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2084223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毛泽东过生日的故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按照中国人的习俗,他在童年时代其父母也为他过生日,过法并无特别之处。因为,他的父辈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立志走出乡关,并声言“学不成名誓不还”之后,无论是长沙求学,故乡建党,穗沪生涯;还是秋收起义,井冈战斗,苏区创建,以及长征壮举,他忙于发动民众,领导武装斗争,把生死都置之度外,昼思夜想的只有革命和人民。那时毛泽东和其他同志一样,都不过生日。延安时期,毛泽东为许多人祝过寿,但拒绝别人为他做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得解放,人们想为毛泽东祝寿,但他坚持说“不做寿。做寿

2、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毛泽东步入老年以后,开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日,但从不接受别人的宴请。他有时在12月26日这一天,邀请一些人聚一聚。餐桌上没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套话,更没有寿星端坐,接受别人祝寿之类的旧俗。只摆几个简单的菜和一些红白酒,与人聊一聊。这种寿辰小聚往往像开会,充满了政治内容和时代特色。毛泽东的“生日”,时过时不过,过法各不同,一切由他自己决定,既有趣又耐人寻味。五十岁生日:拒绝做寿194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0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习俗,50岁是大寿,理应好好庆贺一番。于是党内一些同志提议为他做寿,同时宣传毛泽东思想。这年的4月间,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凯丰致信

3、毛泽东,报告了这一计划。这是毛泽东1910年离开故乡以来,第一次遇到“生日问题”。此前,延安一些同志已开始着手准备。任弼时郑重嘱咐毛泽东的好友、诗人萧三;写一本毛泽东传,以庆祝他的五十大寿。毛的秘书胡乔木也极力赞成此事,为使萧三集中精力写成这本书,免除了他的一些会议活动,力争12月下旬写成。为此,萧三访问了延安的许多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素材。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在与他聊天时,也零星地谈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根据这些材料和萧三自己做学生时与毛泽东的接触,准备写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公开发表。毛泽东看了凯丰的信,他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共产党的领导人不能做这类事,何况又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经过

4、认真考虑,他在4月22日给凯丰回函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日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在这封信中,针对凯丰所言“宣传毛泽东思想”问题,他说:“我的思想(马列),自觉没有成熟,还是学习时候,不是鼓吹时候;要鼓吹只宜以某些片断去鼓吹(例如整风文件中的几件),不宜当作体系去鼓吹,因我的体系尚没有成熟。”这番话,表达了毛泽东对自己思想理论的冷静评价和高标准要求。既然毛泽东对做寿之事明确拒绝,所以到了12月26日,延安各界都没有什么祝寿之类的举动。萧三为毛泽东作传的计划也就放缓,他那篇长文延至1944年7月初才在解放日报上刊出,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毛泽东看了,几次传话给萧

5、三,让其停止写他个人,后来还当面劝萧三多写群众。萧三争辩说:“我这是自己补课,并且写你和写党的斗争是不可分的,这有重大教育意义”当时,许多人并不知道毛泽东的寿辰为何日,这就引出一个关于毛泽东生日的小插曲。1944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中宴请五六名高级干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饭后漫谈时,八路军晋绥军区副司令员续范亭问毛泽东多大岁数,毛说是光绪十九年癸巳生人。续又问月日,毛说是阴历十一月十九。续范亭这才知道,毛泽东比他小一个月,去年十一月十九是毛泽东50岁整寿。他当场赋诗一首:“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干鸣,好与先生祝寿考。”大家听了鼓掌说好,毛泽东笑着点头致谢。

6、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拒绝为自己做寿,“怕生出不良影响”,但他对许多老同志的生辰却记挂在心,如对吴玉章、林伯渠、朱德、徐特立等,用书信、题词或其它形式热情祝寿;他还邀请住地枣园村24位年过60的老人赴宴,为他们集体祝寿。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他人第一”的高风亮节。六十岁生日:在京刚过完,江青又安排195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花甲”大寿。党中央收到世界各国马列主义政党、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土发来的贺电、贺信,热情祝贺毛泽东六十大寿。毛泽东决定,对于这些贺电、贺信,一律不准公开发表。可是,警卫人员们抑制不住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想给他祝寿。这天,中央办公厅警卫科长申虎成很早就来到值班室,走到毛泽东床

