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47077691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 船的研究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材P2425)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用浮的材料造船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知道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科学态度目标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

2、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竹竿、木条、水槽、橡皮筋、螺母、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独木舟模型、教学课件。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提前制作好的独木舟模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放在水中沉浮状况是怎样的?(预设:是木头做的,木头在水中是漂浮的。)2.揭题:古人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制造了独木舟。今天,我们也来研究用浮的材料造船。(板书:用浮的材料造船)【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独木舟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独木舟的材料及其特点,激发学生研究船的制作材料和结构的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1.过

3、渡:上节课,我们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在活动中你们发现了独木舟有什么不足?(预设: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可装载的货物也有限。)如果可以,你们打算怎么改进独木舟?(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它的底部面积。)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竹筏图片。)这是什么?它是怎么制作的?(预设:竹筏,是将竹竿并排连接起来制成的。)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制作一个竹筏模型。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思考画图纸制作”的步骤开展活动,提醒学生尽量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如果按设计图制作遇到困难,必须改变制作方法,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制作,这是培养“工程与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探索二

4、:测试竹筏模型的载重量1.过渡:各小组都制作好了各自的竹筏模型,那么你们的竹筏模型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接下来,让我们测试一下。2.提问:你们打算怎么测试?(预设: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据装载的螺母数量来判断竹筏的载重量大小。)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设计意图】通过测试,让学生发现竹筏模型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改进埋下伏笔。探索三:比较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1.过渡:我们分别完成了独木舟和竹筏模型的制作,也对它们做了载重测试,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独木舟与竹筏的不同点。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

5、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船的发展。研讨汇报载重量:船舶的载重能力,是船装载的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总质量。载重量的计算公式为:载重量=满载排水里一空船排水量,单位是吨。拓展与小结1.小结: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改变船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布置任务:刚刚我们比较分析了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它们给你们改进竹筏模型带来了什么启发呢?请大家课后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下节课进行展示、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鉴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优点,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让课堂知识得

6、以延伸,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勤于动手的能力。板书设计2.2用浮的材料造船独木舟竹筏体积小体积大载重量小载重量大不稳定稳定教学反思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船的载重量、材料、稳定性等有了初步了解,并发现了独木舟存在的不足。本课通过设计、制作、测试与完善竹筏模型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相应结构对船功能的影响。在制作竹筏模型的活动中,给学生准备的竹竿除了粗细适宜外,截取的竹竿应该两端有节,避免因为水流进入竹竿内部而降低了竹筏的载重量;在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选用的水槽尽量大一些,过小的容器会限制竹竿的长短,进而影响竹筏的载重量。课后作业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18第三题。三、选择题。1.在制作竹筏或木排模型时,下列材料中不会用到的是( )。A.竹竿、绳子B木条、橡皮筋C螺母、胶水2.下列竹筏最稳定的是( )。参考答案三、1.C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