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感悟

上传人:天****步 文档编号:255167695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下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疫情下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疫情下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疫情下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疫情下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情下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下感悟(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疫情下感悟 悟 疫情下的感悟 7 7 篇 【篇一】 寒假里,我本以为会有一次高兴的旅行;寒假里,我想去电影院里看几场电影;寒假里,我想和好友去山上尽情玩耍然而,措不及防的疫情让我这些美好的愿望都变成了空想。 新型冠状病毒的疯狂曼延,使疫情从相隔万里的武汉入侵到了云南。确诊人数一天比一天多,疫情貌似越来越严重,犹如离我越来越近。高速路和各小区都开头封路了,沿路的商场和餐厅也都关门了,老百姓都戴上了口罩。疫情笼罩了爸爸妈妈的挚友圈,每天开启手机都是各种关于疫情的新闻,每天早上爸爸妈妈议论的话题都离不开疫情。什么今天又新增了多少人哪里的疫情又变严重了我已经好多天没

2、有下楼了,外面的阳光暖暖的,可是街上空荡荡的,就像个无人区。每天我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监视爷爷奶奶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新型冠状病毒就这样一点点的入侵了我的生活。 2022 的开启模式可以订退吗?不成能!只有往前走!黎明的那道光会越过黑暗,打破一切惧怕。那道光是既然国家需要,那就要去。这句话是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说的,。17 年前,他是非典战役中的英雄。17 年后的今天,他即便是挤在餐车的一角,也要第一时间奔赴疫情的中心武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句话来自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 7 位医生,在他们的联名志愿申请书里,简朴的一句话,却让好多人的眼睛润湿了。逆行者,无怨无悔。踏上回

3、家过年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吴小艳,得知医院发布医疗支援的号召后,第一时间下车返汉,成为一名逆行者 一个个白色的身影,一次次的前仆后继,当我们在欢庆春节时,这些白衣天使都大胆的站在抗争疫情的第一线,为我们拦住这可怕的病毒,用生命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的防护墙。这些白衣天使,是多少人的梦想,尽管他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重任,但他们仍含笑面对。白衣天使,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2022 年像一部电影,最大的反派是人类自己。但是,请不要对 2022 消沉,要相信,总有和暖在传递,总有英雄的光芒映照着世界,在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我们相信。 【篇二】 可能你从未到过黄冈,但可能

4、早已知道黄冈。可能你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可从这回起也把黄冈认作其次故土黄冈市民孙振佳为感谢医疗队的友情支援,特写下诗歌你最硬核献给支援黄冈战疫的湘鲁医疗队员,为白衣天使们点赞。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湖南病房里,每个患者床头贴着各种颜色、各种字迹的贴纸,有的是同江同湖,同舟共济黄冈别慌,我们湘当靠谱!几句暖心话,有的是一个笑脸、一颗红心。湘当靠谱,这绝非医生用来纾解患者恐慌的宽慰话语,而是一句庄重承诺。为了兑现这个承诺,来自湖湘的白衣战士们想尽一切手段和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杀。在湘当靠谱的背后,浓缩着医疗湘军的真诚担当与浓浓大爱。 湘当靠谱,成于支援气力上的反复筛选。仅以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

5、,470多报名者中最终入选的只有12人。之所以选了又选,就是要确保每一位逆行者都是专业技术过硬的精兵、能打硬仗的尖兵。 湘当靠谱,成于医者的炽烈情怀。尽最大努力救治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省卫健委每一次发出集结令,一两百人的队伍都是在一两天内急速到位。在这场黄冈疫情阻击战中,上至 65 岁的退休医生,下至 20 岁的女护士,474 名来自湖南的白衣战士,以背水一战的容貌冲上来,奔赴大别山下。 湘当靠谱,成于医疗湘军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为了俭约一套防护服队员们连续工作 8 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次下班后前额、鼻梁、脸、耳朵都是深深的压痕,为了防止压疮,队员们群策群力,给病人垫软棉裁减受压

