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41882199 上传时间:2022-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探究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摘 要:教育事业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计,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并提出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因此在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了目前社会热议的话题。基于此,笔者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从学生兴趣、情景影响、自主学习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等四个方面,阐述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为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引言 少儿时期对于学生能力习惯的培养是比较容易的,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少儿时期,学校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好思想观念、杜绝一些不良好的行为或者语言

2、表达,为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做好准备。小学阶段,学校要将语文作为重点科目,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使学生们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一、学生如何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兴趣是个好老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最是旺盛。因此,语文教师教育重点是让学生对于语文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激起学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夙愿。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要引导作用,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踊跃课堂上的氛围,促使学生的积极认真学习。语文教师要学会结合现实的生活制造出生动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与课堂中内容产生共鸣,激励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学习的

3、习惯。 (二)建立问题情景,演绎生活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上课的案例,设置一些问题情景引入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寻问题答案的兴趣,让学生慢慢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教师可以从一些比较典型的小故事着手,如不懂就要问,陈述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学堂读书时的一个小故事,孙中山是一个敢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念和问题的学生,他不怕教师严厉的戒尺,他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孙中山当时年纪虽小,却敢于追求真理,追求学问的真正含义,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好青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故事一直流传。教师们也会经常鼓励学生勇敢地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制作题目如:主动提问

4、是好还是不好?怎样才能使自己勇敢提问?等问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言论。教师让学生们结合生活去讨论,也能活跃起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孔融这类人的真善良还是假虚伪,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案例的效果上,设置情景问题是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动脑思考,主动探索的热情。设置问题情景帮助学生们对语文教学产生热爱的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渴望,造就学生自行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为学生制造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使得存在差异化的学生们能够一起进步,互相鼓励。 (三)设计教学情景,攻克难题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思维是正在发展与锻炼时期,学习能力和思考、想象力比较差,所以课本上一般都会提供一些与文章内容对应

5、的插图,能更直观一些通过视觉上的刺激提升文章的趣味。但这样还是比较简陋的。小学的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文字,题目问题也是,会影响到学生的探索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增加一些情景教学,增加学生的探索兴趣,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学生突破难点。比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述“我”上学途中,观察到一条法国梧桐叶铺落在水泥道路上形成的靓丽风景,那景色深深吸引着“我”,表现着“我”对这金色水泥道的喜爱。“我”是一个喜爱观察热爱大自然的小作者。这篇文章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景色的认知观察与热爱。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着PPT技术带领学生去观看欣赏法国梧桐落下后的道路的优美视频,促进学生们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

6、相处的情感。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们询问生活中还有哪一些让自己难忘而美好的风景?呼唤学生们上课的灵敏思维,帮助学生们对大自然产生酷爱、渴望之情。促使学生能树立与自然谐和生活的观念。 (四)分配任务,让学生善于探索 在小学时期,语文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地学会探索。自主探索可以让学生学习能力上升,综合素养也会提高,学习任务只是作为了自主探索中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在下一节课前可以将文章的几个重要问题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小组组员安排时间集体预习并分析讨论。正式课堂中,教师开始讲解文章,让小组们开始继续再次讨论,完善好自己的答案并对问题进行回答。最后,再对学生们的答案进行全面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独立

7、的学习能力,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文章中,青、红两头蟋蟀在玩耍时,红头一时大意被正在吃草的牛吞入牛肚,后来获得青头蟋蟀搭救的故事。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故事让学生们讨论自己喜欢故事中哪一只小蟋蟀并说明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们明白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学会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就比如做作业遇到困难先要进行动脑思考一样。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动脑探索的能力。 (五)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欲速则不达。”学生学习中总是追求快,养成了敷衍的态度,做事不认真,容易出错。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适当的调整学习状态,既能有效学习,也能完成好的学习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很将网络运用到学习中,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寻求知识的主动性和渴求程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选用适当的学习方式达到一个很好的学习效果。如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多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图片,并写上简单的介绍,或者多搜索一些故事背景做课前简单的讲解等。教师使用网络技术帮助学生提升学生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结:本文从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开始,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一些独立學习的方法。通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网络技术、小组优势的使用,促使学生能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