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40521763 上传时间:2022-0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是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题。8. 导致图中、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纬度位置9. 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A纬度低 B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10. 关于图中、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气温年较差大于地 B两地河流均有冰期C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地 D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参考答案:A B D2.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使这块沉睡

2、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据此回答53-54题。53C区粮食商品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广 B土壤肥沃,黄土广布C布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54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C地荒地的原因是( )A我国粮食已经能够自给 B自然条件恶劣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该地土地已没有开发潜力参考答案:A C3.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图中丙河流流向是( )A. 先向东北再向东 B. 自西北向东南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 先向北再向东17.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H是( )A.

3、300H500 B. 300H500C. 300H500 D. 300H500参考答案:16. A 17. B16.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和图中指向标可知,丙河流流向先向东北后向东流。故选A。17.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其中n为重叠的条数,d为等高距。据图可知,n=4,d=100米,代入公式即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H500。故选B。4. 2009年2月2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DOMEA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并正式开始。读“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36题。3如果图中a表示晨线,则图示

4、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26S,90W B2326N,90EC2326N,90W D2326S,90E4对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位置会移动高度会变化南极大陆的最高点 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AB C D5图示时刻,A、B、C、D四地中,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分别是 AC地和D地BB 地和A 地 CD地和A地 DD地和B地6图中、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 A马达加斯加暖流、秘鲁寒流B厄加勒斯暖流、巴西暖流C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D本格拉寒流、秘鲁寒流参考答案:3.D 4.A 5.C 6.D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3. 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5、 )A. 蒸发B. 地表径流C. 降水D. 水汽输送24. 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 大洋环流B. 水循环C. 大气环流D. 岩石圈物质循环参考答案:23. B 24. B【23题详解】当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如生产生活用水多取自地表径流,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改变;对蒸发环节的影响较大,如可以通过该变下垫面增加或减少下渗,但这些活动同时会改变地表径流环节;对降水影响有限,如可在自然条件适宜时通过人工降雨方式增加降水;水汽输送主要是通过风、台风等活动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环节

6、影响极小,故选B。【24题详解】水循环过程中不同状态的水在大气圈(蒸发、降水、水汽输送)、水圈、岩石圈(下渗、蒸发、地下径流)、生物圈(降水、蒸发)之间循环运动,促进了各圈层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如地表径流携带泥沙(岩石圈物质)塑造各类河流地貌、蒸发和降水中热量的转换等,B对;大洋环流主要是发生在海洋上的海水和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与岩石圈关系小;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地区,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与生物圈、岩石圈关系较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没有联系地球大气圈,A、C、D错。6. 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如下图所示,等高距为

7、200 m)进行地理观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 160 m B. 680 m C. 380 m D. 1080 m9. 位于Q地的观测者18时(地方时)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A. 由北流向南 B. 由东北流向西南 C. 由南流向北 D. 由西南流向东北参考答案:8. D 9. A试题分析:9. 春分日18时(地方时)日落,说明P地位于Q地的正西方,由此可以看出来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南北方向;再根据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知是向南流。故选A。7. 下图为“某海岛等高线图”(单位:米),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8、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 降水东多西少C. 该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145米 D. 南北距离约10千米参考答案:8.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赤道附近,山顶有终年不化的积雪。由于气候变暖,有人预言“赤道雪山”奇观将消失。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 根据自然带更替的规律,图中甲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 热带季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落叶阔叶林带 D. 常绿硬叶林带16. 某一地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较弱 B. 到达高空的地面辐射少C. 高空气压低、空气密度大 D. 大气逆辐射弱17. 一旦山顶冰川积雪消失,给当地带

9、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B. 山坡森林上线下降C. 山顶冰川侵蚀地貌消失 D. 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参考答案:15. C 16. B 17. A试题考查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大气受热过程、全球变暖的影响15. 山地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根据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带,可推测出甲是落叶阔叶林,C正确。16.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某一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到达高空的地面辐射少,B正确。17. 山顶冰川积雪消失,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山顶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A正确;冰川侵蚀地貌不会消失;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但不是对当地的

10、影响。9. 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9.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A. a大陆坡B. b大陆架C. c海沟D. d海岭10. 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A. 太平洋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参考答案:9. D 10. D【9题详解】直接根据图示的等深线分布判断,a位于沿海,水深-200米以内,故判断为大陆架,故A项错误;b位于大陆架边缘,等深线较密集,故判断为大陆坡,故B项错误;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故C项错误;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故D项正确。【10题详解】考查板块的位置和范围。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判断

11、,该地区位于大西洋东侧,大部分地区位于大西洋中脊以东,故属于非洲板块,D项正确。10.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618 题。16.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 河道淤积 B. 降水变率增大C.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D.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17.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A. B. C. D. 18.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

12、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D.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参考答案:16.D 17.B 18.A16.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D。17. 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B。18. 森

13、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A。【点睛】该组试题由文字材料和图片构成,以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考查植被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是教材中“水循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的迁移应用,识记植被的生态作用,理清植被破坏或恢复对下渗、蒸发、地表径流等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植被破坏,将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同时坡面上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区域水体总量减少,蒸发和蒸腾减

14、少,区域降水量减少;反之,则出现相反的结果。11.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平均水深273米。四周有多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泊。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常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1315题。13.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改道C.褶皱凹陷D.冰川作用14.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最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太阳高度角小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C.气温高,蒸发旺盛 D. 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15.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