6、,每一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实时为病人清理大小便养护皮肤,传染的危害、病人数量大、穿着防护服的闷热面对重重困难,湖南的白衣战士们呈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在这场战斗中,队员们拼了的镜头太多太多,他们之所以这么拼,就是要争分夺秒救人,用辛苦自己支撑起黄冈不怕。 付出总有回报,就能换来十足的靠谱。截至目前,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累计收治确诊患者 446 例,其中重症患者 60例、危重症患者 29 例,累计治愈出院 132 例。20 多个不分昼夜的日子,湖南支援黄冈医疗队交出了一份饱含心血和汗水的劳绩单。 队员来了 20 多天了,从不喊苦,从不喊累。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也没有一个问什么时候回去。有了

7、这种湘当靠谱的气力,黄冈不仅不怕,全市干部群众对于打赢这场战斗更是弥漫信仰,他们坚信只要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篇三】 爸爸,你的鼻子、脸上咋都有一条好深的印子呀?哈哈,妈妈你快看,爸爸头上像戴了孙悟空的紧箍咒。 爸爸,我痛苦,是不是妈妈在家喷洒消毒水不好闻啊?让妈妈开窗通风一会就不痛苦了;儿子的回复让我心惊:我心里痛苦,爸爸。听了这话,我的心在下沉,其实儿子知道爸爸去干嘛了,只是他才 5 岁,这是一个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却承受着这个年龄不理应有的压力.此时,爸爸哽咽着说大宝子不痛苦,爸爸击败病毒就回来了,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帮妈妈照管好弟弟. 儿子

8、已经有半个月没见着爸爸了,这不一早就接到爸爸发来的视频,然而我们看到的爸爸是刚刚从隔离病房换岗出来,脱了一身隔离防护铠甲的样子。我说:刚下夜班,早点回住的地方,洗个澡好好睡一觉;他说我其实还好,坐在外面跟你们说一会儿话,一会有批药品要送过来,协助清点、搬到库房了再回去;其实回去了也睡不着,这几天连续的倒班,生物钟全乱了;我们几个男同志还好,那些女同志们真心不轻易。假设不是亲身体会,真无法想象穿上防护服护理病人感受.。有体力活要抢着干,别看女同志们个个瘦小,但干起活来却不马虎;这些在家都是公主的姐妹们,在这抗疫一线个个都没有怨恨过,工作弥漫了正能量,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2022年1月24号,也

9、就是大年三十,原本是个举国同庆,阖家快乐的日子,却由于冠状病毒的兴风作浪,使得这个喧嚷小城掩盖了恐慌的阴影。没有跟家人磋商的处境下,丈夫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他说:假设医院一线需要,请让我支持他,他要代表男护士第一个上前线。2022 年,2 月 1 号临危受命,前往安家乡卫生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工作。手机、新闻,各种能宣传的版面都在播放武汉抗战疫情新闻,我的心也跟到揪着,又惦记,又畏缩,每每这时,丈夫总会抚慰我,他在安家乡卫生院的防护做的很好,吃的好,睡的也好,国家正在研究新药,说不好明后天新药就研制出来了呢。丈夫总是用这种向上的心态开导我。 安家卫生院是封闭的,那里有我们看不到的场景,更

10、有我们感受不到的和暖。他们没有誓言,没有口号,用自己的身体为民众踌起一道生命防线。让我们一起向他、她们致敬。 【篇四】 庚子年春节前夕,陵川这个小县城也像往年一样喧嚣喧嚷,道路两旁张灯结彩,浓浓的年味迷漫在各个角落。此时的我也在繁忙和渴望中等来了寒假从武汉离校返家的儿子,一家人享受着长期离别后团聚的喜悦。 其乐融融的气氛下,却不知潜伏着危机。不久,武汉开头封城,各地也不断启动公共卫生事情一级响应,陵川随即采取联防联控措施。社区工作人员听闻我家有武汉返乡人员,便在我家门前贴上写有此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相互走动的温馨提示标牌。我和爱人的工作单位、社区、县派出所每天都要打来几通电话,询问孩子离校后

