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新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7076804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新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新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新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新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四川省泸州市新民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庭院无风花自飞邵雍击壤体的渊源与体式王利民伊川击壤集中的诗篇载录了邵雍的思想、学术、志愿、情感与德行,是他的生平经历与人格风范的艺术化反映。从形式与内容方面来看,邵雍所创造的击壤体既确立了文人诗的一种全新的体式规范,又凝聚了北宋时代的理学思潮,是儒门哲理诗的轴心体现。击壤体的形成根基于唐宋之际由崇文到尚理的学术变迁、反朴还淳的士风变易和趋于平易朴实的文风走向。四库馆臣在击壤集提要中对此有清晰的辨析:“自班固作咏史诗,始兆论宗:东方朔作诫子诗,始涉理路。沿及北宋,鄙唐人

2、之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词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此集其尤著者也。北宋自嘉祜以前,事事反朴还淳,其人品率以光明豁达为宗,其文章亦以平实坦易为主,故一时作者,往往衍长庆余风。王禹傅诗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者是也。邵子之诗,其源亦出白居易。而晚年绝意世事,不复以文字为长。意所欲言,自抒胸臆,原脱然于诗法之外。”这是在全面把握中国古代哲理诗发展轨迹和北宋士风、文风的基础上,对伊川击壤集所作的归纳。尽管它对哲理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考察显得粗略而欠准确,但它对邵雍诗歌的体式特征、创作原则的总结平实公允,富有卓识。邵雍以哲人身份写作诗歌,着意塑造理学的精神文化结构,自觉充当道德文化的立法

3、者和解释者,而无意于遵循传统诗歌规则。依据传统的诗学规则对他的诗歌作艺术判断只能斫伤击壤体的文化价值和个性价值。清代何一碧在论诗诗中吟道:“诗家说理常嫌腐,击壤歌谣宜另看。”其另眼相看的应是伊川击壤集中有着自然景物刻画、风格清新活泼的诗篇。而这些诗歌往往在感性中寓有理性。在想象和知觉中寓有义理。如邵雍暮春吟:“林下居常睡起迟,那堪车马近来稀。春深昼永帘垂地,庭院无风花自飞。”诗人的从容静定气象从春日的大化流行中呈现出来。儒道两家在修身、养心问题上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否定感性自我来实现精神超越,而邵雍则强调在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中实现内在超越。他认为修身是为了形体上求安,养心是为了心灵上求乐,他的天人

4、吟说:“身安心乐,乃见天人。”天人合一的安乐境界就是邵雍所追求的道德化境。四库馆臣认为击壤体源出于白居易。这是着眼于二者流畅浅近的语言风格而言的。其实,白诗的通俗晓畅,是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的结果。这和邵雍直抒胸臆、伫兴而就的创作方式大异其趣。在这个时代,洛阳文人多以白居易为师法对象,但击壤体所体现的理学价值原则、重意识甚于重技巧的创作原则使得它不可能成为白体诗的承流接响。邵雍本人鸟瞰诗史,仅仅标举诗经为诗歌典范。他喜爱陶渊明诗文,主要是钦慕陶氏的人格。和陶渊明一样,邵雍的生活和人格紧密地交织在他的诗中。其诗歌风格与生活风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二者都以平易质朴为特

5、征,都与人为矫饰相悖离。二人的诗都有一定的自传性,都有一种表现自我和得到理解的强烈愿望。由于本人的不断出场,诗人自身成了诗歌观照的主体,家园生活构成了重要的主题。他们那具有自我满足感的隐士形象及其特异的个性,主要是由自己的诗作塑造的。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白沙虽宗击壤,源出柴桑。”指出陈献章诗歌与陶诗、邵诗间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也表明了陶诗与邵诗存在同中之异。击壤体有着突出的原创性,其体式固然和诗经相去甚远;其浅近的语言和陶诗的简古风格也不相同。其实,邵雍仰幕的是诗经的济世精神和陶诗任真自适的意趣,而没有着力追仿诗经和陶诗的艺术形式。 (选自2016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注】兆:开

6、始。理路:道理,理论。白沙:指明代思想家、诗人陈献章,因陈献章曾在白沙村居住,故人称白沙先生。柴桑:古地名,是陶渊明的故里,后人便以“柴桑”代指陶渊明。6. 关于邵雍的击壤体诗歌,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唐宋之际,学术逐渐追求理性,士风逐渐返朴归淳,文风逐渐崇尚平实,这是邵雍击壤体诗歌产生的基础。B. 击壤体诗歌在内容上体现了北宋时代的理学思潮,在形式上确立了文人诗的体式规范,是儒门哲理诗的典型代表。C. 击壤体诗歌彰显了邵雍的诗歌创作原则,即追求任真自适的意趣和清新活泼的风格,反对沿袭传统,反对形式技巧。D. 击壤体诗歌星现出理学的精神文化结构。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个性价值,与邵

7、雍的哲人身份相称。7. 下列关于邵雍诗歌的渊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邵雍的诗歌创作以论理为本,其创作理论远宗班固的咏史诗和东方朔的诫子诗,近学杜甫和自居易。B. 邵雍与自居易的诗歌都体现出流畅浅近的语言风格,但他们的创作方式却迥然不同,白诗精心锤炼,而邵诗则自然而为。C. 邵雍注重意识,注重理性,追求天人合一的安乐境界。其诗歌创作思想直接来源于儒家和道家在修身、养心上的思想。D. 邵雍的击壤体在语言风格上刻意模仿陶渊明,二人作品都表现家园生活和隐士情怀,反对矫饰造作,追求简单质朴。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四库馆臣对中国古代哲理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

