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52793264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8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盖板玻璃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4第二章 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7一、 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7二、 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依据9第三章 绩效目标的确定12一、 绩效目标的组成12二、 确定绩效目标的原则13第四章 绩效评价的内容16一、 工作业绩评价16二、 工作能力评价16第五章 绩效评价的流程18一、 绩效评价的过程18二、 绩效评价的原则20第六章 职位评价24一、 职位评价的发展趋势24二、 职位评价的方法27第七章 薪酬管理概述33一、 注重本土化与人性化的薪酬制度33二、 薪酬参数保持业内竞争力33第八章 战略性薪酬管理35一、 战略性薪酬管理与一般薪

2、酬管理的区别35二、 战略性薪酬管理概述39第九章 薪酬战略概述44一、 影响薪酬战略决策的因素44二、 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51第十章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58一、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含义58二、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作用61第十一章 薪酬水平决策的影响因素64一、 产品市场因素64二、 企业特征要素66三、 法律法规因素72第十二章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设计76一、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的概念及特点76二、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的主要类型77三、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条件80第十三章 薪酬制度设计概述83一、 薪酬制度体系设计的流程83二、 薪酬制度的含义及其设计目标86第十四章 员

3、工福利概述90一、 员工福利的定义90二、 员工福利的特点90第十五章 员工福利设计与管理92一、 员工福利设计的流程92二、 法定福利96第一章 项目背景分析盖板玻璃又称作为强化光学玻璃,具有防指纹、耐刮花、抗冲击、耐油污等性能,主要起到保护触摸屏的作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需求最高,但随着汽车电子化发展,预计在汽车中应用需求较高。根据化学成分组成可分为钠钙硅酸盐玻璃、钠铝硅酸盐玻璃、锂铝硅酸盐玻璃,其中钠钙硅酸盐玻璃为最传统的化学强化玻璃,但随着盖板玻璃技术革新,目前铝硅酸盐玻璃市场占比较高,约为66%左右,其次是钠钙玻璃凭借价格优势,市场占比达到28%。盖板玻璃除了在传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

4、脑等设备中有应用,随着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盖板玻璃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中应用潜力巨大。在2020年全球盖板玻璃原片需求在3200万平方米,市场规模约为160亿元。在5G背景下,智能手机对于信号传输要求提升,手机背板向玻璃化发展,双面玻璃趋势逐渐显现,在2020年全球背板玻璃需求面积达到1880万平方米,市场规模为60亿元以上。除此之外,智能汽车发展,车载显示多屏、大屏化发展成为趋势,带动碱铝玻璃需求攀升,利好盖板玻璃行业发展。盖板玻璃原片行业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由外资企业占据,代表性企业有康宁、日本AGC、电气硝子、德国肖特等。我国盖板玻璃原片生产企业有旗滨集团、旭虹光电、南玻集

5、团和彩虹股份等,由于国内技术滞后,产品多几种在低端领域,市场占有率较低。总的来看,盖板玻璃原片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在全球中康宁市场占有率高达62%左右,其次是日本AGC占比约为16%,国内企业合计占比仅有11%左右。由于全球智能电子设备逐渐向高端化发展,推动盖板玻璃产品性能提升,各大企业不断更新技术,完善产品。当前全球四大龙头企业生产的盖板玻璃产品性能逐渐接近,我国由于技术滞后性严重,产品性能和进口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近些年国内碱铝玻璃技术快速发展,已有部分企业突破二次强化工艺,产品性能得到优化,如南玻集团、旭虹光电等。盖板玻璃目前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市场进入滞缓期,市场规模

6、增长速度放缓。但在5G时代背景下,智能手机背板向玻璃化发展,以及车载显示屏大尺寸化发展,推动盖板玻璃行业快速发展。在生产方面,盖板玻璃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国内企业积极布局突围,但当前产品性能差距仍旧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国产化。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第二章 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一、 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通常情况下,

7、岗位和部门不同,绩效评价周期也是不一样的。下面针对组织尤其是企业中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的几类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进行讨论,以便为组织和企业确定这些人员的评价周期提供参考。(1)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实际上就是对整个组织或部门的经营与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这种战略实施和改进计划的效果都不大可能短期就取得成果,因此,对中高层管理者的绩效评价周期应适当放长一些,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并且随着管理人员层级的提高,绩效评价周期也应逐渐延长。另外,对于大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绩效评价周期一般又要比小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评价周期长,因为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实

8、施战略,都会由于组织的复杂性而需要更长的时间。(2)营销或业务人员。对于营销人员的评价,往往是组织中最易量化的环节,因为其评价指标通常为销售额、回款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所谓的“硬指标”,这些指标都是经营运作所关注的重要指标,作为组织管理层,需要及时获取这些重要的信息并做出调整或决策。因此,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尽可能缩短,一般为月度或季度评价,或者先进行月度再进行季度评价。(3)生产系统的员工。对于生产系统的员工,出于对质量和交货期的强调,多重视短期激励。因此,采用的绩效评价周期一般都较短。当然,对于生产周期比较长的生产制造系统员工,如大型设备制造等,由于市场周期普遍

