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6.03KB
约5页
文档ID:258038297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5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且O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形成1 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参考答案:C2. 现有A、B、C、D四种溶液,它们分别是AlCl3溶液、盐酸、氨水、Na2SO4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C溶液的PH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AlCl3溶液,C为盐酸B.C中加入足量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C.A、B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H4+)>c(Cl-)>c(OH-)>c(H+)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参考答案:C略3. 250C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 mol/L,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H4+ 、Fe3+ 、SO42— 、Cl—       B. CO32— 、PO43— 、K+ 、Na+ C. Na+ 、SO42— 、NO3— 、Cl—           D. HPO42— 、 Na+ 、 HSO3— 、K+参考答案:C略4.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氯化钠溶液     B、熔融的MgCl2      C、蔗糖        D、铜丝参考答案:B5.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

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 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 + 2OH- -2e- =ZnO + H2OD.当 0.l mol 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l023参考答案:C略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参考答案:A略7.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鉴别方法和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Ca(OH)2溶液,有沉淀的为Na2CO3溶液  B.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CaCl2溶液,有沉淀的为Na2CO3溶液C.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  D.取少量未知溶液,分别滴加HCl溶液,产生气泡速度更快的是NaHCO3溶液参考答案:A略8. 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B略9. 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Fe B.放电时,正极反应是NiO2+2e-+2H+===Ni(OH)2C.充电时,阴极反应是Ni(OH)2-2e-+2OH-===NiO2+2H2O D.充电时,阳极附近pH增大参考答案:A略10.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II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参考答案:B略11.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参考答案:A12.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组中的少量杂质,最恰当的一组是:  A、苯中的苯酚(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钙)C、苯酚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参考答案:B略13. X、Y、Z、W、R均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为呼吸面具中X2的来源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mX>HmR>WHnC.Z、W、R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D.化合物YmX和YmR中,阳离子半径均大于阴离子半径参考答案:AB略14. 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7,X、Y在同一周期,X+、Z—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B.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C.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参考答案:C略15. 苯酚的结构简式为C6H5OH,它不具有的性质是(     )A.它的水溶液呈碱性          B.在65℃以上,它能与水混溶C.露置在空气中变为粉红色    D.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0分)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Ⅰ、查阅资料: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①  如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准确称取牙膏样品的质量4.00g,并在各仪器中加入相应试剂;③  打开弹簧夹甲,缓缓通入空气,然后接上C;④  打开B的分液漏斗滴加盐酸反应,同时再次持续缓缓通入空气;⑤  待B中不再产生气体后停止滴加盐酸;⑥  将C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⑦  称量BaCO3的质量为1.97g。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④通过空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2)步骤⑥中检验沉淀洗干净的方法是                                        3)本实验测定得到的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若采取下列措施,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a.省略步骤③          b.滴加盐酸快一些 c. 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d. 多次实验,取平均值计算(4)有同学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准确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你说明是否可以并简要说明理  由                                                              参考答案:(1)搅拌B、C中的反应物(1分)   把生成的CO2气体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1分)   (2)取最后几滴滤液,加入稀硫酸(或者硫酸盐溶液),如无白色沉淀出现,则表明洗干净。

如用AgNO3溶液检验Cl—也给分)(2分)(3)25%(2分)     d(2分)   (4)不可以  这样测得的结果会偏大,因为B中的水蒸气、HCl气体会进入装置C中使得CO2称量结果偏大(2分) 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6分)现代化学工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合成多种化工产品1)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香料乙酸乙酯,生产流程为①部分链状葡萄糖分子在水溶液中通过分子内加成反应,以六元环或五元环的形式存在,其中六元环的结构为,则葡萄糖在水溶液存在的五元环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用1 000 kg含(C6H10O5)n 90%的淀粉(杂质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生产中,淀粉的水解率为90%,乙醇的产率为85%,酯化反应中乙醇、乙酸的转化率均为90%计算生产中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kg)2)纤维素的结构可表示为[(C6H7O2)(OH)3]n10.00 g脱脂棉花(纤维素含量为100%)与乙酸、乙酸酐[(CH3CO)2O]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制得15.19 g醋酸纤维(纤维素乙酸酯)请推断该醋酸纤维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1)①②336.6 kg(2)[(C6H7O2)(OH)(OOCCH3)2]  18. (5分)(1)将0.15mol·L-1稀硫酸V1mL与0.1 mol·L-1NaOH溶液V2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则V1∶V2=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2)室温下,某水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A-、H+、OH-,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由0.1mol·L-1HA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得,则溶液的pH 7(选填“大于或等于”、 “小于或等于”、 “等于”)    ②若溶液pH>7,则c (Na+)     c(A-)(选填“>”、 “<”、 “=”)    ③若由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mL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符号字母)    A.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中[H+]+ [OH-]=2×10-7mol·L-1    B.若V1=V2,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参考答案:(1)1∶1   (2)①大于或等于   ② >  ③ A  C19. 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测定25.00mL未知浓度的H2SO4与23.80mL 0.42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