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2. 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阅读题(共4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 在《红楼梦》以前,很少有小说家从自己的生活经历撷取素材,而曹雪芹声明他之所 写乃是自己的“身前身后丰”,这不但为小说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也由于题材切近作 者亲身经历和感受,加强了作品现实性的深度和情感力度.而叙亭与抒情的完莫结合,正是 这部小说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② 从叙亭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中国古 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 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审的主体.这些“家庭琐亨、 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雷芹对 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的一个眼色,林 黛玉马上就能会意,表现了他们两人不同一般的默契(42回);因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 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55回);中秋夜宴, 众人强颜欢笑,从桂花阴里发出一缕凄凉笛音,暗示了贾府的日暮途穷(75回),等等.当 我们读到这些既琐碎、又显然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的细节时,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 的阅读快感便油然而生.③ 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 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 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用脂评的 话说,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中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 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仅 彳卜煤等处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适上.例如林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够、语文试卷•第】页(共8页)幽怨含情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赫谧高雅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 的大观园中,砂具一种“风流态度”。
④ 曹雪芹之所以能做到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与他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对人的命运的 热切关注分不开.如探春说:“我们这样人家,人都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何等快乐,殊 不知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厉害!” (71回)作者着力表现的正是这“说不出来的烦难”,即 人物内心的痛苦.小说中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有其内在的心理依据.而在人物心理刻画的手 段上,《红楼梦》也是丰富多彩,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有时是作者通过明确的分析或人 物的内心独白直接呈现出来,有时则是用环境的渲染、梦幻的运用等进行暗示、衬托,更多 的时候是依靠人物的言行加以表现.正是由于这些富于心理内涵的描写,使《红楼梦》耐人 咀嚼,百读不厌.(节选自人教版必修3《名著导读〈红楼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在《红楼梦》以前,没有小说家写自己的“身前身后事”,而曹雪芹为小说创作开辟 了新的领域B. 《红楼梦》与“粗陈梗概”、矜奇尚异的魏晋小说不同,完全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 叙事主体C. 《红楼梦》通过大量精巧的场景构思,使得林黛玉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D. 正因为曹雪芹深入剖析人性、热切关注人的命运,所以《红楼梦》做到了叙事与抒 情的完美结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否巫硒的一项是(2分)A. 文段②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红楼梦》叙事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B. 文段③引用脂评,论证了《红楼梦》的抒情性表现在对传统诗学韵散结合手法的汲取上 C・从全文看,多次引用了《红楼梦》中的具体细节和典型事例,既有针对性,又有说服力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论点,然后分别从叙事、抒情及二者结合的方式上进行论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巫硒的一项是(2分)A-优秀的小说家如果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撷取素材.就能加强其作品现实性的深度和情感的力度B. 读到《红楼梦》中经过艺术加工的日常生活细节,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领悟人生真谛的阅读快感C. 作者认为,曹雪芹把看似琐屑的生活细节,通过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挖掘出了日 常生活中的诗意D. 曹雪芹写探春洗脸摆谱这一细节,是依靠人物的行为表现探春因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的心理语文试住•第2页(共8页)—、古诗文阅读、默写(24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舌冬之秋,七月冬挈,苏于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辛.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于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狡立,羽 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肱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塑 姜冬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吗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 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蚊,泣孤舟之是妇.苏子愀然,正祿危坐而问客EJ:"何为其然也? ”客曰: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 曹孟德之诗乎?西塑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立 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抽胪千里旌旗蔽空瓯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蚱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坪嫦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苏于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 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4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 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 与于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选.自人教版必修2苏轼《赤壁赋》)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方其破荆州/T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胪千里/旌旗蔽空鹿酒临江/横槊赋诗個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舶胪千里/旌旗蔽空/88酒临江/横槊賦诗固/_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肿胪千里旌旗/蔽空画酒临江/横槊赋诗個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朋胪千里旌旗/蔽空瓯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巫确的一项是(2分)A・壬戌:天干地支纪年法,此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 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C・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D・美人:文中指称容颜美丽的女子6.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巫碑的一项是(2分)A・文章用“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描写江面的辽阔,表现作者好像要凌 空乘风飞去,不知哪里是尽头的感受B.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 蜉姑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C・文章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且从全文 来看,苏轼一直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D.文章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之一,本文中作者借客人 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8〜9题甲】桂源铺杨万里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6杨万里莫言①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注】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②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③莫言: 不要说④赚得:骗得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8・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巫硒的一项是(2分)A.甲诗整首合看,写小溪是无法被万山阻拦的,只要有一溪存在,就宜让出一条路使 它走出前村来B・乙诗用“赚”字幽默风趣地写出了行人下岭时的轻松容易,与“空”字呼应,为后 两句蓄势C・甲、乙两首诗都用到了 “拦”字,巧妙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万山人的情感,使之 更具艺术感染力D.两首诗歌作者都从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十分敏锐地发现和领悟了某种新鲜的 人生经验9. 诗人杨万里在这两首诗中均以“万山”设喻说理,而寓意不同,请分别说出这两首诗所 蕴含的道理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1)《离骑》开篇表现作者哀叹百姓生活的艰辛而流泪的句子是“ ((2) 《劝学》中“ , ”这两句以“木”与“金”的变化来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激越张锤① 河流乃生命之源,孕育了万物.它随遇而形,姿态万千.在奔流、迂回、封冻、冰释 中,释放生命活力.其活力,有着依山蜿規的静默,侧面绕行的隐忍;有时是蓄势待发的开 弓箭,有时是水石相击飞溅浪花的炫舞.② 水,亦挣亦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曾目睹晨曦中的喀纳斯湖,湖面宁績,疙如群 山获的一颗碧绿宝石,也像睡矣人績卧群山之中,这是水的静幽.而七月多雨,堰江河水 突涨,水浑浊,黑褐色,河流湍息,宛如一匹脱缓的野马.这个时节,4■欢去河边与哥哥比 拼打石涙.水的汹涌,还有石块在浪尖上穿梭、跳跃,便是水的激越.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③ 一位去过金沙江虎跳峡的朋友对我说:“要想领略水激情演绎的极致,感受水生命力 的激越,唯有走近虎跳峡・”我想,这虎跳峡大概会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的壮观.朋友说金沙江虎跳峡险滩激流,因独特壮丽雄伟之地形地貌和神奇瑰丽的边 地景色而具有鲜明特色.其河床突变狭窄,江面由200米锐减为20余米,江水漩涡暗生, 波涛汹涌,浪花飞溉,因此,就有了 “东方第一峡”的关称.④ 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金沙江虎另派・⑤ 位于长江上游云南境内的虎跳峡,与丽江古城仅玉龙一山之隔.据记载,峡谷深度近 3900米,落差220米,最窄处仅有20米左右.左岸香格里拉的哈巴雪山与右岸丽江的玉龙 雪山,两山央峙,双峰欲合,绝壁擎天.从中穿越而过的便是金沙江.江中横卧一斑驳黛青 的巨石,便是“虎跳>5”・⑥ 这“虎跳石”的千古莫丄源自一个传说.传it猛虎下山,借此石之力,腾空而跃.目 睹如此激越的江水,我疑惑猛虎真能一跃而过•另一传说认为此巨石代表着阻挡爱情的勞力. 我喜欢这个更为动人的传说:有一位名叫金沙的姑娘长大后,父母欲将她嫁与他人,而她的 意中情郎是东海王子.金沙在出嫁的当日夺门而逃,母亲急派她的兄弟哈巴、玉龙追堵.两 兄弟最终没能拦住金沙,就变成了哈巴、玉龙两座雪山,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