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何思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10113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何思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娄底市何思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何思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何思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何思中学2020年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下图,三棱锥P-ABC中,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长度相等,点E为BC中点,则直线A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参考答案:A2. 设函数,若为奇函数,则的值是(A) (B) (C) (D)参考答案:D3. 一个质点从出发依次沿图中线段到达、各点,最后又回到(如图所示),其中:,欲知此质点所走路程,至少需要测量条线段的长度,则参考答案:B略4. .已知集合,则( )A B C D参考答案:D5.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

2、算法统综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第五天走的路程为( )A. 48里B. 24里C. 12里D. 6里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列方程,求得首项的值,进而求得的值.【详解】设第一天走,公比,所以,解得,所以.故选C.【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前项和的基本量计算,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中国古典数学文化,属于基础题.6. 如果随机变量N(1,2),且P(13)=

3、0.4,则P(1)=()A0.1B0.2C0.3D0.4参考答案:A【考点】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可知正态曲线的对称轴,利用对称性,即可求得P(1)【解答】解: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1,2)正态曲线的对称轴是x=1P(13)=0.4,P(1)=P(3)=0.50.4=0.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函数图象对称性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7. (5分)(2015?陕西校级二模)已知=(cos40,sin40),=(cos80,sin80),则?=() A 1 B C D 参考

4、答案:C【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 由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可得?=cos40?cos80sin40?sin80,再由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可得答案解:=(cos40,sin40),=(cos80,sin80),?=cos40?cos80sin40?sin80=cos(40+80)=cos120=,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 已知命题;命题的极大值为6.则下面选项中真命题是 A. B. C. D.参考答案:B由得,当时,所以命题为假命题。为真,选B.9.

5、设全集U,则集合M满足,则集合M为 ( )A. B. 或 C. D.参考答案:A10. 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在生产A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吨)的几组对应数据: 3 45625445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则表中的值为 A 3 B 315 C35 D 45参考答案:A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双曲线C:(a0,b0)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l:垂直,C的一个焦点到l的距离为1,则C的方程为_.参考答案:12. (不等式选做题)已知函数f (x)|x2|x5|,则不等式f (x)x28x15的解集为 参考答案:

6、略13. 已知等差数列中,有 成立类似地,在正项等比数列中,有_成立参考答案:略14. 在ABC中,则_;若D是BC上一点且,则的面积为_参考答案: 【分析】由题意可得,利用正弦定理可知,进而可得,从而可得,再结合面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解:由已知可得,在中,可得:,可得:,在中,可得,可得:,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15. 在ABC中,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的边,若b=5,B=,tanA=2,则 ()sinA= ; ()a= 参考答案:() ()略16.

7、 已知,若满足不等式组, 则=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略17.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参考答案:6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2也为抛物线的焦点,点P为C1,C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I)求椭圆C1的方程;(II)延长PF2,交椭圆C1于点Q,交抛物线C2于点R,求三角形F1QR的面积. 参考答案:解:(I)也为抛物线的焦点,,由线段,得,的坐标为,代入椭圆方程得又,联立可解得,所以椭圆的方程为()由()知,所以直线方程为:,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可得联立直线方程相抛物线方程可得,到直线的距离为,

8、三角形的面积为19. 对于三次函数,定义: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导数,若有实数解,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已知函数,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函数的“拐点”A的坐标;(2)求证的图象关于“拐点”A对称参考答案:(1)令得所以“拐点”A的坐标为 -4分(2)设是图象上任意一点,则关于的对称点,把代入,得左边右边=所以左边=右边,所以在图象上, 所以的图象关于“拐点”A对称 10分20.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当时,即,当时,得,即,所以;当时,得成立,所以;当时,得,即,所以.故不等式的解集为.(),由题意得,则或,

9、解得或,故的取值范21. 已知非常数数列an的前项n和为Sn,且有an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令,求数列bn的前项n和Tn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I)利用递推式可得an+an1=2或anan1=2,通过分类讨论即可得出;(II)利用“裂项求和”即可得出【解答】解:(I)an0,当n=1时,a1=,解得a1=1或3当n2时,an=SnSn1=,化为(an+an12)(anan12)=0,an+an1=2或anan1=2,若an+an1=2,当a1=1时,可得an=1,(nN*),数列an为常数数列,舍去;当a1=3时,可得a2=1,与an0矛盾,舍去;若ana

10、n1=2,当a1=1时,可得an=2n1,(nN*),满足题意当a1=3时,可得an=2n+1,(nN*),满足题意综上可得:an=2n1,(nN*)(II)当an=2n1, =,则数列bn的前项n和Tn=+=1=同理可得:当an=2n+1, =,则数列bn的前项n和Tn=1=22. 在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所有选报类志向的考生全部参加了“数学与逻辑”和“阅读与表达”两个科目的考试,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某考场考生的两科考试成绩的数据统计如图所示,其中“数学与逻辑”科目的成绩为B的考生有10人()求该考场考生中“阅读与表达”科目中成绩为A的人数;()若等级A,B,C,D,E分别对应

11、5分,4分,3分,2分,1分,求该考场考生“数学与逻辑”科目的平均分;()已知参加本考场测试的考生中,恰有两人的两科成绩均为A在至少一科成绩为A的考生中,随机抽取两人进行访谈,求这两人的两科成绩均为A的概率参考答案:【考点】BB:众数、中位数、平均数;CB: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分析】()根据“数学与逻辑”科目中成绩等级为B的考生人数,结合样本容量=频数频率得出该考场考生人数,再利用频率和为1求出等级为A的频率,从而得到该考场考生中“阅读与表达”科目中成绩等级为A的人数()利用平均数公式即可计算该考场考生“数学与逻辑”科目的平均分()通过列举的方法计算出选出的2人所有可能的情况及这两人的两

12、科成绩等级均为A的情况;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出随机抽取两人进行访谈,这两人的两科成绩等级均为A的概率【解答】解:()因为“数学与逻辑”科目中成绩等级为B的考生有10人,所以该考场有100.25=40人,所以该考场考生中“阅读与表达”科目中成绩等级为A的人数为:40(10.3750.3750.150.025)=400.075=3人;()该考场考生“数学与逻辑”科目的平均分为:1(400.2)+2(400.1)+3(400.375)+4(400.25)+5(400.075)=2.9;()因为两科考试中,共有6人得分等级为A,又恰有两人的两科成绩等级均为A,所以还有2人只有一个科目得分为A,设这四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是两科成绩都是A的同学,则在至少一科成绩等级为A的考生中,随机抽取两人进行访谈,基本事件空间为:=甲,乙,甲,丙,甲,丁,乙,丙,乙,丁,丙,丁,一共有6个基本事件设“随机抽取两人进行访谈,这两人的两科成绩等级均为A”为事件B,所以事件B中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个,则P(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