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响水河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874054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抚顺市响水河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辽宁省抚顺市响水河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省抚顺市响水河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抚顺市响水河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抚顺市响水河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是(-4,0),(4,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A. B. C. D. 参考答案:A略2. 如果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正实数a的最小值是( )A B C D1参考答案:A3. 过双曲线左焦点F1的弦AB长为6,则(F2为右焦点)的周长是( )A28 B22C14D12参考答案:A4. 已知a0,实数x,y满足:,若z=2x+y的最小值为1,则a=()A2B1CD参考答案:C【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不等式

2、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先确定z的最优解,然后确定a的值即可【解答】解: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由z=2x+y,得y=2x+z,平移直线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C时,直线y=2x+z的截距最小,此时z最小即2x+y=1,由,解得,即C(1,1),点C也在直线y=a(x3)上,1=2a,解得a=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用方法5. 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分析】由题意知x0,不等式等价于:2x?log2x0,解出结果【详解

3、】根据对数的意义,可得x0,则|2xlog2x|2x|+|log2x|等价于2x?log2x0,又由x0,可得原不等式等价于log2x0,解可得x1,不等式的解集为(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公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属于基础题.6. 下列命题中,正确结论有()(1)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3)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4)如果两条直线同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个 2个 3个 4个参考答案:B略

4、7. 向量=(1,2),=(2,1),则()ABC与的夹角为60D与的夹角为30参考答案:B【分析】运用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出两向量的数量积,再由夹角公式,判断两向量的位置关系【解答】解:向量=(1,2),=(2,1),=12+(2)1=0,夹角的余弦为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两向量数量积求夹角,考查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注意区别两向量共线与垂直的坐标表示8.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A B. C. D 参考答案:C略9. 设0b,且f (x),则下列大小关系式成立的是( ).A. f (b) f ()f () B. f ()f (b) f () C. f () f ()f () D. f (

5、) f ()f ()参考答案:A略10. 曲线f(x)=在点(1,f(1)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ABCD参考答案:D【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I2:直线的倾斜角【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进而利用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求切线的倾斜角【解答】解:因为f(x)=,所以,所以函数在点(1,f(1)处的切线斜率k=f(1)=1,由k=tan=1,解得,即切线的倾斜角为故选D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在4名男生3名女生中,选派3人作为“519中国旅游日庆典活动”的志愿者,要求既有男生又有女生,且男生甲和女生乙至多只能一人参加

6、,则不同的选派方法有_种(用数作答).参考答案:2512. 设函数,如果对任意,则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13. 某地区为了解7080岁老人的日睡眠时间(单位:t),现随机地选出50名做调查,下表是日睡眠时间频率分布表:序号(i)分组组中值(Gi)频数频率(Fi)14,5)4.560.1225,6)5.5100.236,7)6.5200.447,8)7.5100.258,98.540.08在上述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的值为参考答案:514. 动点P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动点P和两定点A(1,0)、B(0, 1)所成的PAB的重心的轨迹方程是 参考答案:15. 从4名

7、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X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则P(X1)等于 参考答案:【考点】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CC: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由P(X1)=P(X=0)+P(X=1),利用排列组合知识能求出结果【解答】解:从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人参加演讲比赛,设随机变量X表示所选3人中女生的人数,P(X1)=P(X=0)+P(X=1)=故答案为:16. 已知命题p:“函数在R上有零点”,命题q:函数f(x)=在区间(1,+)内是减函数,若pq为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参考答案:,1【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分析】分别求出p,q为真时

8、的m的范围,根据若pq为真命题,取交集即可【解答】解:函数在R上有零点,即=m2+有解,令g(x)=,故m2+,解得:m2;故p为真时:m,2;函数f(x)=在区间(1,+)内是减函数,则m1,若pq为真命题,则p真q真,故,故答案为:,117. 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是 。参考答案:5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2=8,前10项和S10=185(1)求通项;(2)若从数列an中依次取第2项、第4项、第8项第2n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一个新的数列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参考答案:略19. 设等差数列a

9、n第10项为24,第25项为21(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Sn为其前n项和,求使Sn取最大值时的n值参考答案:【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1)由等差数列an第10项为24,第25项为21,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建立方程组求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由此能求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a1=51,d=3,知Sn=51n+=+,利用配方法能求出使Sn取最大值时的n值【解答】解:(1)等差数列an第10项为24,第25项为21,解得a1=51,d=3,an=51+(n1)(3)=3n+54(2)a1=51,d=3,Sn=51n+=+=(n)2+,n=16,或n=1

10、7时,Sn取最大值20. 已知F(x)=dt,(x0)(1)求F(x)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F(x)在1,3上的最值参考答案:【考点】68:微积分基本定理;6E: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分析】(1)由定积分计算公式,结合微积分基本定理算出再利用导数,研究F(x)的正负,即可得到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是(2,+),单调递减区间是(0,2)(2)根据F(x)的单调性,分别求出F(1)、F(2)、F(3)的值并比较大小,可得F(x)在1,3上的最大值是F(3)=6,最小值是【解答】解:依题意得,定义域是(0,+)(1)F(x)=x2+2x8,令F(x)0,得x2或x4; 令F(x)0,得4

11、x2,且函数定义域是(0,+),函数F(x)的单调增区间是(2,+),单调递减区间是(0,2)(2)令F(x)=0,得x=2(x=4舍),由于函数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区间(2,3)上为增函数,且,F(3)=6,F(x)在1,3上的最大值是F(3)=6,最小值是21. 已知点是椭圆上一点,离心率,是椭圆的两个焦点.(1)求椭圆的面积;(2)求的面积。参考答案:解:(1)由题意得, -3分由、联立得:所求方程为: -6分(2)由题意知:c=5F1 (-5,0) F2 (5,0) -12分略22. 已知函数.(1)若是的极大值点,求实数a的值;(2)若在(0,+)上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

12、值范围.参考答案:(1)(2)【分析】(1)首先对函数进行求导,然后通过极大值点所对应的导函数值为0即可求出的值,最后通过检验即可得出结果;(2)首先可以设方程并写出方程的导函数,然后将在上只有一个零点转化为在上只有一个零点,再利用方程的导函数求出方程的最小值,最后对方程的最小值与0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讨论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因为是的极大值点,所以,解得,当时,令,解得,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又,所以当时,;当时,故是的极大值点;(2)令,在上只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只有一个零点,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当,即时,时,在上只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只有一个零点.()当,即时,取,若,即时,在和上各有一个零点,即在上有2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即时,只有在上有一个零点,即在上只有一个零点,综上得,当时,在上只有一个零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与函数的导数的相关性质,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极值、最值以及函数的零点的相关性质,考查了函数方程思想以及化归与转化思想,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以及数学建模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