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39775964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章节练习沪科版参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本章导读本章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出发概括出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三要素,能使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认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渗透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要点点击第一节 力1、从一些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

2、的作用效果。快乐自主研学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2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A、手臂划动的力B、手臂推水的力C、水对手臂的推力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4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

3、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B、 C、 D、5不同的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B、改变物体的形状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D、改变物质的状态二、填空题6在物理学中,力是指_。力不能离开_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7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_是施力物体,_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8有下列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两个共同的结论:(1)_。(2)_。探索与实践9人站在小船

4、上用竹竿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这是为什么?生活拓展10体育课上,同学们在排球场上练习排球中的扣球动作,排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引起了小强同学的注意,地面对排球的作用力有多大呢?小强通过仔细的观察,猜想地面对排球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与排球撞击地面的速度有关,也可能与撞击时排球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请你帮助小强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量出地面对排球的作用力,写出你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法和步骤。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要点点击1、了解力的三要素。2、了解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3、能用示意图描述力。快乐自主研学一、选择题1下述几个力中,最接近1N的是( )A、托起2个鸡蛋所用的力

5、B、提起20个鸡蛋所用的力C、抱起一只小牛所用的力D、抓起一只鸡所用的力2用手推开一扇窗,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用力大,向什么方向推,效果都一样B、只要用力大,推什么地方,效果都一样C、只要用力相同,其作用效果与推的方向、位置均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3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 )A、施力物体上B、受力物体上C、施力或受力物体都行D、以上说法都不对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A、作用点 B、力的大小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5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生效果A、跟力的作用点

6、有关 ( )B、跟力的大小有关C、跟力的方向有关D、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二、填空题6任何力的作用效果都与力的大小、_和_有关。7小丽同学先后两次用同样的力推门,一次离门轴较近的A点推,一次离门轴较远的B点推,问在_(填“A”或“B”)点推更容易把门推开,这表明_。8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大小不变,但是足球飞出去的方向和旋转性却各不相同,说明力的_和_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探索与实践9(1)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5-1所示,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为8N,请在图中作出支持力的示意图。(2)如图5-2所示,小球被斜挂在竖直墙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图5-1 图5-

7、2生活拓展10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说明。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要点点击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开变而产生的力。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快乐自主研学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A、撑杆跳高B、跳远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可以用cm、mm等做单位C、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各种力D、能发生形变的弹簧只有拉伸时才能产生弹力3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

8、是(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B、弹簧测力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拿来使用C、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轻轻地拉挂钩,以防卡住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挂钩不能与外壳相碰4小明有自制橡皮筋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这是因为( )A、橡皮筋拉长时直径变小B、橡皮筋的弹性不均匀C、橡皮筋的弹性太小D、橡皮筋形变不均匀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6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的原理制成的。7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9、:(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要明确_,还必须要_。(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方向一致。(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_。(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还要注明_。8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力的大小_超过这个值(选填“能”或“不能”)。探索与实践9观察图5-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1)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_、_、_等组成的。(2)图中的字母“N”表示_。(3)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是否需要校零?_(4)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测量10N的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5)如果用4.4N的力拉弹簧

10、测力计的挂钩,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生活拓展图5-310小红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3-2所示的 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05101520253040指针的位置/cm2345677.57.5图5-4(1)分析实验数据,写出你能得到的结论。(2)举出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实例。11、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你自身头发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说明你的设计方案和测量步骤。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要点点击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2、知道g = 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快乐自主研学一

11、、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大小相等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质量大小与重力成正比D、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2关于g = 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下列廉洁中正确的是( )A、1kg = 9.8NB、9.8 kg = 1N C、质量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D、质量是9.8 kg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非曲直1N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中间位置B、一切物体的重心都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D、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4关于重力的产生,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接触到地球,才会被地球吸引B、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C、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D、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5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甲的质量是60kg,则乙的质量和重力分别是A、48kg,470.4N B、470.4kg,470.4N C、48kg,48N D、75kg,735N ( )二、填空题6_叫重力,简称_。它的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方向总是_,重力的作用点叫_。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是水受到_的原故。7踢出的足球,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_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是_,施力物体是_(不计空气阻力)。8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_,还可以利用重垂线来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