11、细致的行动轨迹和现今的身体状况。本就因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真假消息而惴惴担心,加之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压力,彻底把我打入了恐慌和无助的境地,压得我喘不上气来。 此时的我神经紧绷,连因天气枯燥而无意的咳嗽也让我如临大敌。孩子的体温更是每隔一小时测一次,体温的正常波动也惊得我一身冷汗,生活乱作了一团。 但是,在恐慌之余,我也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强有力政策,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对武汉返乡人员的嘘寒问暖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一句面对疫情,信仰是长效疫苗。恐慌徒劳无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话语更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 逐渐地,我已不再畏缩。 怕什么呢?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全面鼓动、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大局

12、面,更加是宏大医务工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顾全大局,争当驰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弘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优秀传统,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何愁病魔不去! 怕什么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宏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挺身而出,在疫情面前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汇成全民族抗击疫情的洪流。 怕什么呢?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行动起来,众志成城,捐钱捐物,彼此激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凝结强大中国气力,何愁打不赢这场抗疫阻击战! 黑夜无

13、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这次,我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定能战胜这强大的疫魔。 【篇五】 2022 年 2 月 1 日,新闻里展现了 XX 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紧接着 2 月 2 日又有新增确诊病例报道,原本就慌张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更加凝重。那天下午,我还在病房值班,突然接到医务科电话通知让紧急开会,院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是从 2 月 3 日开头率领医院的另外两名党员医生进驻感染科,支援一线工作。 感染科的同志们在主任和护士长的率领下,从大年三十开头已经和病毒搏斗一周多了,虽然有些疲惫,但仍斗志昂扬。我们第一时间面对面建立了一个新的微信群:战友群。大家积极乐观的精神一下子感染了我,投入这个战斗集

14、体我感到荣誉而和暖。科主任安置我们 3 个新成员负责发热门诊的工作,我第一个接班。随后,护士长亲自带我去门诊。从清洁区跨入半污染区,护士长千叮嘱万交代,手把手帮我戴好帽子口罩,穿戴好防护服、手套、鞋套和护目镜,然后再目送我穿过缓冲区,进入污染区。逆行的脚步从来没有这么明显,战友的感觉也从未曾如此猛烈。 第一天的工作并不算顺遂。对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在戴护目镜,简直就是糊目镜!雾气实在是太大了,登记病人信息的时候满屏幕找不着光标在哪儿,越慌张,雾气越大。开第一张住院证的时候,我感觉犹如开了半个小时,而这在平日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由于疫情来得猝不及防,防护用品打定得不太适合。我本是 6 号半的手,戴着

15、 7 号半的手套。感染科打定的防护服原先只有 160 和 165 两个型号,身旁的曹医生将近一米八的大个子蜷在165 号的防护服里愣是坚持着上了 7 个小时的班。王医生个子比曹大夫还高,体型也更加魁梧,接班时虽千方百计找了套 175 号的防护服,不想没有鞋套能配得上他的一双大脚,赶快找两个塑料袋捆上了事。 下班时,医务人员走的是特殊通道、专用电梯,住隔离病房。需要自觉与外界隔离。爱心人士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自己在隔离病房用不了就通知家属过来拿,有的家属甚至都不敢来取。我让老公拿回去的东西,他还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半天,再高温烹饪了才食用。 隔离病房不允许串门,每人一回去就紧闭房门。保洁阿姨也不敢进房间清洁卫生,垃圾需要自己清理。医院事先给我们发了黄色的医疗废物专用袋,没想到我们的生活垃圾也享受到了特殊待遇。 昨夜听到了挚友圈里转发的一首歌我的白衣天使妈妈,歌曲是由北京的一位医务工创作,其女儿演唱的,清澈的童声涤荡着灵魂,不由得泪湿了双眼。我想孩子了。 护士长说:等疫情终止了,大家怎么也得一起出去热喧嚷闹吃一顿火锅!吴主任说:等疫情终止了,我确定要去珏山爬山!我想说:等疫情终止了,我想看看你们每个人口罩后面的笑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