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58838505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CTV柴老师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的读后感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 柴静 1 我刚做记者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说过一句话,去现场采访的时候“要象外国人一样去看”。他的意思是不要熟视无暏。我以为自己听进去了,看一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才知道我对现实已经失去多少感觉。他写 “任静要出去打工,妈妈有点惊慌失措地追着女儿到了工厂门口,求她留下来,说她太小了,姑娘什么也不说,也不看她母亲,那女人求着情,突然大哭起来,女孩儿依旧不为所动。最后,母亲让步了,大声叫着“去吧,你愿意去就去吧” 她转过身,慢慢穿过马路,大声哭喊着。她一走开,女孩儿也不自禁大哭起来-把头埋在双膝间,抽泣起来。接下来

2、一个小时,母亲和女儿站在街道的各一边,哭泣 着,她们都很生气,不跟对方说话,不看对方一眼,可母亲还是不愿意离开。姐姐来了,隔着路给妹妹传口信“她叫你当心” 十六岁的女孩回了一句“告诉她,我不会有事的” 五分钟后,姐姐说“她哭了,她是真想让你留下来” 女孩口气很硬“今天晚上一到那边,我就给她电话”。 工人们装好了车。她终于爬了上去。最后,母亲眼看着所有的哀求都无济于事,就送过来两百块钱。站在那儿看着车消失,泪水从脸上落下来。 另一对姐妹也在这个车上,来送的是父亲,没有拥抱,没有伤感,他关心的是更重要的问题“衣服要暖和,天气凉了,不注意要生病,生病了又得花钱买药,要穿暖和,好吧?”说完这些,转身大

3、步走了。” 中国古老的乡村就在这个细节里挣扎着,又绝不回头地消失了。 2 何伟在90年代来到,生活在小城市,一个美国人想在中国默默观看什么事而不成为被注意的焦点,会有多难。但看看他写的清明这天的中国: “早上杏花落了一地,象春天的暴雪几个男人在土坟前转这儿埋的是我爷爷 才不是呢 我觉得是 瞎说,那是你爸的大哥 何伟写“他们很少提到人的名字,只提跟某人的关系,也没有相关的细节,没有具体的记忆。” 其中一个坟墓是新的,是一个前两年刚搬到城里的老头儿,坟上新鲜的泥土堆得很高,何伟拿起一把铲子,给土堆上填了一点土。“有人拿起一沓冥币,点了起来。另一个人拿了一支香烟,插在坟头上,香烟笔直地竖立着,几个人

4、退后一步,看着这土坟,议论两句 “他实际根本没抽过红梅” “对,贵得很,他原来都抽黑菊花” “现在买不着了,80年代的时候流行” 这是人们提到的唯一与死者有关的细节。站了一会儿,魏说“好,走吧” 其中一个转头看了看“烟没事吧” “没事儿” 他们几个人“顺着那条之字小路,下到了沟谷里,地上是杏花花瓣,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年一度禁止上坟烧纸的通知。一行人回到地里干起活儿来”。 这个拎着沾着土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3 何伟在美国的时候叫彼得海斯勒,他在小学校里讲中国,让小孩子提问,孩子问“中国父母杀掉女婴吗?”“吃狗吗?”,他感觉很糟糕,“怎么两个问题都是这样子的?” 他在中国面临

5、同样的问题,在涪陵教书的时候,课本上对于美国宗教的介绍是有什么样的邪教,对于学校的介绍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凶杀案。他对学生解释“这些事是真的发生的事,但它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社会” 他希望人们描述一个国家要讲清楚那些背景,用时间去长期采访“而不是简单告诉他们什么是最不好和最好的事情”。 4 他笔下的中国具体而细微。 他写姓魏的农民一家,这个荒僻的小村子xx年开始多了游客的生意,老魏从务农转成经商后,收入超过了三万元,比前一年多了百分五十,但这个家庭的人都开始焦虑不安。 男人原来只是偶尔抽只红梅烟,但现在一支接一支,晚上喝酒,问他哪里不对劲。他说“随时随地感到很紧张” 他不断地担心钱的问题,他买了一双

6、三十多块钱的“意大利”牌皮鞋,鞋盒子摆在很显眼的位置上,还有一件人造皮的夹克,离开村里去县城的时候就穿上。“中华烟”很管用,能帮他拉到生意。 男人入了党之后应酬变得多起来了,晚饭后,女人打电话给男人,接电话是别的人,她听了一会儿,突然变得不耐烦起来“他喝醉了,是不是?那他晚上还回不回来?叫他给我电话” 她坐在饭桌旁沉思了一个小时,孩子好象没看见。 后来电话响了,她挪到另一个屋子里接,“你晚上必须回来”她声音很严厉“听见没有?今天晚上一定要回来” 何伟出门的时候,发现男人已经回来了,喝醉了,倒在墙边上。女人也想跟男人一样试试自我发展,她把自己做的玉米粉条送到城里卖,她挨家挨户推销,但她不会抽烟,