9、较长,因此,考虑到评价周期与指标周期的匹配性问题,可以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按照生产批次周期来进行评价,年底时再以年为105单位进行评价,即每个批次开始的时候制定目标,批次或阶段结束的时候进行评价,年底算总账。(4)售后服务人员或技术服务人员。售后服务人员的绩效与销售业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服务人员的评价周期应与业务人员一样,尽可能缩短。同样地,车间技术服务人员的评价周期也要与生产系统人员的评价周期挂钩。(5)研发人员。组织的研发部门普遍存在评价周期与指标周期不匹配的现象,而对研发人员的评价指标一般为任务完成率和项目效果评估,因此一般采用绩效评价周期迁就研发指标周期的做法,即以研发的各个关键节点

10、(如概念阶段、立项阶段、开发设计阶段、小批试生产阶段、定型生产阶段等)作为绩效评价的周期,年底再根据各个关键节点和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另外,研发工作不能急功近利,组织应当给研发人员尽量创造宽松、稳定的研发环境,而不应增加太多的管制,如果采用常规的绩效评价周期进行考核,有可能造成研发人员的逆反心理,这样不但分散了研发人员的精力,影响研发进度,还有可能使研发人员疲于应付考核,使得考核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以研发工作的各个关键节点作为评价周期对研发人员进行评价,既有利于让研发人员集中精力于研发工作中,又能公平地评价研发人员的工作成果(6)行政与职能人员。通常情况下,行政与职能人员的评价指标和评价

11、标准不像业务人员那样容易量化,因此,行政与职能人员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针对行政人员工作的特点,重点应该评价工作的过程而非工作的结果,因此评价周期应该适当缩短,并采用随时监控的方式,记录业绩状况,在实践中,组织对该类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都是以月度评价为主。二、 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依据对于绩效评价周期的划分有多种依据,常用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评价对象的层级来确定。评价对象职位层次高,工作复杂程度高,对能力、智力和素质的要求也高,其相应的绩效反应周期就越长;反之,职务层次低,工作要求相对简单,其绩效反应周期就短。因此,高层领导的绩效评价往往以半年或1年为周期,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周

12、期为半年或季度,专业人员的绩效评价周期为季度或月度,操作类人员的一般为月度评价。这种按照评价对象的层次确定评价周期的办法,其优点在于层次分明,针对性强。局限性在于未能顾及组织情境和管理方式,划分太细,不利于评价的统一组织。同时,由于上下级采用不同评价周期,如果操作不当,很可能导致绩效目标难以落实。(2)按照绩效评价目的和用途确定。绩效管理的核心日的主要出于战略、管理和开发1041目的,其用途一是考核评价,即通过评价,客观反映组织、部门和员工的真实绩效状况;二是检查反馈,即通过检查和反馈挖掘组织和员工的潜力,解决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价强调的是准确,往往要求对员工在评价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

13、且对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或要求进行比较,这种评价结果往往是为了薪酬分配的需要。因此,评价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一些。而检查则从挖掘员工的潜力入手,着眼在过程管理和问题解决。因此,评价周期相对较短,甚至可能放在每天。一般情况下,高层领导的评价周期一年一次,半年进行回顾;中层基层员工的评价周期按季度或月度进行检查,年终进行总评。而操作类员工则每月评价.次,年底综合评价。除了绩效管理的周期外,很多组织还有单独的任职能力评价、潜力评价等,这些评价也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确定不同的评价周期。(3)按照业绩反映期的长短划分。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设定以业绩评价为主的评价周期。比如,在实行目标管理的组织中,以实

14、现组织阶段性目标的周期作为评价周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一年或更长,也可以是半年或者每季、每月进行评价;对于实行合同制管理的组织,可以整个合同期作为评价的周期,也可将合同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作为评价区间;对于实行承包制或项目制的组织,则可以将整个承包期或项目周期作为评价的周期也可将承包期或项目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作为评价区间。另外,在设定评价周期时,还需要考虑到组织自身一直沿用的评价周期,如果组织过去一直沿用的是某一种评价周期,而且大家也都非常赞同现有的运作方式,并且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都不错,那就不一定非要进行改变与调整,这也是考虑到实际操作和成本问题。第三章 绩效目标的确定一、 绩效目标的组成1、绩效

15、内容绩效内容界定了员工的工作任务,即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它包括绩效项目和绩效指标两个部分。绩效项目是指绩效的纬度,即要从哪些方面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组织绩效评价项目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绩效指标则是指绩效项目的具体内容,是对绩效项目的分解和细化,比如某一岗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可以细化为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开辟创新能力、公共关系能力以及决策行动能力等六项具体的指标。通常对于工作业绩设定指标时,可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间4个方面考虑;对于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则因部门或/和岗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绩效项目分解、细化为绩效指标,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客观性。2、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指与其相对应的每项目标任务应达到的基本绩效要求。绩效标准明确了员工的工作要求,即对于绩效内容所界定的项目和指标,员工应当怎样来做或者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绩效标准的确定,有助于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性。目标是针对个人或团队设定的,而标准则是针对工作和岗位制定的,绩效标准反映了职务本身对员工的要求。绩效标准主要受制于职务标准与职能标准。职务标准与职能标准共同规定了该职务的工作内容、任职者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其中,职务标准对应的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绩效,这种绩效可能直接反映在工作业绩上,也可能间接反映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上;职能标准实际上是一种任职资格,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