8、科学的梳理归纳,对邵雍诗歌的体式特征、创作原则做了平实公允的评价。B. 邵雍自觉充当道德文化的立法者和解释者,他感悟生活,以诗诠道,创造了理学的诗化形态,折射出时代的风采。C. 邵雍的暮春吟让人在生动感人的暮春景象中体味出诗人从容镇定的精神气度,表现了诗人感性自我与客观外界的有机融合。D. 邵雍身上综合着不同类型的特点:他有读书人的济世精神,也有独居山林的隐士情怀;既具有哲学家的深逐思维,又饱含诗人的灵感和才情。参考答案:6. C 7. B 8. A6. 试题分析: “反对沿袭传统,反对形式技巧”曲解文意,原文指出邵雍的创作原则是“无意于遵循传统诗歌规则” “重意识甚于重技巧”。点睛:考核概念

9、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曲解文意,把“无意于遵循传统诗歌规则” “重意识甚于重技巧”曲解为“反对沿袭传统,反对形式技巧”。7. 试题分析: A“远宗班固的咏史诗和东方朔的诫子诗”的分析于原文无据。C与原文中的“儒道两家在修身、养心问题上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否定感性自我来实现精神超越,而邵雍则强调在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中实现内在超越”的表述不符。D“在语言风格上刻意模仿陶渊明”与原文中的“其浅近的语

10、言和陶诗的简古风格也不相同”相悖。8. 试题分析: “系统科学的梳理归纳”分析有误,作者认为四库馆臣“对哲理诗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考察显得粗略而欠准确”。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面子与脸 晓 寒看了易中天先生的一本书闲话中国人,里面说到面子和人情问题,很多的观点让我折服。从此以后我知道了,面子是人情的第一要务,合起来叫“情面”。假如一个人不懂得情面,那他就是不会做人,而一个不会做人的人,大家往往骂他“不是人”。可见,在中国,面子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人要面子树要皮”、“打人不打脸”、“男人的脸,女人的腰,和尚的木鱼你别乱敲”、“不吃馒头蒸(争)口气”。小时候,本家叔叔教给我两句话,

11、第一句说“见了屠夫说猪,见了秀才说书”;二句说“减寿增钱”。有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往往把人家驳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便自鸣得意起来,以为自己了不得,殊不知,已经深深地把人家给得罪了,人家不找机会报复才怪。我们经常感叹做人难,关键就在于,人情并不是亲情、爱情、友情这样的真情实感,而是假心假意做出来的,而且因人、因地、因事而异,并没有固定的套路,自然有的人会做,有的人不大会做,有的人做得一塌糊涂。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大多死要面子不要脸”,这说明,面子和脸有着本质的区别。面子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相互之间没有面子,就“没脸见人”。请注意,我们习惯将正确的东西称作“对”,将不正确的东西称作“错”。就是说

12、,能坦然面对的就正确,无法面对的就只好错过了,而错过肯定是不正确的。当然有些事情本来不能面对,假如你会操作,就会变“错”为“对”。比如,一个人给你送礼,不能赤裸裸地说,“求你办事,没有办法,花了好多钱给你买了这个东西,害得我们这个月的日子都不能过了”;你也不能赤裸裸地说,“哦,这个东西我好喜欢哟,我好久就想要了,看在这个东西的面子上,这个事我就给你办了吧”。这样,弄得大家都没有面子,几乎不能做人了。一般彼此有面子的送礼套路应当是这样的,看上去仿佛是在演戏:一份薄礼,不成敬意,请你务必收下你太客气了,我怎么能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唉,你不收下就是嫌我们不够交情了,太不给面子了哦,那好,恭敬不如从

13、命,下次可别这样了。人情面子的第一法则是“交换”。假如某人帮了你一个大忙,你就欠了人家一个大人情。怎么办呢?必须找个机会去还他的人情,要不一辈子不安心。你看,这人情可以“欠”,必须“还”,这不是交换是什么?有时,你实在找不到机会帮人家的忙,一般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或者送他一点礼物,或者请他一顿,得本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如果实在等价不了,你也得向人家申明,“你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报答不了呀”,表示你是一个识相的人,人家一般也就算了。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多少得懂得人情面子的基本原理,否则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一般来说,你先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明确自己的身份,对位高者要尊敬服侍,对位低者要体面不掉价。你应该

14、坐什么位子,介绍客人谁先谁后,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都是有讲究的。比如你要批评一个人,得先作适当的铺垫,对方才可以接受:我说张三呀,你的各方面成绩还是主要的,也做了不少事,是个好同志,就不在某某事上处理得有点不太妥当,以后是不是注意一点呢?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人情面子的基本功,似乎并不完全是学来的。有的人,天生八面玲珑、巧舌如簧、善于做人,而另一些人也知道人情面子的重要性,可怎么学也学不会,有的还学个半吊子,反而更容易得罪人。15文章第段划线部分,作者写了小时候本家叔叔教给他的两句话,试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4分)答: 16文章第段,作者引用的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脸”与“面子”有什么本质区别?(6分)答: 17在作者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注意哪些“面子法则”?(6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