7、也不会喝酒,没有“关系”,只好退回到这个孤独的村庄里。 后来她的口头禅成了“我管不了”,她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不看不听,用这种淡漠的态度来作的反抗。但人的心里是受不了什么都没有的,所以她信了佛教,因为她听城里来旅游的人总谈起这个“我觉得这个东西好,对一个人该怎么生活,他们有主张”。她在靠墙的地方放了两张桌子,上面铺了黄色绸布,摆了两尊佛像,还有三个桔子,五个苹果,三杯白酒。她觉得自己平静一点了。 隔着几米远,就是她丈夫泡着刚杀的野猪幼仔的白酒坛。男人看不上他老婆的求神拜佛,他是村里唯一看过三十几本法律书的人。一心想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暗地张罗,双方都不动声色,书记是个女同志,请他吃饭,不明说,但

8、意思谁都明白了“你要是不争,等我卸任了就是你的”。但他不打算退,觉得书记在征地上的事让村民不满,他的胜算还挺大,竞选前镇里的领导来开了一个会,什么都没说,只是表扬了一下在任书记,然后让党员表态,轮到他,他心里已经挺清楚了,说了句“干得不错”,就坐下了。 他从政的经历就此失败,在此前一个算命先生对他说过“你绝对不要介入政治”,这事之后,他找了开天眼的人,把天井重新翻修了一下,这是他学到的又一样东西“他再也不会把算命先生的警告当作耳旁风了”。 何伟写下这些,他说“西方的报纸上总是着眼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政治的东西,但是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这个国家最大的焦虑却是极度个体化,极度内在化的,很多人都在探究,

9、他们把过去的经验用来应用到现代的挑战上,遇到了麻烦,父母和孩子处在不同的世界里,婚姻更加复杂-我很少遇到在一起真正感到快乐的夫妻。要人们在如此变化的世界站稳根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5 何伟不是记者,一开始也不是作家,他只是一个美国的普通人,1996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坐着火车到处旅行,经过北京,原来打算呆一周,决定留下来因为这里的人“比较活泼”。 27岁他作为志愿者来到四川的小城市,“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地方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外国人,我喜欢这种挑战。我也喜欢长江和那里的风光。涪陵比四川中部更加多山,我喜欢在那里跑步或者远足。” 他没学过中文,不是任何媒体的记者“因为以前没有研究过中国,我对这里

10、的人和物反而没有什么强烈的态度或意见。有时候你缺乏相关知识不是坏事,中国变化太快了,如果我1980年代真学了什么有关中国的东西,到1996年它也早已过时中国已经变成另一个国家了。” xx年他申请了驾照在中国漫游,租了一辆北京产的切诺基沿长城行驶,外国人租车是不能离开北京的,不过他已经学会了小小的违规,如果车撞坏了,租车的人会拿出一张“美中拖拉机协会”的空白介绍信算作他的单位。 他不能在车上带GPS,害怕在西部被当成干测绘勾当的外国人,他在小旅馆住宿有时会被上报给警察局,所以晚上他住在土路上,午夜帐篷突然被照得通明,他猛地坐起,以为是驶近的车灯,拉开门帘,才意识到是圆月升上地平线,他在月光里“静

11、静地坐着,等待我的恐惧平复下来”。 后来在长城脚下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生活下来,租住在魏家,墙上是还珠格格的海报,和一对双胞胎小男孩的大幅画像,“生双胞胎对绝大多数来说,是唯一可以合法拥有两个孩子的方式,其实就连这张像上的双胞胎也不是真正的,只是一张复印了一份,反着放在一起。”茅房里两块石板中间留着小缝算是蹲坑,晚上睡觉他听到老鼠在墙上跑动“每当月圆的时候,这些家伙尤其活跃,在那样的夜晚,我能够听见它们把核桃滚到屋顶的秘密仓库里藏起来” 自从他租住在三岔村后,村子里叫“搅屎棍”的人向警察告发他。他知道“警察只是不想有麻烦”,他找出法律条文,主动去拜访了警察,中秋送了月饼,春节送了水果,终于有一天

12、警察对搅屎棍说“别作无用功了”。 6 写这个村子不是他的本意,只是生活从人身上流过,一开始只是细流,后来漫溢成河,回转盘旋,他不由得要对它观察。老魏的孩子是一个精瘦的农村男孩,精力无穷,喜欢跟他打闹,叫他“魔鬼叔叔”。孩子上学之后,学校里没有零食,也吃不太饱,但一回到家,都是城市旅游的人带来的方便面和薯片,每天写完作业吃着垃圾食品看电视,但母亲并不觉得怎样,对农村的人来说,“孩子能吃永远是好事,电视不看就浪费了” 孩子肚子已经有点滚圆,腿上长出赘肉,稍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何伟希望他能多吃点水果,但妈妈说冬天不要吃水果“不顺气”。她打量着儿子,挺满意“他现在有点象城里孩子了”。 何伟写“他们同时过

13、着现代生活,和传统生活,但他们同时抓住了这两种生活里最糟糕的部分。我并不反对进步,我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急切地摆脱贫困,也对这种适应变化的努力保持崇敬。但这个过程如果太快,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本书的主题鲜明如刀,就是中国农村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但何伟并不是从写“史诗”的雄心出发的,这只是生活的潮水落下去之后,自己裸露出来的主题。 7 他的书被称作“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但他不太喜欢被归类,“非虚构”我也觉得是个很奇怪的词,它不是说这东西“是什么”,而是说它“不是什么”。我觉得分类并不重要,哪怕我的书被分为旅游书它也是有特点的” 他默默无闻写了很久之后才成为纽约客的作者,他没有学过新闻学,也没有捆在身上的荆棘“我写作的领域由我个人的兴趣,而不是出版商或者决定,我愿意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真正的决定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