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6740299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要素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着ttt界经济的发展,知识的区域集聚促成了一些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区域经济新格局的 形成,区域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口益重要。近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集群已经具备 一定规模,但创新能力还普遍较低,所以深入分析浙江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可以为浙江区域 创新体系建设提出重要的决策参考。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发展的意义(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主要类型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怦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中,1987年弗里曼在 技术和经济运行:来白口木的经验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从此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以及产业集群迅速成长,在这种大背景下20世纪90年级初期出现了区域创新体系 理论。区域创

2、新理论体系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在经济活动中置入 新制度、新要素、新纽织、新产业、新需求等而建立的为了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网络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创新主体系统,主要有企业、政府、教育科 研机构、中介组织等;第二,创新客体系统,包括需求、产业、生产要索、驶环境系统等; 第三,创新软系统,包括主体和客体内的制度、体制、机制、文化等系统,也可称为区域文 化系统。(二)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意义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实质上是寻求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 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涉及科研部门、企业、政府政策多方面的真正的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思 路,浙江政

3、府也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相信创新能带来经济的快速 增长,充分利用浙江的资源优势发展每个地区的区域优势,从而提高总体的区域创新能力, 形成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介、政府的互动机制,使知识、科技等创新要素更广范围的 流动,以利于资源、信息的互补共享。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一)重点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1 .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口好的创新氛围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都证明建设重点产业集群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 良好的创新氛围。为了满足市场H渐扩大的需求,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纟R织管理创 新,对备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运用科学的新方法和新技

4、术创造岀新产品,投放于市场进行商 业化从而获取利益。此外,集群内企业的新技术也由于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等各种因素 不断被其他企业模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不断产生渐进性的技术创新。2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推动了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 的发展。马歇尔说“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得到的利益是很大 的”,相似的产业文化、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使集群内的企业都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技术吸收 能力,形成了分T合作明确并且可以技术扩散的的技术网络,从而引起的企业技术创新都是 其他区域内无法相比的。(二)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

5、重要载体1. 集群Z间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区域创新活动按照创新体系理论来说,创新过程实质上是单个企业或机构作为政策作用的对象,相互 作用影响从而提高区域内的整体创新能力,产业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载体将集群ZI川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区域 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和空间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性。通过知识有效的积 累、传承与增长来促进技术创新,产业集群木质上成为一个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的区域创 新体系。2. 产业集群的地域性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布局新形式产业集群的地域性是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产业现象进行研究,成为H前区域创新

6、体 系的产业布局的新形式。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 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下构建区域框架下的创新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白然环境、 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等因素进一步明确备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 目标与重点等,从而协调区域总体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布局新形式。在这一意义上,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载体。(三)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1.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生产率提高同一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不仅能提高该区域内的企业扩大自身规模,也能促使区域内的产 业从原料的供应、配套的产品等多个坏节形成专业化的市场。产业的集群也是人才的聚集, 为更

7、多的技术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助于引入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使产业聚集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此外,区域内的信息汇聚和共享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整个区域内的 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的增长。2. 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利用集聚资源的优势为集群企业创新提供了便利,从而加快了区域创新体系的 建设,资源优势包括人才、资金和技术。就人才来说,产业集群将各种人才吸引在一起,从 而使企业更容易获取人才;就资金来说,产业集群使投资者了解区域发展前景,有利于降低 投资风险;就技术来说,完善而集中的产业集群有利于深入开展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 也有利于新技术的传播学习能力。3. 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力产业集

8、群增强了区域内备主体Z间的有效交流和客体因素Z间的有机联系,使区域创新 体系的各个部分协调发挥作用,各要素之间在一定地域内建立起稳定联系和协调互动,在一 定区域内形成某个或某儿个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四、浙江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与要素发展存在 的问题(一)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1. 浙江企业H主创新能力低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的科硏力量一直比较薄弱,浙江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不够,技术开发 能力比较薄弱。2015年浙江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的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 在全国列第5位,略高于全国4. 7%的总体水平,落后于同处长三角的江苏。科研经费的不 足导致浙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

9、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够完善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习 惯于从别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虽然表面加速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可是却阻碍了浙 江金业的技术进步,加上浙江企业没有很好的消化吸收从别处引进的先进技术,只是一味的 模仿致使我们无法得到真正先进的核心技术。2. 浙江产业集群创新动力缺失目前无论是新兴的产业集群还是传统的产业集群,都普遍呈现出一种低端化、模仿化的 个体特征,从而导致浙江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不足导致集群内自主创新动力相 应缺失。大多数企业采取跟随和模仿政策,内部管理缺乏创新,缺乏一批白主创新的龙头企 业引导形成创新主体意识,从而无法形成骨干企业为示范全血的创新主体体系。3.