7、前,把大家的心意报告给他,并祝他健康长寿。毛泽东听后微笑着点点头,说:“谢谢同志们!”稍停,又对申虎成说,“你去备点酒,让老廖师傅做四个菜,一个汤,请大家一起吃顿饭。”毛泽东还特别叮嘱说。别忘了告诉烧锅炉的工人和秘书同志们,请他们一起来。”这次简朴的“寿宴”只有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参加,没有他的亲属。当天毛泽东就启程赴杭州,晚上到达,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这是毛泽东建国后首次来杭州,他一生共来过40次。除北京外,杭州是毛泽东住得时间最长的城市,他把杭州视作第二故乡。毛泽东这次来杭州,一住就是两个半月,第二年3月14日才回北京。主要工作是亲自主持起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行人员有中办主任杨尚

8、昆、公安部长罗瑞卿、秘书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以及叶子龙、江青。毛泽东住下后,江青找到负责接待的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王芳说:主席不愿意人家向他祝寿,但我们得有个表示。1954年元旦快到了,是否请浙江省委以庆祝元旦的名义,请主席吃饭,并以此向主席表示祝寿,但不要说“祝寿”、“长寿”什么的,意到话不到,免得主席不高兴。浙江省委完全同意这个方案。12月30日晚,毛泽东高兴地赴宴。餐桌上除了酒菜外,还摆放了花生、红枣和面条,意为庆祝华诞、祝愿长寿。席间气氛热烈愉快,大家轮流向毛泽东祝酒,他高兴地一一作答。他平时很少喝酒,但那晚却喝了不少,对杭州菜也很喜欢。末了,毛泽东面前还有四杯茅台酒,他冲王芳说:你

9、喝了吧,别浪费。王芳遵命,一扫而光。几年后,毛泽东还传话给王芳,要他少喝点酒。这年毛泽东60周岁,两鬓已有一些白发。吃完饭后,他的兴致依然很高,没有离席之意。大家高兴地围着他说话。罗瑞卿开玩笑说“王芳厅长,你一个山东大汉,怎么起了个女人名字,应该改一下,去掉芳字的草字头。”王芳表示同意改,并当场请主席批准。毛泽东红光满面,谈笑风生,笑着说:“我可不同意,你们山东绿化搞得不好,到处都是荒山秃岭,连草都不长。你王芳头上刚长了一棵草,就要除掉它,我不同意。什么时候山东绿化搞好了,你再改名字。”这番话,引起大家一阵笑声。事后,王芳问江青:主席领会我们设宴的用意吗?江青笑而不答,稍停又说:这不重要,反正

10、我们的心意到了。她似乎对自己的这次巧妙设计很得意。六十七岁生日:大讲调查研究1960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67岁生日。他不主张做寿,但每逢这天,身边工作人员总是要提醒他一下,擀碗长寿面条给他吃。有时,毛泽东还把他身边工作同志请来,一起相聚,吃顿便饭,和大家拉拉家常。这一天,毛泽东原打算在晚饭时同大家聚一聚。可是,他一早上床,直到下午怎么也不能入睡。他让李银桥告诉机要秘书高智:决定和大家一起坐坐,吃了饭再休息。于是,叶子龙、汪东兴、王敬先、林克、李银桥、封耀松和高智七人,便到毛泽东办公室那个只能摆一张圆桌的过道里,同他一起吃饭。平时,毛泽东吃饭就很简单,这顿生日便饭,因在国家困难时期,所以更简

11、单。来自www.lW没有肉,没有酒,只有几个素菜,一盘辣子,一个汤,主食是米饭,李师傅特地又擀了一点面条。毛泽东在饭桌上与大家亲切交谈。他语气沉重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已经67岁了。今天请你们来,你们都是我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吃顿饭。可是现在老百姓遭了灾,衣食无着,受冻挨饿,我心里难受啊!”他还谈到早年革命斗争的一些事,要求他们认真读马列著作。接着,毛泽东话题陡转,说“不能老浮在上面,老浮在上面就会空虚。”又说,“现在,咱们搞社会主义建设,还缺少经验,要想法常下基层,多深入实际,老老实实向群众学习。不然,老在屋里看文件是会死人的。”忽然,毛泽东睁大眼睛,把大伙儿一扫,提高声音说,“你们谁愿意

