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39613637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9分,每小题3分)阅读知识短文,完成6-8题。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先秦传记文学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具有史诗性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认为是史诗。历史学家白寿彝史记新论认为是传记体。文学史家陆侃如、冯沅君中

2、国诗史认为:“生民是一篇很好的后稷传,他是周族传说的始祖。公刘是一篇公刘传。公刘为后稷的裔孙,此诗叙他迁都事。”这两首诗都有自己的中心人物,相当于传主;又都有围绕中心人物的故事情节,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传记文学的因素。但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所以只能认为是传记文学的萌芽。先秦诸子散文虽主要谈哲学、政治思想,但往往亦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如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去楚国劝说公输般不可攻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战国策、淮南子等古书中都有情节大同小异的记载,可见真实性较大。公输中所塑造的墨子形象,体现了墨家不辞劳苦地为他人排难

3、解纷的利他精神。墨子止楚攻宋事迹完整,但只记这一件事,而且没有记载发生在何年,尚少时间观念,因此只能算是传记片断,或有传记因素。孟子、庄子中也有人物事迹的记叙,但其形态与墨子相似。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先秦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已出现传记雏形。有的整篇较集中记叙某个人物的片断事迹,刻画出一定的人物性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者可能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接近后世短篇传记。如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写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弟、与母亲的矛盾冲突。故事头尾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但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本篇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因而这一片断还只

4、是传记的雏形。有的人物事迹散见于几年的连续叙事中,则较能反映出相对完整的人物生平。如左传中“晋重耳之亡”,较连贯地写了晋公子重耳从出逃到返国夺位的19年经历,写出了重耳性格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传记的雏形。战国策常在某一章中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记叙其片断事迹,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如写战国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言行活动,事迹相对完整,能表现他们的性格。这些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6下列对“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传记文学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B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并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C生民、公刘人物事迹

5、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D战国策写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围绕中心人物,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当属于传记文学。B先秦诸子散文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应是传记文学。C左传、战国策的作者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类似小说创作。D“郑伯克段于鄢”因为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所以它只是传记的雏形。8根据原文内容,不代表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B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属史诗性质,也是传记体。C

6、孟子、庄子的记叙,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D作者认为:传记文学既是人类自身实录,因而就要写出人物主要生平事迹,要有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个性等。参考答案: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 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 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 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

7、中, 也存在于一切 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 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 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设想一下,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 习生存本领,那情景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称传统文化为祖宗的丰富遗产,说文化传统是我 们的宝贵财富,是不为过分的。但是不能忘记,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 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因此,说传统 是民族沉重的负荷,社会前进的包袱,也是不为过分的。既是财富,又

8、是包袱。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 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能理解这一点和做到这一点,看来并非易事。我们容易看到的,常常是与之相左的情 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 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势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持斑 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 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

9、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 以彻底决裂。但是传统也不是神赐的,天生的,它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必定也会随共同生活 的变化而更新。谁要想拉住传统前进的脚步,阻挡传统变化的趋势,纵或得逞于一时,终将 徒劳无功,而且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机。这是有史可稽的。(节选自庞朴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重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即所谓的文化遗产。B. “文化传统”,即民族精神,重点在“传统”,它虽不具备有形的实体,却无所不在地存在于一切现实之中。

10、C. 有人将传统视为服装,服装以时为美,传统就被看作了包袱;有人将传统视为文物,文物惟古是尚,传统又被当作财富。两种看法都是偏颇的。D. 作者认为传统不是“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也不是“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是想说明传统具有惰性,难以彻底与其决裂。13. 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节选文字主旨的一项是A. 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B. 传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C. 我们应该辩证地了解和看待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于千里之外。D. 传统总是随着人们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没有人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14. 根据文中所谈

11、到的传统的“两重属性”,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清明节”这一传统?参考答案:12. D 13. C 14.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我们既要继承慎终追远 的节日内涵,也要抵制燃放爆竹、焚烧纸钱等祭扫陋习,使传统节日更有生命力。12. 试题分析:D. 作者认为传统不是“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也不是“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是想说明传统具有惰性,难以彻底与其决裂。对原文理解有误,根据文意作者是想说明传统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13. 试题分析:A. 传统文化是祖宗的丰富遗产,文化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B. 传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人们

12、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D. 传统总是随着人们共同生活的变化而更新,没有人能阻挡它前进的脚步。以上三个选项都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子啊诠释“传统”,本文的主旨是引导读者,怎样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中心内容的把握和拓展思路解读文外内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选文中理解和概括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然后

13、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清明节”传统节日应该怎样对待。根据理解原文和把握传统节日的内含,本题可以作答为: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我们既要继承慎终追远 的节日内涵,也要抵制燃放爆竹、焚烧纸钱等祭扫陋习,使传统节日更有生命力。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千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

14、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央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

15、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说到做到,眼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千,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青、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森林里!”小孩说。“什么森林?”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