法得到经济合理配置和利用。对于这样的经济活动,必须通过征收税

17、费、加强规划管制等措施将“外部成本”“内部化”,以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第二节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基础城市规划的社会学基础一、一、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城市社会学的概念 二、二、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关系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关系三、当前中国主要城市社会问题的分析三、当前中国主要城市社会问题的分析 一、一、城市社会学的概念城市社会学的概念(一一)社会学社会学 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研究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个个具体而分散的个人是如何结成复杂的社会的?社会是如何运动的?变化和发展?有什么规律? (二)城市社会学(二)城市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从城市社会结构角度描述和解释社会空间等问

18、题。属社会学应用研究范畴。 二、二、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关系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关系(一)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的渊源(一)城市规划的社会学的渊源1学科理论渊源 现代城市规划源于对城市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改良。英国的霍华德、格迪斯、芒福德等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带来城市问题提出改良城市与乡村结合区域一体化政府的作用等2工作方法渊源实验法和调查研究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评估编制规划方案实施。 (二)融入社会学思维的城市规划(二)融入社会学思维的城市规划1面向社会发展、提倡公众参与社会运动的兴起,学术领域的多元化融合,重视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使城市规划处于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倡导性规划:公众在城市

19、规划中的作用得到重视,促进公众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公众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达成“契约”。规划师协调的能力。2协调城市社会隔离状态。社会分层研究揭示城市内部在结构上的变异。社会地位的排列,职业、收入、种族等的分层。社会分层造成城市社会隔离,表现在城市生活中最明显的是居住隔离。 3整合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在政府倡导下,依靠城市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强化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转向系统性的趋势。(小巷总理)4城市更新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1)城市更新转向社区邻里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社区邻里活力的恢复振兴;2

20、)城市更新转向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性更新规划;3)城市更新转向小规模、分阶段、适时渐进式改善,强调城市发展连续性。5城市管治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综合包融在内的整体管理概念。涉及中央元、地方元、非政府组织元等多组织元的权利协调。 三、当前中国主要城市社会问题的分析 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加快。社会转型。(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简单理解:城市、乡村的两种不同政策和不同对待,城市、乡村的人为分隔。导致各种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平等,拉大了城乡差距。(二)贫富差距加大

21、问题(二)贫富差距加大问题在过去20年中,平均年增长9.5%。但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是世界最快的国家。基尼系数:(课本P74)我国0.45 ,国际警戒线0.4。(01之间变化,系数越大,差距越大) (三)公共资源共享问题(三)公共资源共享问题 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居民之间,实际能享受的公共资源相差悬殊。(四)城市就业问题(四)城市就业问题 人口多是我国的国情。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五)住房保障问题(五)住房保障问题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调查,全国仍有1.5亿平方米旧房面临改造。156万家庭缺房。35万家庭人均建筑面积8平方米以下。 (六)城中村问题

22、(六)城中村问题城市迅速扩展,原有村庄被包围在城市之中。应属于城市改造的问题。城中村问题较多,包括社会问题。但也有人认为城中村起到一定积极意义。(七)公共安全问题 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运用公权的政府向公民提供服务。 资源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等。 (八)人口老龄化问题(八)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经济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途径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预测未来城市社会经济变化与发展趋势 二、制定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政策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体系四、建设结构紧凑、景观环境优良的城市空间环境 二、制定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政策二、制定与城市

23、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政策二、制定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政策二、制定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政策(一)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一)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1. 1.城镇化政策城镇化政策我国分别制定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城镇化空间策略,旨在因地制宜的实施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加快三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和资源整合,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控制空间的无序蔓延;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形成网络状的城镇空间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节水型城市。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加强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利用良好的能源、交通、水、土地、劳动力、原料等条件,大力发展

24、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大力培育城镇群和中心城市,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强承东启西的作用,重点发展武汉城镇群、郑州城镇群、长株潭城镇群等。在全国城镇空间布局上,提出以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区域经济活动,以点带轴、以轴促面,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加强三大都市连绵区和城镇群的建设,完善“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带动更多的地区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加强具有战略意义的边境门户城市发展,重视跨国界的合作;加强联系东中西各区域的城镇轴带建设,培育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群和中心城市;提高小城镇自身的发展动力,加强道路交通和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小城镇的发展;保护好区域自然、人文资源

