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652140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相复习要点总结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 沉积相 : 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点的综合2. 沉积环境 :3. 相模式:4. 瓦尔特相律:5. 大陆相组:残积和坡积相、沙漠相、冰川相、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海陆过渡相组:三角洲相、滨岸相、潮坪相、障壁岛相、河口湾相海洋相组: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相5. 冲积扇相沉积构造标志:泥石流沉积 块状、递变层理河道沉积 砾石叠瓦状排列筛状沉积 块状构造漫流沉积 平行、交叉、块状、水平层6. 河流的二元结构河流沉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水期河流断面扩大, 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

2、,洪水挟带的细粒泥沙,掩盖在河床 沉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沙和砾石组成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细沙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沉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 叫“二元结构”;6. 主要类型河流的特点1. 顺直河通常显现在大型河流的某一段或小型河流河道内凹岸腐蚀 , 凸岸加积形成浅滩-侧向迁移向曲流河进展2. 曲流河( 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单河道 , 弯曲度 1.5河道较稳固, 宽深比低侧向腐蚀和加积作用使河床向凹岸迁移, 凸岸形成点沙坝河流的中下游3. 辫状河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3、- - - - -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以及冲积扇多河道 , 河道不稳固;自然堤和河漫滩不发育,河道沉积发育;河道沙坝 心滩 发育,边滩不发育;4. 网状河弯曲的多河道 , 河道窄而深多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河道坡度小,水流能量低;河道、湿地等环境长期稳固,各沉积相在垂向上增生、叠加;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5. 辫状河与曲流河的比较:1二元结构顶底层厚度不同2 沉积物粒度不同3 沉积构造规模不同6. 海相组的环境划分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4、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滨岸 / 海岸相:最大风暴潮线至浪基面2)浅海陆棚相:浪基面以下的陆棚区3)半深海相:大陆坡、陆隆4)深海相:洋盆7. 滨岸相亚相类型海岸砂丘亚相后滨亚相 潮上带 滨亚相 潮间带 近滨(临滨)亚相7. 重力流的概念:海洋或湖泊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淌的,含大量泥砂并呈悬浮状态搬运的高密度底流;8. 重力流的类型( 1)泥石流(或碎屑流):砾、砂、泥、水相混合,水和砂泥杂基支撑;( 2)颗粒流: 砾、砂、水相混合,单纯颗粒间碰撞支撑;( 3)液化流: 砾、砂、水相混合,超孔隙

5、压力支撑;( 4)浊流: 砂、泥、水相混合,颗粒间的湍流支撑;9. 鲍马序列在垂向上常不完整,缘由:1. 剖面位置不同(见上图)2. 先期浊积物受后期浊流腐蚀、冲刷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10. 三角洲: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水流扩散,流速降低,所携泥砂沉积于此,形成顶尖向陆的沉积体;10. 三角洲成因类型( 1)河控三角洲(鸟足状、朵状)河控三角洲是三角洲沉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形成厚度大、面积广的大型三角洲, 故有人称之为建设性三角洲;2浪控三角洲 弓形 鸟嘴

6、状 3潮控三角洲 港湾状 11. 三角洲亚相的划分及鉴别标志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的陆上沉积部分,它与河流体系的分界是从河流大量分叉处开头;包括:分流河道、自然堤、决口扇、沼泽;三角洲平原沉积特点:砂质沉积与泥炭、褐煤共生是该亚相的重要特点;分支河道和沼泽微相构成该亚相主体, 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分;三角洲前缘亚相:海(湖)平面以下,浪基面以上,三角洲沉积的主体相带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自然堤分流间湾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 陆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长部分向海方向, 河道加宽,深度减小,分叉增多较平原的分流河道沉积物细,以砂、粉砂为主;不规章小型交叉层理,波状层理及冲刷 充填构造;砂体垂直流

7、向剖面上呈透镜状,四周是细粒沉积物;前三角洲亚相浪基面以下,静水;与正常海(湖)相沉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积过渡;沉积物: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构造:水平层理、生物扰动、上部沉积物的滑塌;六、三角洲沉积的识别标志1) 岩性: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平原亚相常见泥炭或薄煤层;没有或只有极少砾岩和化学岩2) 结构:成熟度较高;由陆向海,碎屑粒度和分选性变细变好3) 沉积构造:板状和槽状交叉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和透镜状层理、流水和浪成波痕;冲刷 充填,变形构造、生物扰动4)

