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漏文本分析《漏》这篇课文是民间故事,它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都对“漏”极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本文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语言丰富,有多处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描写,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故事趣味的同时,还要抓住本单元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基础上,读懂故事内容;并能够围绕“偷驴”这一事件,抓住老虎和贼的语言及心理活动,借助角色朗读、情境表演等方式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跟着故事嬉笑开怀,进而达到复述的要求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老虎和贼的可笑表现,体会他们做贼心虚的心理教学难点能够简要复述故事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故事内容,能够初步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初步了解故事的起因。
1.灵活运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发展脉络,了解故事情节一、激情导入,初步把握1.从“漏”的本意入手,讨论“漏”的多种意思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为“漏”,那么“漏”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查一查字典,看看有哪些解释[漏] ①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②泄漏,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③遗落:疏漏;遗漏;漏网之鱼④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间2.板书课文题目:漏引导学生借助预习组词读一读,引入新课过渡:原来“漏”有这么多的意思呢!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漏》,指的到底是哪一种意思呢?首先让我们在学习字词的基础上,具体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自主朗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1)大声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圈出生字新词3)在每一个自然段前标注序号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注意自己读得不通顺的地方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雨 着 小 小 恶 非 害住 骨头 要 老婆 背倒 风 顺势一预设:可运用指名认读、齐读、送回句子中读、造句运用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识字方法:“旋”是多音字,注意不同语境下的区分;“胶、趴”等可以分析偏旁结构进行记忆;“驴”和“狼”出示图片记忆,记住偏旁,利用声旁形旁区别记忆◆多音字: ◆形近字: xuán 旋转 旋涡 厉(厉害)——历(日历)旋xuàn 旋风 狼(野狼)——狠(凶狠) ◆正音:“脊”——是第三声,不要读成第二声纵”——声母是“z”,不要读成“zh”◆语境记忆:老婆婆家的墙被老虎抓了个窟窿,屋顶被贼挖了个窟窿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同偏旁部首字:“足”——趴、跑、跳跃、蹿 “月”——胖、胶、胳膊、胆、肥“口”——咔嚓、吸、叨、吃、吐 “贝”——贼、败、贩、赌、赐◆分析助记:[喂] 和吃的动作相关,所以是口字旁。
[抱] 可以做动作体会,明白是手部动作,强化记忆,所以是提手旁[漏] 雨水从屋顶落下来,所以是三点水旁,有雨,也有表示屋顶的尸字头[驴、狼] 偏旁都是动物,联系字的意思记忆◆书写指导:[漏] 左边窄小,右边宽大尸”横长折短,长撇要舒展,伸展到三点水下面雨”的四点方向一致[胖] 左部狭长,“月”的撇为竖撇半”点撇对称,末横略长,竖为悬针竖[贼] 左窄右宽贝字旁要写得瘦长,第四笔要收紧,避让右部戎”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向右下行笔,略弯曲,向上出钩[莫] 草字头的横较长中间“日”要写得扁一些,但宽度不能超过草字头下部“大”的一横要长一些[抱] 左窄右宽包”撇短,起笔要比左边竖钩稍高,横折钩略向内收,竖弯钩要和第六笔横折相接[厉] 左上的“厂”字,书写的时候不能把右下半部分完全给包住了万”的横画要写得略长[偏] 右下部分要写得略宽于“户”,注意横画、竖画之间均要做到等距、紧凑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三、感知课文,整体梳理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中的“漏”是什么,而老虎和贼以为它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课文中的“漏”指的是漏雨,因为课文最后一段写道“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是房子漏雨了但是老虎和贼以为是比他们更厉害的具有攻击力的动物,可以从这里看出来: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2.讨论讨论:为什么老虎和贼会有以上那样的心理呢?为什么会有这样可笑的想法呢?预设:因为老虎和贼都不知道‘漏’是什么,他们太愚蠢了他们其实是自己吓自己,很可笑他们做贼心虚,才会这么害怕‘漏’他们很贪心,才会做坏事,然后老虎和贼都两次被对方吓到,以为是‘漏’小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我们来总结一下,老虎和贼逃跑、害怕、狼狈不堪的样子让人觉得很有趣也很好笑,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正是因为他们既贪心想干坏事,又都做贼心虚,由于自己的无知,所以对未知事物充满恐惧心理,最后自食其果3.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浏览全文,总结看看课文中有哪些人物结合上两个环节对“漏”的讨论,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预设:人物有老公公、老婆婆、小胖驴、老虎和贼起因是老虎和贼都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的那头小胖驴经过是老虎和贼都被“漏”给吓到了,互把对方当作“漏”,于是狼狈逃窜。