10、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层次低浙江产业集群以传统产业为主,而大部分传统产业的产品档次低,使传统产业处于产业 链的低端。此外,集群内企业缺乏龙头企业,无法形成示范、带动与整合的作用,进而导致 产业机构的低层次和产业集群内竞争优的低层次。(二)创新主体技术创新意识单薄1. 企业创新意识薄弱随肴现代企业制度的LI渐完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却存在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应 当重视从各个方面来加强1主创新能力。浙江省企业的创新方面虽然一肓稳居前5名,但从 更细化的基础标准来看(表1), 一些指标相对落后于其他省市,主要表现在均值和增长率 方面,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浙江省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的劣势。大中型工业企

11、业的研 发人员、活动经费均排名靠后说明企业高层对创新重要性认识低,技术改造投入额、专利增 长率和设备原价增长率说明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单薄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表1浙江省企业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情况名称排名大中型工业企业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名单19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销伟收入的比例19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增长率15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增长率15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30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增长率11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技术改造的投入额25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增长率17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率152. 高校数量少、结构不合理高

12、校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远远不够,相互脱节较严巫。企业负责人对科技创新作 用的认识低,没有专门的研发中心和科研团队,也没有人才培养基地来培养针对性人才。 另一方血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浙江高等教冇已从精英教冇转变为大众教冇。浙江普通高 等学校由1978年的20所增加到2014年的82所,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86%,居全国备省份 第1位。但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浙江高校存在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实力弱等问题。例如, 浙江仅有浙江大学一所211高校,而全国目前有20个省拥佶两所以上的高校,其中江苏有 11所,上海有10所,广东有5所等均高于浙江,浙江的高校水平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科类高校数量不足,外语

13、类高校仍是空白,农林水类高校结构重心偏低。高校数量上的不 足和质量上的欠缺无疑会使企业人才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创新能力低。3. 创新研发投入分配不合理我国创新研发投入在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所中的分配不合理,配置给研究院所的研发 投入明显高于高校。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企业是主体,浙江研发费川的投入占到2. 3%, 其中有89. 8%是企业投入,企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主体。科技研发投入水平的高低并 异势必会影响经济增长,进而拉大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滞后中介机构作为提供企业创新重要服务机构,存在发展滞麻、运行不规范等问题,难以达 到分工II渐细化的市场对企

14、业在技术创新,引进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要求。浙江中介服务 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 体制存在缺陷,难以形成统一管理格局浙江省中介机构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是由政府机构或依托政府机构成立的,导致 了中介机构具有强烈的官办色彩,业务上存在垄断或者变相垄断现象,5个市的35家事业 单位类中介机构未按规定脱钩改制;6个市的21家政府审批部门涉及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 绝大部分由相关部门的下属单位或控股企业管理,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近些年虽然建立了行 业机构,但还没有完全发挥协会的作用,使一些中介机构处于既没有政府的规范监督又没有 行业协会6律管理的自生自灭,造成中介服务市场的秩序紊乱。2. 中介

15、结构规模小,总体专业化程度低虽然浙江有科技中介机构4500多家,但大部分中介机构尚处于小作坊状态,成立时缺 乏明确的方向,业务范围狭窄,如34家专利代理机构中相对力量较强的只有7-8家,总体 看偏少,又如2012年前批准创建的72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许多机构内的从业人 员通过考试取得职业资格的人数偏少,高级职称人员占一55%,博士和硕士占一10%,专业技术 人才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导致难以展开高质量的服务。更有部分从业人员的道徳水平低下, 不遵守职业标准,导致执业质最低下,使一些中介机构服务质量和诚信度不高,很多中小企 业、高校等遇到问题时不敢找中介机构。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

16、有效的监督管理近年来,随着中介机构数量的迅速增长,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乂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 行业白律,虽然浙江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规范和促进中介机构的有序发展,如 2002年的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2005年的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7年的加快中介机构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然而相关法律制定和执行的速度还远远 跟不上中介机构的发展速度。(四)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浙江省目前对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制约了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发展。创新基础设施的不完备、配套技术和产业基础的不完备导致各个地区具有白 主知识产权、市场前呆广阔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屈指可数,从而经济发展缓慢。2012年以来, 浙江省深入开展“三位一体”的产业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