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

上传人:1768****007 文档编号:247195849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例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爱和自由读后感1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爱和自由读后感1“当给儿童自由时”这是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通览全书,回头再看这句话有许多感想。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信任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育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

2、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化,并总结出一些阅历。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确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改变,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谈到了爱,自由,但是,这并不是

3、蒙氏思想的基础和本质。“尊严和独立”:生命的尊严和个体的独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见这种尊严和独立是天授的,是自然给予人类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极力想说明,假如你相识不到,不敬重这种天赋人权,你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损害。而爱、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权利,是从“尊严和独立”生发出来的。假如不相识到这点,所谓的“爱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伪善的,也是善变的。仅仅“爱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严和独立”地发展,他须要责任,须要同等。不背负责任,很难谈到尊严;没有同等,独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严和独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环境中成长,很难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

4、子当然须要爱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敬重,相互同等,担负各自的责任。这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并走向成熟。“假如我们珍视孩子的尊严,那我们就该成为维护尊严的榜样”。爱和自由读后感2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我必需要好好地教化孩子,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让他以后过不好的生活;我要让他出人头地。似乎只要我们努力了,孩子就能过上想象中的华蜜生活。事实上,儿童是依据内在的理性独自发展的,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然的,而不是大人强硬的灌输进去的,所以,儿童应当自我去亲身体验,将阅历肉体化,才能构成属于他自我的概念。蒙台梭利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玩具火车玩,他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火车必定要在轨道上走,

5、这是成人的规则,而孩子用这个火车在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当在火车轨道上走。”爸爸给儿子示范怎样走。他的孩子不想这么做,但爸爸认为应当这样做,他就不断地干涉孩子。我们是不是也常常这样做?我们带回家的玩具,孩子并不按常规的方法来玩,而是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玩。我给阳阳买的玩具汽车,刚拿回家,教他放在地上跑,可是他却拿起来用手转动汽车的轮子,用心致志地看着它转。无论我怎样示范正确的玩法,他都不为所动,照旧执拗地看轮子转,并且一玩就能玩很长时间。我遂放弃了教他的想法,任他自由去玩。有一天,我突然发觉他能够让汽车在地上跑的飞速,比我玩得都溜。我想这或许是他发展到了这

6、一步,或者这只是他探讨汽车的一部分。因为他有时候还会将发动起来的汽车不是让它向前跑,而是让他撞到物体上,然后再将汽车拉回来,反复地撞。奶奶焦急的喊他:别这样玩,把汽车就撞坏了!他不听,照玩。我看了孙老师的爱和自由后,认为他是在找寻属于他自我的独特的感觉,所以我不去干涉他。常常受到外力干涉的孩子,在感觉上的发展会有必需的缺陷。孙老师说的“济济”小挚友的表现,让我看了感到非常心疼。一个幼小的孩子,别的小挚友每当按自我的方式去玩玩具的时候,他都要去干涉,让别的小挚友按他的方式玩,搞得别人压抑得受不了。而他自我呢?得经受多少次如此的压抑才能构成这样的感觉或者说心态?大人那些自以为是的正确方法是多么地损

7、害孩子的感知本领!幼儿期是感觉阅历开创期,创建阅历感觉期,感觉学问敏感期。这时,假如是从自我的阅历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我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的,那是别人的感觉阅历,感觉阅历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愿我们的孩子都能用自我的感觉来感受属于他的独特的世界!爱和自由读后感3凡事包涵,凡事信任,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味道。从事幼儿教化这几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溢活力与爱心的老师,但是看完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珍宝来说是一种“虐待”。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够,总

8、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潜力达不到我们所须要的成果,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支配,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但是这样恰恰违反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幼儿老师最担忧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因此我们到处留意,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成天对珍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子,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老师的吧,老师是为你们好,老师爱你们。”我信任,这是大多数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90后老师必需要变更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

9、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缘由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细致视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变更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化须要家长的大力协作,只有家园亲密合作,我们才能赐予我们的珍宝真正的爱与自由。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受就是关于学问,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老师,我们怎样去“教授”学问呢。我认为我们就应变更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相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超多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活动中学习的过程。相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孙老师说爱与

10、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只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信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欢乐、坚毅、充溢创建力和志气。爱和自由读后感4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透过超多的实例来论述自我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根据自我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毅的、完整的人。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一般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原来嘛,小孩子犹如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新奇是必定

11、的,既然新奇,那么必定要去探究,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究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究世界的过程中,因为阅历欠缺,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调皮的行为。假如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赐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根据自我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记得以前有位姐姐带着自我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颖地望着四周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知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忽然胆怯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究竟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胆怯老师?这件事或许是个案,但的确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化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

12、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之后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之后,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怎样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常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定会害怕、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念,也不敢去挑战自我,更不用提什么创建力了!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溢指责、冷漠、埋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欢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假如四周的环境充溢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

13、家庭是不是就能和谐,工作是不是就会欢乐、有效率的多?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应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爱和自由读后感5近期拜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一书,了解了孙瑞雪和她的蒙氏教化,她提倡孩子的早期教化中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探究和尝试。她认为:“儿童是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根据预定好的内在隐藏着一种强大精神能量和潜能,孩子的发展不须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能供应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这本书始终贯穿着爱与自由的平衡关系,强调给孩子“爱和自由,规则与同等”的环境,告知我们要学会爱孩子、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内心发展。在孙女儿还只有2个多月时,孙女儿的父母为了学习和工作

14、,把陪伴孙女儿的担子交给我和她的爷爷。随着孩子的一每天长大,我们在陪伴的同时,孙女的求知欲也在成长。我先是带她参与各种学习班,且在报班前征求她的看法,发觉她对什么都感爱好,什么都想学。于是我就给她先后报了火花思维、乐高、画画、播音主持、舞蹈、轮滑等。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预”。如当珍宝做事动作很慢时,我没有足够的耐性让她自己去体验完成;当她想自己动手吃饭时我怕她把饭粒掉在地上难得打扫卫生我就帮她喂;当她玩沙子时我怕她会把沙子弄伤眼睛而不让她去沙坑玩;当她室外玩耍时怕她发生意外就不让她四处奔跑总之我都会尽力包办。现在孙女儿四岁5个月了,虽然很懂礼貌,爱学习,会整理自己的玩具,会帮我做一

15、些简洁的家务,但一些精细的事,如剪指甲、系鞋带都不会做。作为孩子的奶奶,这不得不让我对自己教化孩子的方法产生反思。或许就是因为没有给她足够的“自由”,对孙女儿过度的“呵护”,“剥夺”了孙女儿的“自由”。那么我接下来应当如何爱和呵护孩子呢?爱和自由这本书中的很多实例,让我有所思,有所感悟:最最重要的,我得放弃完全“限制”孩子的想法,要给她“自由”,即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允许孩子犯点小错,比如孩子打碎一个碗、泼一杯牛奶、弄脏了自己的衣服等等。让她在犯错中增长见识,让她在犯错中学会限制心情和冷静面对,让她在犯错中学会诚恳和担当责任!孩子的“自由”成长,很重要!爱和自由读后感6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叫做爱和自由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当心翼翼地仰视他们。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化实践中,她始终专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自己有限的教化阅历是否能够满意于这么多须要受到良好教化的孩子呢?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化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实力”之一。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让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