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方红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775253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东方红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方红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东方红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东方红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东方红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即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山居()A从事商品生产B田庄里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过着自耕农的生活D田庄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参考答案:D2.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 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A行政权 B监察权 C军事权 D经济权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设十三州部,每州部设

2、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都不是刺史的职能,排除不选。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3. 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一国两制”的提出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九二共识”的达成参考答案:D海基会和海协会的领导人会晤在1992年达成了“海峡两岸都属于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的共识,被称作“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故选D;AB属于的主张,所以不能体现两岸关系的突破

3、,故排除;C是“九二共识”产生的前提条件,故排除。4. 有人说假如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有1 000人,就有1 000个不同的观点。这里并不追求达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思想碰撞,在“头脑风暴”中探寻解决世界难题的出路。以上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经济全球化趋势 B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C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和平与动荡并存参考答案:C5. 军机处办事效率较高的原因不包括( )A. 军机大臣均是皇帝的亲信 B. 军机处人员精干C. 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D. 军机大臣大多是太监参考答案:D6. 20世纪80年代末,曾经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

4、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这场危机的最主要的教训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要进行改革开放,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要支持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参考答案:A东欧剧变。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抗衡了近半个世纪的华沙条约成员国”可知,材料中的危机是东欧剧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不能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导致了一系列经济、政治、民族危机,最终矛盾总爆发,不得不放弃共产党的

5、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因而东欧剧变的教训是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即A。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7. 发生在1912年,被孙中山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建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参考答案:B8.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是指 ()。A农村人民公社 B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生产合作社参

6、考答案: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把握材料中的“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即可判断本题主要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选择C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9.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此记载反映了汉武帝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度D.推恩令参考答案:D分封制是西周时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故排除A;材料中“令诸侯以私恩

7、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反映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推行推恩令,而不是郡县制,排除B,选D;是汉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C。故选D。点睛: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也培育了地方分裂割据。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积极作用日益显现。10.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

8、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参考答案:C材料肯定了武昌起义的首义作用,排除A项;十三省独立而非所有省份独立,排除D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问题,因此,正确的选项为C项。11. 北宋元祐年间政府规定:“商贾许由海道往外蕃兴贩,并具人船物货名数,所诣去处,申所在册,仍召本土有物力户三人委保,不得夹带兵器”这说明北宋时期A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开始实行“海禁”政策C“市”发展突破空间限制 D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参考答案:D12.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

9、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17世纪上半叶”,排除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是在18世纪;C说法错误,正是由于欧洲殖民扩张促使中国实行“海禁”“闭关”政策;D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符合题意,17世纪时期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13. “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A

10、华尔街股市暴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经济繁荣参考答案:C14.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政务全部由皇帝一人处理。然而真正设立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他将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本题要求选

11、择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秦始皇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B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5. 右图是秦始皇发给驻阳陵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才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皇帝总揽全国的军事大权 B.阳陵将领有绝对军事调动权C.皇帝任命地方军事将领 D.虎符颁布于秦统一前参考答案:A16. 中国古代监察区向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变化是一个经常性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朝的“道”等均是如此,这说明

12、A.中央集权制不断强化B.监察制度名存实亡C.监察官员独立性过强容易形成割据D.中央对地方的监管遭到削弱参考答案:A【详解】监察区向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的变化,这说明了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故选A;中国古代时不断加强监察,而非监察制度名存实亡,排除BD;监察制度是维护专制皇权的工具,监察官员充当皇帝的耳目,故排除C。17.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

13、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参考答案:D18.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历史上使电成为新能源的关键性科学发明是 A.德国西门子研制的发电机 B.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C.美国人贝尔发明的电话 D.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参考答案:A略19. 明史舆服志记载:“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明代的这一政策旨在A.增加农民收入B.维护社会民主制度C.抑制商业发展D.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参考答案:C材料“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结合所学

14、可知,这一政策是指“重农抑商”政策,主旨不是增加农民收入,而是为了维护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故排除A,D正确;抑商的最初目的也是由于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大,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不符,而不是刻意维护等级制度,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完善市场管理制度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点睛:材料“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是解题的关键点,材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20. 在1984年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实惠是:A获得了承包土地的所有权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一切劳动产品的支配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参考答案:B略2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D.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