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239540526 上传时间:2022-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谈论、说明修辞手法 :( 1) 比如:生动形象地写出xx 事物的 xx 特点;(2) 拟人:给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 3) 夸张:突出特点,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剧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概,增加感染力、说服力;(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相互衬托,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剧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2、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留意,启示摸索;(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剧烈抒情; 9、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10、引用:增加文采,说理表情达意,为自己的观 点和看法供应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11、 对比 : 突出其中一个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正称、反衬)、烘托、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借景抒情、情形 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第一步】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诗歌类别: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咏物诗、咏怀诗(包括羁

3、旅诗、思乡诗、登临诗和闺怨诗)等,古诗一般挑选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情形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怀古伤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会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其次步】把握诗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烘托渲染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词的后半部分为诗的中心,诗人的情与志【第三步】必看题目(必看作者必看注释(必看名句必看题干【第四步】表达手法,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

4、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成效;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纳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诗歌鉴赏答题格式1、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他有什么身份+什么性格2、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说明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意象+抒发(寄寓 / 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 +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尝关键词句:含义+手法 +表达作用(句意+文意 +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手法的作用分析表达在诗歌中的作用作用(句意+文意 +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

5、 +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9、概括评判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 +评判(总分总式)情感:忧国忧民之感叹、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 不遇之孤寂、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闲适之恬淡、秀美山河之喜爱、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想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间易逝韶光不再之感叹;记叙文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次序 :顺叙、倒叙、插叙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

6、侧面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表达方式 :概括表达、细节描写说明次序 :时间次序、空间次序、规律次序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进展、高潮、结局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详细环境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谈论文 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论据分类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如论证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对论点、

7、论据、论证)谈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经常有并列式、递进式;引号的作用 :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破折号用法 :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语句特色评判用词精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化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白、言简意赅、 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爱好、说理透彻、有说服力、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爽、新颖、美丽、绚丽、含蓄、 纯朴、自然等;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升华情感)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前后照料、首尾

8、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进展;开头文字起什么作用?-谈论文、说明文中起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在记叙文或小说中起交代环境,烘托渲染了什么氛围、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 者的阅读爱好,吸引读者留意等作用;结尾文字起什么作用?一般说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意,深化主题、升华感情、呼应开头、启示读者摸索等作用;开头结尾文字一起有何关系?一般是首尾呼应,深化主题等;中间文字有何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上文启下文- ;或者是总结上文,或者开启下文;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一般是回答不行,假如是插叙文字,它具有充实文章内容,帮忙刻划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假如是举例论证或说明,那就

9、是论证或说明是否充分的问题;假如是抒情谈论的文字,那就可能是过渡的问题;说明文题型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详细直观、深化浅出(科学精确)地说明白(说明内容),使读者常见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详细的实例对事物的特点/ 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详细,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点/ 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 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点/ 事理加以详细的说明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0、;、打比方:将 比作 ,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白事物的特点/ 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点/ 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详细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 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点/ 事理;、列数字:用详细的数据对事物的特点/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精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点/ 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详细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详细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奇、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

11、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仍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语言风格a 精确平实 b 生动形象(假如使用了大量描写句、修辞句、神话传奇等)加点词语能否去掉?这类词语主要是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大约、左右、最、几乎、仅仅等a. 不能 b. 加点词语起修饰、限制、强调作用c. 结合说明内容讲明理由d. 假如去掉,就e. 加点词语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严密性“据科学家分析”“据资料说明”“据统计”一类词句的作用;说明信息的来源,增强说明内容的可信度,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精确性句中的“两个词语能否调换”一类的问题a. 不能 b. 结合内容分别说明两个词的意思c. 分析出不能调换的理由d.

12、精确性品析说明文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作用;a. 词语作用:结合内容分析词语的意思+精确性(或生动、形象)b. 句子的表达作用:找准句子的说明方法+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文,记叙文都可以套用6、“”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精确地)说明白事物的特点,能够激发读者的爱好(符合实际情形,具有科学性);7、“”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白,能够激发读者的爱好,去 掉就没有这种成效;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 对化;用了“”词,精确地说明白,符合实际情形,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开头的作用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爱好开头有描写性语言:生动形象地引

13、出将要说明的事物(事理)结尾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说明期望,提出号召想像远大前景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从内容和语言的两个角度分析)要点:描写了内容,突出了;语言上生动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爱好;说明文中引用古诗、传奇、俗语、故事等的作用要点:为文章增加文学颜色,读来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爱好(吸引读者)文中两个段落不能调换的缘由或为什么先说. 后说要点:先概括两段内容再说明不能调换的缘由(如上下段是递进关系、主次关系;由现象到本质等,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说明次序时间次序(进展史)标志:时间推移的词语空间次序(建筑物)标志: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规律次序(事理说明文)标志:由现象到本质,由主

14、要到次要(“第一”“其次”“再次”等词语,由结果到缘由、由概括到详细、有整体到部分、有一般到个别)结构方式总分总总分分总(提示:每次做说明文前必需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代词指代什么内容瞻前顾后法(往前找、往后找)自己概括、检验法(代入法或置换法)“表达方法优劣的分析”类;顺叙:依据事情发生进展自然次序支配材料,脉络清晰,便于懂得;不足的是太死板,无波澜,较平淡;倒叙:把故事的结局、或出色片段放在开头,可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 下读的作用;但肯定要与顺叙结合用,“倒”的部分终止时,语言上要有交代;插叙:在表达一件完整的大事过程中,依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插入另一件事或某些交代性的文字,可以充实文章内容

15、,有助于突出文章主题;8、“表达人称优劣分析”类;第一人称: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但限制了人的视野,表达的空间狭小;其次人称:便于沟通感情,给人予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实感;如是问为什么要用这种人称,那就答其优点;假如是问改成另一种行不行?那就应分析另一种人称的缺点;9、“表达方式的分析判定”类;常见题型有:指出表达的要素、线索、组材次序等;这类题只须据有关学问答题即可;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来说就是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背景,烘托人物的心情 , 为故事情节的进展作铺垫,突出人物性格等;判定人物描写的类型;人物描写从描写对象来分,可分为肖像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