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44873753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科教中学2019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

2、城镇化战略实际上是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职业转变,即离土不离乡,将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职业的非农化;第二阶段是地域转移,即离土又离乡,将人口从农村引入城市、迁移到城镇集居起来,实现居住空间的城镇化;第三阶段是身份转换,即不仅改变了职业和居住环境,而且在户籍上也转变成了城镇户籍,实现了人口数量的城镇化;第四阶段是角色转型,使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属性各个方面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角色的市民化。当前,第四个阶段的转变已经开始,但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却尚未完全启动,这就造成职业的转变、地域的转移、身份的转换并没有产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结果,致使城镇化战

3、略不仅效果难以充分体现,而且质量也难以提升。因此,如何进一步抓住城镇化的本质,以人的城镇化为中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便成为摆在我国政府与学术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摘编自文军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材料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原应大有作为,但出人意料的是,近年出现了“逆城市化”异象。部分城市人群离开城市,流向更小的城市或者返回农村地区,“逆城市化”现象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更为明显。有人认为,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的阶段,过早出现的这类“逆城市化”现象,对今后的城镇化发展不利,对处于工业化后期以及人口红利衰减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不利。城市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

4、的一个历史阶段,由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提高、资源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逆城市化”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就会同时出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他们有更多的休闲需求,有对更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有逃离城市喧闹的需求等,并非只是低收入人群因为高生活成本而离开城市。(摘编自贺军客观看待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材料四:在城市人口向大城市和大都市区集中的过程中,中关两国城市化在地理空间上也表现出了各自的特征。一方面,美国的大都市化对人口与经济的聚集特征明显。20

5、04年,美国244个大都市区,占国土面积的26%,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达83%,创造了全美就业岗位的85%和全美GDP的86%,人口、就业和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较为均衡。中国的城镇化对人口的聚集特征同样明显,省地两级城市市辖区的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6.7%,集中的户籍人口近30%,而对经济活动的聚集程度更高。2007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等6大城市连绵区,占国土面积的12. 38%,集中了全国22%的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却高达50%,这既说明经济发达地区未能集中相应的城镇化人口,也说明中西部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城镇化的步伐。(摘编自罗思东新型城镇化

6、道路为什么是中国的必然选择)7.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对城镇化的概念作了解释,材料二分析说明了我国城镇化战略实施的现状。B. 城镇化是一个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包括人、产业结构和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C. 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镇化,即要更好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D. 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第四个阶段之所以还未完成,是因为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滞后。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 “逆城市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城镇化发展兴起,中产阶级有逃离的需求。B. 中国近几年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最

7、近二十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在逐年下降。C. 对比中美两国的城市化可知,美国的城市化在人口、就业和经济总量之间的比例比中国均衡。D. 中国和美国的城镇化进程都有其自身特点,但两国的城镇化对人口的聚集特征都很明显。E. 四则材料表明,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但其推进过程并不是很顺利。9.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参考答案:7. D 8. AB 9.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建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加快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帮助农村人口顺利转变为城市居民;加强城市社会服务建设,减轻城市生活压力;着力促进东西部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促进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

8、展的协调。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原因分析错误,从材料二来看,第四阶段的转变才开始,还需要时间。缺少有针对性的政策配合,只是导致效果不佳,不是导致还未完成。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因为逃离的需求”错误,“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材料三来看,城市中产阶级有逃离城市的需求只是举的例子。B项,“最近二十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在逐年下降”错误,从材料三图2来看,从1990年到

9、2014年,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率总体上是下降的,但并非逐年下降。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中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解答此题,注意题干中“根据上述材料”一语,这说明此题的答案是从文本中筛选出的,切忌凭空随意作答。题干中问的是“着力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那么就要回到材料中,看与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和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遇到的问题,找到这些就可明确要做的工作。从材料一来看,现代城市型社会的标志产业是工业和服务业,那么发展好工业和服务业就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材料二

10、、三、四中分别提到了一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推进城镇化最好的做法。由此可得出答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

11、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

12、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

13、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结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

14、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10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博直接

15、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的率先报道能引起社会形成新的舆论机制。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媒介融合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12综观全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参考答案:10D(D 项“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引领。(3分)11A(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为外加信息;“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也错,有违事实)。(3分)12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的能力,影响公共舆论。微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海 葬 尹全生蔚蓝的海,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和天的尽头,耸立着白得发亮的云山;白得发亮的云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