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洛阳市文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57.67KB
约12页
文档ID:239601446
河南省洛阳市文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1/12

河南省洛阳市文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廿八)10: 26分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如下图)之后,月球首颗植物培育成功,一颗棉籽在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 密闭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发芽了,但相隔不久又枯萎凋零网友说,这都是月亮惹的“祸”据此完成1-2题1.“嫦娥四号”着陆月球时,A.艾特肯盆地烈日当空 B.月球背面已夜幕降临C.甘肃酒泉正日落西山 D.美国纽约露出了晨曦2.“嫦娥四号”棉花嫩芽死亡,网友所说的“祸”是指月球表面的A.高真空 B.低重力 C.强辐射 D.高温差参考答案:1.A  2.D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时,月球背面是月昼,且月球车的影子较短,加上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近乎真空,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说明此时据艾特肯盆地烈日当空;根据时间推算,此时甘肃酒泉已日出,纽约已夜幕降临棉籽在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密闭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没有直接暴露在太阳辐射和宇宙射线的环境下,但是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时间达半个月,月昼温度高,月夜温度低,昼夜温差超过300℃,“嫦娥四号”棉花嫩芽受其影响而枯萎凋零。

2.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 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C. 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 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5. 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C. 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 地壳运动6. 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南流向东北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北流向东南参考答案:4. C    5. D    6. B4.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位于天山北麓地区,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冲积扇的地势南高北低,A正确;由于流水沉积作用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冲积扇的泥沙颗粒由扇顶向扇缘逐渐减小,可知冲积扇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B正确;冲积扇的形态南窄北宽,距离出山口越远沉积颗粒越细,土壤越肥沃,可知该地区的耕地分布南少北多,C错误;冲积扇边缘,由于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甚至可能出露地表,D正确。

故描述错误的是C选项,答案选C5. 由材料可知,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是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形成,由于地壳活动,使得Fl至F4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故答案选D6. 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位于河流的东侧,受地势南高北低影响,修建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西南流向东北,这样河水可以自流,工程量小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内外力作用对冲积扇形态和位置影响山麓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流流出山口,河道变宽,流速下降,泥沙沉积,所以其冲积扇位置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农业准确提取材料“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是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形成”断层为地壳运动而形成的3. 读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图,①、②、③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回答1~2题 (1)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A.小于E点地租B.等于E点地租C.大于F点地租D.等于F点地租(2)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参考答案:(1)C(2)D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试题解析:(1)因为①②③代表的是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等值差也相等。

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说明等值线圈层越小数值越大,所以H点地租高于N点,N、M、F三地地租相等,H点地租高于F点2)G地远离三个商业中心,且地租最便宜,所以G地最可能是农业用地 4. 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若A范围内植被遭大规模破坏,则可能导致A.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B.紫外线增强,皮肤癌多发C.植被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D.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沙化参考答案:A5. 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848个城市和村镇按照各自所处时区的不同相继熄灯,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以提高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警觉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应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下列清洁能源与开发地区配对中最合理的是A.地热—西藏                  B.潮汐能—安徽C.太阳能—四川盆地            D.水能—内蒙古高原参考答案:A6. 读图15“沿某纬线圈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34~35题图1534.该纬线圈可能是A.40oN        B.60oN C.30oS        D.40oS35.有关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最快的是甲所在的大洲           B.所在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C.所在大洲分别是:北美洲、非洲、亚洲             D.丙处山脉是由于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参考答案:CA7. 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

如农谚所言,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秧”据此回答59~60题59.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植被60.以上现象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差异性参考答案:A  A8. 右图示意某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1=36°读图,完成21—22题21.该地的纬度是    A.5°26′N       B.18°N              C.5°26′S       D.18°S22.从b到a的时段内,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A.日出时间逐渐推后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昼短夜长                         D.正午旗杆的影子逐渐变大参考答案:D  B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  定结(藏语意为长在水中的地方)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材料二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

西藏虫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1%,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图5(1)指出河流a段和c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10分)(2)描述定结湿地分布区的地势特征(2分),并分析定结湿地的成因6分)(3)简述掠夺性采挖虫草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1)夏季a段(流经青藏高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温度高,冰雪融化量大c段流经(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10分)(2)地势特征: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中部由东向西倾斜或南、北、东部高,西(西北)部低)(2分)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中部湖周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河流较多,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任答3点6分)(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掠夺性采挖虫草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废弃物污染,导致环境恶化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流的补给方式、地势特征的描述、湿地的形成原因以及破坏植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个知识点,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本河流为雅鲁藏布江,a段流经青藏高原,河流补给方式主要为冰雪融水,夏季温度高,融化量最大,所以汛期为夏季;c段流经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降水较多,本段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2)地势的特征在描述时一般为地势 X X  高 X X  低 ,地势起伏大还是小,地市的倾斜方向等;湿地的成因主要从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海拔高(纬度高),蒸发弱;本地降水多或者河流附近有渗水来分析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再大肆破坏植被的话会造成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并且一旦形成问题,恢复起来就非常难10. 弧abc为地球某时刻晨线的全部,大致东北-西南走向,a、c为晨线的顶点,b为中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82°N,105°E),完成5—6题5.c点位于北京的什么方向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6.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A.2月5日13点          B.2月5日1点C.10月23日13点        D.10月23日1点参考答案:5.B    6.C11.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大气中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参考答案:B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吸收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大气吸收能力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加。

12. “≥10℃积温”是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秦岭—淮河一带大约是4500℃)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水平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12-13题12.甲图A~F的变化反映了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       D.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13.某地水热状况与B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A.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B.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长           D.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参考答案:12.B   13.A13. 读某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2题1.M城气温比周围气温高的原因A.谷地、地势低       B.河流调节作用C.海拔高,太阳辐射强D.地热资源丰富2.若图中有大河,请判断大河流向A.由西向东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2 AA14. 早期长江沿岸某城市为防止河岸崩塌,在图中甲地岸线一带用混凝土和片石构筑了宽厚的护堤2017年冬季,甲地护堤大面积塌陷,岸上成排的树木沉入水中。

下图示意该河段护堤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 甲地岸线需构筑宽厚的护堤是因为A. 地转偏向力大 B. 水流侵蚀力强C. 人类活动过度 D. 泥沙淤积严重11. 冬季甲地护堤根基出露是由于A. 径流量大,洪水冲击 B. 河床严重塌陷C. 河流结冰,坝体收缩 D. 河流水位下降12. 防治河流凹岸护堤坍塌的有效措施是①加固护堤根基②增加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