25、,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2.2.2.2.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城镇空间发展策略3. 3.城镇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城镇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城镇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城镇发展支撑体系建设 我国提出以综合交通规划为核心构筑支撑体系。要建立与我国环境、资源条件相适应的安全、高效、绿色的综合交通系统,推行一体化的联合运输方式,特别要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门户城市的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内部交通与区域问交通的有机整合,建立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城市交通系统等。(二)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政策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并

26、日益成为支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城市地位高低的首位因素。城市产业结构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中,传统的工业用地比例需要大大降低,信息业、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的比例相应上升。产业在城市空间中高度集聚,产生了大量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和园区。而高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往往围绕着名牌大学或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新型科技工业园,出现新的城市复合产业及功能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光用于居住社区、家庭生活和邻里关系的和睦相处,更加注重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因此,保护生存环境,提供生存选择的多样性,增强城市游憩功能,在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四、建设结构紧凑、景观环境优良的城

27、市空间环境四、建设结构紧凑、景观环境优良的城市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环境更新,有利于吸引投资吸引投资。城市不仅要具有便捷优越的交通、信息、服务设施,还要有优美的城市环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的更新和改造,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空间环境更新,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业。通过发掘文化商业中心的旅游价值,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结合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优化,促进旅游发展。保护、整治、旅游开发相互协调的城市空间环境更新,可以保护并开发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更新,可以复兴城市活力复兴城市活力。城市中独

28、具特色的公共空间环境,是城市面貌的重要标志。环境整治创造了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使物质环境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吸引大量的消费人群,促进商业娱乐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蓬勃发展。案例:案例:中国沿海城市中国沿海城市大连大连大连大连,明确提出通过城市空间环境更新提高,明确提出通过城市空间环境更新提高国际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促进经贸和旅游的大力发国际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促进经贸和旅游的大力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利用独特的地理景观创展。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利用独特的地理景观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考察和投资,极大地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国

29、内外游客观光考察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贸、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城市环境促进了城市商贸、金融、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城市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发展商业、旅游业,使大连成为东北亚的购物整治的基础上,发展商业、旅游业,使大连成为东北亚的购物天堂,旅游业成为大连的主导产业之一。天堂,旅游业成为大连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城市规划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学科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芒福德的名言“真正引起城市规划变化的是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道出了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的所在。这也是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学、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原因所在。城市规划具有多层次性。宏观层面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宏观经

30、济发展理论联系紧密,如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有关理理论;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城市规划与微观经济学原理有直接联系,如供需理论等;此外,城市规划还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有多方面的相关性,受篇幅所限在此不可能一一罗列,还需要配合其他相关教材做进一步的补充。经济发展是城市进步的手段,社会整体进步才是最终的目的。但社会进步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二者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如何平衡,不仅是经济学里的矛盾命题,同样也是城市规划在每一个规划项目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制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构建相对平衡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就成为宏观层次的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第四章第四章 思考题思考题名词

31、解释名词解释简答题简答题综述题综述题名名 词词 解解 释释1.1.1.1.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2.2.2.2.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3.3.3.3.同心圆布局同心圆布局同心圆布局同心圆布局4.4.4.4.扇形布局扇形布局扇形布局扇形布局5.5.5.5.多核心布局多核心布局多核心布局多核心布局6.6.6.6.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7.7.7.7.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8.8.8.8.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9.9.9.9.社会指标与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与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与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与社

32、会指标体系简简 答答 题题1.1.1.1.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有关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简述区域经济增长的有关具有代表性的理论。2.简述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其产业构成的差别。简述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其产业构成的差别。3.简述聚集效应理论的主要内容。简述聚集效应理论的主要内容。4.简述城市土地竞租理论及其对城市用地空间构成的影简述城市土地竞租理论及其对城市用地空间构成的影响。响。5.简述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以及城市规划对其干预简述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以及城市规划对其干预的必要性。的必要性。6.举例说明当前中国有那些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当前中国有那些较突出的社会问题。7.结合恩格尔系数说明我国人民生活变化趋势。结合恩格尔系数说明我国人民生活变化趋势。综综 述述 题题1综述城市的内含。综述城市的内含。2综述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综述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3. 综述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综述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