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刘岗庄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36620436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刘岗庄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津刘岗庄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津刘岗庄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刘岗庄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刘岗庄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B.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D.知州管理地方行政参考答案:B参知政事不是监察机构,不能行使地方监察权,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通判的职能就是负责监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枢密使的设置是加强君权的产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知州是地方一级的行政机构,所以可以管理地方行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

2、选B。2.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重农抑商思想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商人没有农民的辛苦却能得到农民种很多土地才能得到的收入,言语中透露出对商人的不满,主张重农抑商,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体现出商人的逐力投机行为和商人的生活状况,故AD项错误;B项错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没有瓦解

3、。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3.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的出现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D宗法

4、制和分封制的破坏参考答案:D4.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参考答案:C5. 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根本目的参考答案:B6.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交纳固定粮食税C.推行农业集体化 D.扩大国

5、营农场的自主权参考答案:C7.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正确的是A.叶剑英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两制”是指两种经济制度D.“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参考答案:B根据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B正确;“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故A错误;“两制”是指两种社会制度,不仅仅是经济制度,故C错误;“一国两制”就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适用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含义,结合所学可知,

6、“一国两制”构想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8.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7、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9.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参考答案:A宋代集权的措施。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宋代御史中丞负责监察,三司使掌管财政,枢密副使负责军事,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10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世界范围内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并进行投资,这标志着(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C.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经济全球化形成参考答案:C11. 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氛围;也促进了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参考答案:C【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科举制。依据所学,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B是监察制度,排除;A选关的依据是“军功”,D选关的依据是门第,与题干中的“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公平、公正、合理”不符

9、,排除;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通过考试选官,相对公平、公正,故选C。12.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参考答案:考点:CB:赫鲁晓夫改革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需要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赫鲁晓夫改革的积极意义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

10、可知,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进行的,他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故D项正确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效不大,并没有改变了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局面,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的改革理论上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故B项错误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作用,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13.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表现为:(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了商业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参考答案:B14.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C清末“新政”法令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答案:A1

11、5. 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占GDP比重为3%9%,平均为5%。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A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B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C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D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农业占明朝GDP比重平均为88%”,可以得出田赋收入是明朝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宗,故选A。题干并没有史实说明B、C、D三项,因此皆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16.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可

12、以为下列哪一思想提供理论保障A.君轻民贵B.隆礼重法C.大一统D.君权神授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中引文的大意是:天生民性,有善的本质而不能很好,于是(为他)立王以使其更好,这是上天的意思。结合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分析可知,这与他的“君权神授”思想相通。故答案为D项。A项,君轻民贵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排除;B项,隆礼重法是战国时期荀子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大一统”是董仲舒的思想,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实质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7.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13、是()A. 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参考答案:答案: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内容与特点18.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涉及抗日的不包括()A.太平天国运动B.1894年平壤战役C.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认识。注意本题的设问是否定式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平壤战役”、“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等都涉及了

14、抗日斗争;而“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涉及抗日斗争。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列强侵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9. 在周代,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授予诸侯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可知,这是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要向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故D项正确;世袭制是夏朝建立,一直沿用于后代,不是地方行政制度;宗法制强调以血缘关系维系宗族的团结与稳定,而非地方的制度;郡县制在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周代主要推行分封制,故排除ABC三项。20. 下面左图到右图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革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从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工具从石器到铁农具,再到曲辕犁,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所以答案选D。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唐代出现了结构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