8、 生物化石:海生和陆生生物化石混生;原地生长者主要为广盐性生物:瓣腮类、腹足类、介形虫;海生生物化石多显现在层序的下部,向上削减,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多;5 垂向层序:反序- 正序6 砂体形状:平面- 朵状、指状;纵剖面- 帚状;横剖面- 透镜状七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生油条件前三角洲亚相的泥质岩是有效的烃源岩 颜色深,厚度大,分布广,积累速度快,有机质丰富 水体较深,埋藏后处于仍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储存和向烃类转化;储集条件前缘席状砂、河口砂坝、远砂坝等,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砂体与前三角洲亚相紧密相邻,且位于烃源岩的上方,或被生 油岩穿插包围,对接收早期油气,储存孔隙非常有利;三角洲平原亚相

9、分流河道也可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盖层条件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和隔层;12. 海洋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威尔逊标准相带模式威尔逊( 1969, 1975)综合了古代及现代碳酸盐岩的大量沉积模式,根据沉积环境的潮汐、波浪、氧化界面、盐度、水 深及水循环等因素的掌握,建立了综合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划 分出九个标准相带;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塔克模式我国古代碳酸盐的沉积相特点与塔克的模式极为吻合;欧文( Irwin, 1965)

10、模式陆表海清水模式和能量相带的抱负序列,由海向陆,分X、Y、Z三个带X带:深水低能带,波基面以下,沉积缘于Y带灰泥及浮游生物碎屑; 有利于生油Y带:近岸高能带,从波基面起,向海岸延长至波浪及潮汐能量大部被消耗,波浪、潮汐的主要作用带,阳光、氧气充分,沉积物为礁、滩; 良好的储集相带Z带:滨岸低能带,水浅,波浪能量已消耗;由于蒸发盐度大,沉积泥晶灰岩(白云岩)、蒸发岩、藻叠层;拉波特潮汐相带模式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 1)潮上及潮间带(Z):蒸发作用强;白云岩、云质

11、灰岩,叠层构造、干裂、鸟眼构造等;( 2)浅的潮下带( Y):潮汐作用强;颗粒灰岩、叠层石、泥晶灰岩、冲刷、干裂等;( 3)无陆源碎屑潮下带(X上):浪底之下,低能,发育礁,泥晶灰岩;( 4)有陆源碎屑潮下带(X 下):浪底之下,低能, 粘土沉积;13. 珊瑚礁是指造礁石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生物礁是指狭义的生物礁或生物骨架礁,即限于具有生物建造的抗浪骨架的碳酸盐建隆发育阶段识别标志(一)有隆起的地貌(二)有原地固着生长的造礁生物生长形成的礁灰岩(三)具有波浪作用的证据充填灰泥的骨架孔波浪破裂的礁角砾等;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

12、ord资料 - - - - - - - - - - - - - - -(四)有肯定的相带组合-礁核、礁翼、礁间相;14. 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特点1)浅:海水太深,阳光不足,氧气不够,对藻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生长不利;位于CCD面之下的深海水域,水压大,溶解CO2多, CaCO不3 饱和2)清:碎屑沉积物供应不充分3)暖:主要分布于30纬度的赤道南北暖和浅海地带,如加勒比海大巴哈马滩、波斯湾、孟加拉湾、我国南海诸岛及印 度尼西亚巽他陆棚等地陆表海和陆缘海的概念1. 陆表海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低坡度,范畴宽阔,很浅的浅海;2. 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坡度较大、范畴较小、较深的浅海;沉积构造:粒度分析的方法1. 直接测量法对粗大的砾石或砾岩采纳直接测量法;直接用尺测量A轴或 A、B、C三轴;测后按粒级分别归类,并求得各粒级百分含量;要求测 150 300个颗粒;如要求精度高可测量A、B、C三轴,用公式求得直径,然后分别按粒级运算百分含量;2. 筛析法筛析法是用一套具不同粒级孔径的筛子将碎屑分开的方法;3. 显微镜下薄片粒度分析法对于固结又难于解离开的砂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