结果是小胖驴在驴圈里安安稳稳地吃着干草,而老公公和老婆婆家里的屋顶漏雨了4.根据对人物、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请同学们简练概括: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贼和老虎一心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驴,却听见老婆婆说最怕的是“漏”,一人一虎都以为“漏”是厉害角色,错把对方当成“漏”,被对方吓得四处逃窜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1.教师总结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过渡:同学们,一个汉字就有好几种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我想这也是我国汉字的巨大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只有一个“漏”字,但是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能找到许多“漏”的含义,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大家注意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要重视这种知识的发散性字词的学习是我们阅读课文的基础,今天同学们朗读、分析、书写练习都很认真这是一篇有趣的课文,同学们找到了老虎和贼对“漏”的误解,也抓住了他们大致的心理,梳理了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是,老虎和贼到底是怎么经历这场“闹剧”的呢?让我们感到有趣的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具体探究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学生自由交流,说一说今天课堂上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环节,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2)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例如“翻山越岭”、“走南闯北”等。
3)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4)推荐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美国,乔治·塞尔登)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能够分角色进行课文朗读,能够按照一定线索简要复述故事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老虎和贼的心理状态和可笑表现3.能说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并理解有趣背后传达出来的道理1.引导学生在提示下进行故事的复述2.采用分角色朗读、细节分析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体会故事的趣味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漏雨 喂养 小胖驴 贼人 虎狼 莫非 厉害 保住 骨头架 胶水 粘贴 偏见2.快速浏览课文,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贼和老虎一心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驴,却听见老婆婆说最怕的是“漏”,一人一虎都以为“漏”是厉害角色,错把对方当成“漏”,被对方吓得四处逃过渡:这么有意思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复述一下二、精读课文,体会心理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注意读出娓娓道来的语气,并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老公公和老婆婆养了( ),老虎想( ),贼想( ),所以都去(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第3~9自然段。
教师引入,学生思考过渡:一天晚上,下着蒙蒙小雨老虎来了,贼也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老虎和贼成功偷到小胖驴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相机出示课后第3题中第一行图片及提示: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明确:老虎和贼没有成功,因为他们都在想“莫非‘漏’比我还厉害?”于是都被吓得逃跑了3.请找出老虎和贼逃跑时的心理描写,以及相关动作描写的句子,分角色朗读,然后请同学分析阅读的感受老虎:·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趴”是老虎在驴圈里的姿势,与上文“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了”相呼应莫非”说明老虎心里充满了怀疑和不解·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撒腿”“跑”说明老虎没有任何的迟疑,跑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冲了出去从中可以看出老虎非常惧怕“漏”贼:·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蹲”是贼在屋顶上的姿势莫非”写出了贼的怀疑与不解·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腿脚发软”也正是因为心里害怕,因为害怕又乱中出错,所以“脚下一滑”,跌下来,摔到了虎背上拼命抱住”“不敢松手”说明贼害怕到了极点小结:分角色朗读时,注意揣摩老虎和贼的心理,读出恐惧、心慌的感觉,语速稍微快一些老虎的和贼的心理可以相互对照着看,是做贼心虚、自己吓自己的,都在想“莫非‘漏’比我还厉害?”4.自读课文第10~18自然段,想想被吓走的老虎和贼去了哪里,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1)学生分角色朗读第10~18自然段,读出老虎和贼害怕的心理2)学生交流老虎和贼之间发生的事情师相机出示课后第3题中第二至四行的图片及提示出示: 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虎和贼 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老虎和贼听老婆婆说害怕“漏”以后,贼意外骑到了老虎的身上,来到大树下,彼此都想摆脱对方,为什么后来又在树下相遇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