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54151831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龙门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气化和I2升华克服的作用力相同B金属导电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C氯化钠和氯化氢溶于水时,破坏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D用作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Si3N4固体是分子晶体参考答案:A2. 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B甲烧杯中

2、的酸过量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的量不同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参考答案:A略3. 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44s2BCO2的立体结构模型C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DS2的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C【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A、24号的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B、二氧化碳是直线分子;C、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s22p2;D、S2最外层8个电子【解答】解:A、24号的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半满状态能量低,故A错误;B、二氧化碳是直线分线型,而不是V型,故B错误;C、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s22p

3、2,所以轨道排布式为:,故C正确;D、S2最外层8个电子,而不是6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C4. 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 mol1 B. mol1C. mol1 D. mol1参考答案:B略5. 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 A+184.6kJmol-1 B92.3kJmol-1 C369.2kJmol-1 D +92.3kJmol-1参考答案:D6. 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A无水三氯化铁 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

4、化二铁参考答案:D7. 某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要的最少条件是 含碳的质量分数 含氢的质量分数 蒸汽的摩尔体积(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X的相对密度 X的质量 X的沸点 A B C D参考答案:C8. 水在273 K、101105Pa时可转化为固态,在373 K时则又可转化为气态。若分别用S(g)、S(1)、S(s)表示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熵值,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S(g)S(1)S(1)S(s) CS(g)S(1)= S(s) DS(g)S(s)S(1)参考答案:B9. 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 2NH3(g)H92.4 kJ/

5、mol,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2 = 2 Q1 BQ1 0.5 Q2 CQ1 Q2 184.8 kJ DQ1 = Q2 92.4 kJ参考答案:AC略10. 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B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参考答案:A11.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

6、正确判断是()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Na可以常量共存B在pH0的溶液中,Na、NO、SO、K可以常量共存C由0.1 molL1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OHD由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的pH3,可推知NaA溶液存在AH2OHAOH参考答案:D略12. 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等质量的O2比

7、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高,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有机物中有两种氢原子且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ABCD参考答案:D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2组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氢原子数之比为3:2,分子中两种H原子数目之比为3:2,根据等效氢判断,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解答:解: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2组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氢原子数之比为3:2,分子

8、中两种H原子数目之比为3:2A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1,故A错误; B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故B错误;C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故C错误;D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核磁共振氢谱的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等,难度不大,判断分子中等效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等效氢的判断14.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最大的是( ) A. NH4HCO3 B. NH4NO3 C. (NH4)2CO3 D. NH4HSO4参考答案:C略15. 在丙烯氯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 B C D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

9、小题,共10分)16. 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其纯度,进行以下操作:在250mL的容量瓶中定量配成250mL烧碱溶液B用滴定管量取25.0mL烧碱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酚酞试液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g,在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为V1mLE. 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消耗酸刻度数为V2mL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D(填写字母);(2)操作中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3)操作中液面应调整到,尖嘴部分应;(4)滴定到终点时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10、是 ;(5)若其他操作正确,但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参考答案:()、(2)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零刻度或零刻度下的某一刻度 充满溶液或无气泡()由红色变为无色(5)偏高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如图,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现 性,发生 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现 性,发生 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略18.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

11、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强1.0105 Pa、反应时间3h):T/K303313323353NH3生成量/106 mol4.85.96.02.0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N2(g)+3H2O(l)2NH3(g)+O2(g)H=+765.2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

12、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写两点) ;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 N2(g)和1.60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计算: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温度不变,假如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起始充入0.40mol N2(g)和0.40mol H2(g),反应3min时测得体系压强为原来的,这段时间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参考

13、答案:(1);(2)适当增大温度;适当增大压强;(3) 66.7%; 5.0103mol2/L2; 0.05mol/(Lmin)解:(1)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低,故答案为:;(2)要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因素,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结合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可以采用增大压强、适当增大温度、增大氮气用量的方法,故答案为:适当增大温度;适当增大压强;(3)设平衡时有x molN2转化 N2(g)+3H2(g)2NH3(g)起始物质的量:0.6mol 1.6mol 0变化的物质的量:x 3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