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52634889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泰安200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 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了一一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 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 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 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

2、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 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 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气“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 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 国的脊梁。10. 分别说说文中两个加点词的作用。(2分)答:11. 在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

3、实” ?请从论证的角度简要分析。(4分)答:12. 对方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什么?答:【参考答案】10. 答案“总”表明时间长,频率高。“只”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11. 答案、为下文揭示对方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必然联系作铺垫。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12. 答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微晶玻璃微晶玻璃是一种我国刚刚开发的新型的建筑材料,它的学名叫做玻璃陶瓷。微晶玻璃和 我们常见的玻璃看起来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双重特性,普通玻璃内部的原子排列 是没有规则的,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而微晶玻璃象陶瓷样,由晶体组成,也就是 说

4、,它的原子排列是有规律的。所以,微晶玻璃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强。把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我们把墨水分别倒在大理石和微晶玻璃上,稍等片 刻,微晶玻璃上的墨汁可以轻易的擦掉,而大理石上的墨迹却留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大 理石、花岗岩等天然石材表面粗糙,可以藏污纳垢,微晶玻璃就没有这种问题。大家都知道,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它做成建筑物,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 应,这就是大理石建筑物日久变色的原因,而微晶玻璃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历 久长新。专家介绍说,这项发明的突破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原料的配比和工艺的设计。其中, 工艺的设计是技术的关键。置备微晶玻璃

5、首先要把原材料按照比例配好,放到窑炉里烧熔, 等全部融化之后,把熔液倒在冰冷的铁板上,这叫做淬火,淬火之后,原料己经变成了一块 晶莹的玻璃,这一步是烧结的过程。现在,我们把玻璃捣碎,装入模具,抹平,再次放入窑 炉,这次燃烧使它的原子排列规则化,是从普通玻璃到微晶玻琉的过程。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木务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 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微晶玻璃利用废渣、废土做原材料,有利于 环境治理,可以变废为宝,与各地环保工作同步进行。13. 微晶玻璃与普通玻璃、陶瓷相比有哪些特性? (3分)答:14. 通过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的对比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

6、论? (3分)答:15. 文中加点的“大多数”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16. 从文中看,微晶玻璃的工艺设计是制作技术的关键,概括地说,它包括两步,-是,二是。【参考答案】13. 答案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韧性好。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14. 答案微晶玻璃与天然石材相比,表面光滑,几乎不与空气发生反应,可以历久常新。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15. 答案不能删去。“大多数”是指绝大部分,说明废渣土中含制作微晶玻璃的成分多。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16. 答案烧结燃烧高原,我的中国色 (节选)乔良(1)他站在一架冲沟纵横,褶皱斑驳的山梁上。(2)天可真低。他想,一抬手准能碰到老天爷的脑门儿。(3)残

7、阳把他周身涂成一色金黄。他伸出手臂,出神地欣赏着自己的皮肤。金黄的晖光 从手曾上滑落下去,掉在高原上。一样的颜色。他想,我的肤色和高原一样。(4)豪迈的西风从长空飒然而至。他的衣襟和裤角同时低唱起喑哑而粗犷的古歌。刹 那间,他获得了人与天地自然、与遥远的初民时代那种无缝无隙的交合。是一种虚空又充实, 疏朗又密集,渺小又雄大的感觉。(5)他不禁微微一笑。(6)然而,只一笑,那难以言喻的快感消退了。渐渐塞满胸壑的,是无边的落寞,莫 名的苍凉。竟然没有一只飞鸟,竞然没有一丛绿草。只有我,他想。我和高原。于是他又想, 这落寞、这苍凉不仅仅属于我,还属于遗落在高原上的千年长史。(7)一千年。(8)畏惧盗

8、寇的商贾们抛离了驼队踩出的丝绸古道。面对异族的武夫们丢弃了千里烽 燧和兵刃甲宵。一路凄惶,簇拥着玉辇华盖,偏安向丰盈又富庶的南方。(9)南方,绿油油、软绵绵、滑腻腻的南方。没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没有弥漫天际 的黄沙烟尘,没有冰,没有雪,没有能冻断狗尾巴的酷寒,有丽山秀水,丝竹管弦,有妖冶 的蛾眉,婀娜的柳腰,有令人销魂的熏风、细雨那叫人柔肠寸断的杏花春雨啊,竞把炎 黄子民们孔武剽悍的魂魄和膂力()一并溶化!而历史,却在某个迷茫的黄昏,被埋进深 深的黄土。(10)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的高原,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 个先民的故事给你听的高原,沉默了。陪伴它的,是一钩千年不沉的孤

9、月。(11)唉,南方,南方。(12)他忽然想到了西方。当黄皮肤的汉子们由于贫血而变得面色苍白时,麦哲伦高傲 的船队刚刚在这颗星球上画完一圈弧线。野心勃勃的哥伦布,正携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皇帝 的国书,横渡大西洋,惊喜地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新大陆。真是一群好汉子。有了他们,西方 才后来居上。他感到胸口有一团东西被揪得发疼“(13)他看到斯文赫定、斯坦因、华尔纳们,正把成捆的经卷盗出敦煌,正把昭陵的 宝马凿下石壁,而恭立一旁的黄种汉子,手里只有一杆能把自己打倒在地的烟枪!(14)他想喊。(15)他想站到最高的那架山梁上去,对着苍茫的穹窿嘶喊:(16)难道华夏民族所有的武士,都走进了始皇陵兵马俑的行列?(

10、17)没有风。没有声息。高原沉默着。(18)一块没有精壮和血性汉子的土地是悲哀的。(19)他想起了他那些戴着立体声耳机、抱着六弦琴横穿斑马线的兄弟们。他们全都身 条瘦长,脸色煞白,像一根根垂在瓜架上的统瓜。他们要去参加这一年中的第三百六十七次 家庭舞会吧?他们的迪斯科跳得真好。他们忧郁的歌声真动人。但,他们只从银幕上见过高 原和黄土。他们不知道紫外线直射进皮肤和毛孔时的滋味,更不知道那黄土堆成的高原上埋 着的古中国。(20)可那才是中国,那才叫中国。在病榻上呻吟了八百年,又被人凌辱了二百年的, 不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 了儒教、道教,融合

11、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21)真正的中国是一条好汉。(22)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高原也是一条好汉。(23)他真想把那些整天价只会怨天尤人的小白脸们都带到这里来,染他身-脸的国 色一黄帝、黄河、黄土高原的本色。让他们亲近一下泥土的纯朴和漠风的豪气。(24)他想,要使这片贫瘠的、失血过多的土地复苏过来,需要的是更强劲的肌肉,更 坚硬的骨骼,更热的黄河一般湍急的血流。需要比麦哲伦和哥伦布们还勇健的如守护始皇陵 的武士俑那样的壮汉。(25)他想,我也该是这样的汉子。(26)他想,有了这些男子汉,高原,这金子似的高原便不会死去。因为轩辕柏在这里 扎着一根粗大的、深邃的根茎。注:膂力:体力17. 第(9)段中,对南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答:18. 如何理解第(12)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4分)答:19. 第(18)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分)答:20.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谈谈你对“中国色”的理解。(4分)答:【参考答案】17. 答案与黄土高原形成对比;表现出“他”对统治者偏安江南,失去民族精神的愤慨。 评分4分。每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18. 答案表达了 “他”对中国闭关落后的痛心之情。评分4分。意思对即可。19. 答案承上启下。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20. 答案“中国色”即指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09山东泰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