12、下去?”高智紧坐在毛泽东的右边,抢先说“我愿意下去。”“好!”毛泽东伸出大姆指,接着又问,“你们谁还愿意下去?”大家争着一个接一个地报了名。这时,毛泽东精神大振,高兴地说“好!你们明天就下去!”高智说“主席,明天就下去不行,还得学习学习,准备一下才行。”“那好,你们去北京参加两个星期的训练班,准备一下再下去。”又说,“以后要轮流下去,其他同志,等你们回来再下去。”来自wwW.lW第二天清早7时许,毛泽东按电铃把高智叫去拿夜里批阅过的文件等,同时交给他用铅笔写的一封信,指示他去交给汪东兴办。信是连夜给准备下去的几个人写的:林克、高智、子龙、李银桥、王敬先、小封、汪东兴七同志认真一阅。除汪东兴外,

13、你们六人都下去,不去山东,改去信阳(河南省)专区,那里开始好转,又有救济粮吃,对你们身体会要好些。我给你们每人备一份药包,让我的护士长给你们讲一次如何用药法。淮河流域气候暖些,比山东好。一月二日去北京训练班上课两星期,使你们有充分的精神准备。请汪东兴同志作准备。你们如果很饥饿,我给你们送牛羊肉去。毛泽东十二月二十六日,我的生辰,明年我就有67岁了,老了,你们大有可为。信阳报告一件,认真一阅。1961年1月15日晚上,毛泽东在颐年堂又接见他们。经过两周准备的他们都穿着下乡的衣服,毛泽东“检阅”后很满意,并同大家一起合了影。下乡的同志,除原定的6人,机要室和警卫局又抽出局、处级干部4人,共10人。

14、接见时,毛泽东又谈到下乡的意义。他说“现在,老百姓遭了灾,人民生活很困难,我很不放心。你们下去搞些调查研究,看看那里的生产和生活到底有什么问题?集体吃食堂到底行不行?群众有什么意见,如实反映上来。不要隐瞒,一定要讲真话。”还说,“你们下去以后,既要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也要向群众学习一些生产知识。”他们按毛泽东的指示,去河南、江西搞调查研究,实行“三同”一年,带回许多真实情况,向毛泽东如实作了汇报。毛泽东表扬了他们。此间,周恩来也仿照毛泽东的办法,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下基层搞调查研究。这种做法,对于制定和调整党的政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七十岁生日:自费办了一次“像样”的家庭寿宴1963年12

15、月26日,是毛泽东70岁大寿。古云“人活七十古来稀”,加上此时全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中苏论战初获胜利,毛泽东心中充满喜悦。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自己出钱办酒席,设家宴请大家,一起过这个生日。宴席设在颐年堂,时间定在12月26日晚上。对于吃什么菜,喝什么酒,请什么人参加,设几桌菜等,毛泽东都作了具体交代。12月25日下午,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顾作良与厨师们一起,讨论制定菜谱。他们决定不搞什么山珍海味,也不上什么名贵酒水,大多是毛泽东平时爱吃的普通菜肴,再增加几道有祝寿意义的菜而已,是一次既普通又有庆祝意义的宴席。他们把这个方案报上去后,得到了批准。12月26日,毛泽东厨房的两位厨师,加上从服务科请来的

16、一位厨师,开始了紧张的准备。晚7时,寿宴正式开始,有30多人参加。厅内灯光明亮,洋溢着喜庆气氛。毛泽东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同席,他的亲属们坐另一桌。大家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同祝毛泽东健康长寿。毛泽东站起来笑着举杯答道:“谢谢,大家健康长寿!”然后喝下一口酒,大家鼓掌欢笑。庆寿家宴结束后,毛泽东提出要与每个人照一张像留念。人们鼓掌欢迎。这天晚上,毛泽东没有讲更多政治性的话,但始终微笑,流露出少有的轻松愉快;人们也没有许多祝寿词,但从心底真诚地祝主席健康长寿。毛泽东的大女儿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侄女毛远志和丈夫曹全夫及他们的女儿曹立亚、毛泽东的表侄孙女王海容,都来看他,他显得很高兴。饭后,毛泽东特意穿了他那身浅灰色的中山装,与孩子们一起照了几张纪念像。七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