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36156450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0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考地理选考江苏专用总复习训练-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八世界地理专题测试卷一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阿留申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1900千米,由300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57座火山)组成。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阿留申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A.海底板块发生升降运动B.阿留申群岛的隆起抬升C.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D.位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答案D主要考查火山的形成原因。阿留申群岛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D对。2.推断阿留申群岛的主要植被是()A.草甸、苔藓B.落叶阔叶林C.荒漠、灌丛D.针叶林答案A本题考查根据某地地理环境推测其自然

2、带类型。材料中提到多强风,且多细小的火山岛,土壤发育程度差,不适宜生长较高的森林;该群岛位于西风带,且周围海洋面积广,雨雾多,不会出现荒漠,所以A对。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下图是印度尼西亚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印度尼西亚主要的气候特征是()A.全年干湿分明B.夏季炎热干燥C.全年高温多雨D.全年四季分明答案C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气候类型、分布与特征,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素养。印度尼西亚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4.雷雨是湿热空气强烈对流运动,同时伴有雷电的强阵雨现象。图中爪哇岛是世界上雷

3、雨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雷雨天数超过320天,主要原因是该地()靠近赤道周围水域广阔对流显著气旋活动频繁A.B.C.D.答案A爪哇岛靠近赤道,太阳辐射强,地面气温高而空气对流旺盛;加之本身是岛屿,周边水域广阔,有充足的水汽,而雷雨天气多;故A正确。赤道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无气旋活动。知识拓展对流雨:形成:近地面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分布:低纬度地区最多见,午后多发;中高纬度主要出现在夏半年。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被称为“非洲新加坡”。下图为非洲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及吉布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

4、影响图示西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答案B图示西部年降水量线呈东西走向,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结合图中20N线,可判断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于北部,而南部降水多于北部,故大气环流是西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6.吉布提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其最重要的区位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B.位于欧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C.非洲物产出口的集散地D.扼守曼德海峡,位于海上要道答案D由“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可判断D正确。海运便利不是最主要的区位条件,则A错误;曼德海峡位于非洲与亚

5、洲的边界,则B错误;此处气候干旱,物产不丰富,则C错误。关键点拨新加坡发展的关键区位条件,就是扼马六甲海峡这个海运通道。7.吉布提()A.森林广布B.地热能丰富C.以种植业为主D.造船业发达答案B图示该地位于板块边界处,地壳活动频繁而岩层断裂多,地热能易于在此释放,则地热能丰富。该处降水少而不利于森林生长、种植业发展;该国经济、技术落后,而造船业落后。下图为某岛屿,该岛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该岛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其主要原因是东北部()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C.经常有对流雨的影响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答案B由纬度

6、可知,该岛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岛屿东北部为迎风坡而降水多,西南部处于背风坡而降水少;故B正确。东北部纬度高于西南部,受赤道低压控制时间较短,则对流雨较少;图示西南部与东北部均有暖流流经,则洋流不是导致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9.该岛河流()A.干流短小,落差大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C.流量大,利于航行D.冬季出现凌汛现象答案A本题以岛屿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知识,以及获取信息、调动地理知识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由经纬度可知,该岛面积不大而河流较短小;同时由山脉高达3 175米,而海岸线为0米,可判断河流落差大;故A正确。该岛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间

7、流向四周而呈放射状;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行;位于热带,河流无结冰期,冬季不会出现凌汛现象。巴库为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下图为巴库附近区域略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图中点线框内区域的地势特征是()A.中间高,四周低B.中间低,四周高C.南北两侧高,中间低D.东高西低答案C由图可知,点线框内区域的南北两侧为山脉,地势较高,中间河网密集,说明地势较低,故选C。方法技巧在没有等高线的区域图中,若要判断地势特征,可以通过河流流向、具体的事物来判断。11.M地冬季气温高于N地的原因是()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太阳辐射强受暖湿西风影响受暖流影响A.B.C.D.答案BM、N两地所处

8、纬度相当,太阳辐射强度差别不大;两边的水域面积较小,没有明显的寒暖流;M地冬季因北部大高加索山阻挡北方冷空气及西风的影响,气温较N地高。故选B。美国西南部分布有美国的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其农产品供应美国各地。85号州际公路将其与西北部部分城市相连。读图,完成下面三题。12.美国西南部地区成为水果、蔬菜优势产区的主要原因是其拥有()A.优越的自然条件B.广阔的消费市场C.发达的航空运输D.优良的海港答案A由材料可知,水果、蔬菜分布于美国纬度低的西南部且供应美国各地。该水果和蔬菜种植区纬度低,热量、光照条件优越,且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A项正确;因其产品面向整个美国,故当地消费市

9、场有限,B项错误;水果、蔬菜一般不会采用航空运输,C项错误;该水果、蔬菜产区在美国西南部,若要销售到美国其他区域,应向东、向北方向运输,与海港无关,D项错误。13.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化和专业化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土壤肥力的提升机械化的推广A.B.C.D.答案D美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化和专业化利于农业技术与机械化的推广,与土壤肥力的提升无关,正确、错误;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往往是多样化农业而不是专业化生产,错误。故D项正确。14.85号州际公路沿线曾经纺织业发达,对棉花需求旺盛,而如今美国种植的棉花大量出口国外,其主要原因是()A.棉花替代品的

10、出现B.当地劳动力价格上升C.全球气候变化D.棉花运输成本的增加答案B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现在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劳动力价格高,这样会大大影响纺织工业的成本,因此B项正确。现在有大量棉花出口,说明并不缺少棉花,因此A项错误;气候变化对纺织工业无影响,C项错误;当地种植棉花,说明当地纺织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因此运输成本较低,D项错误。下图为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5.下列月份中,N地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A据图中N地位置可知,N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日照时数最多应主要在夏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

11、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1月日照时数最多,A项正确。16.影响MN沿线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昼长时间B.地形地势C.植被覆盖率D.大气环流答案DMN沿线多年昼长时间不变,不会造成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差异,A项错误;沿线地形地势多年差别不大,B项错误;植被覆盖率不会造成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差异,C项错误;MN沿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降雨天气日数差别大,对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影响较大,D项正确。南极洲被称为“陨石的宝库”,是一个盛产陨石的地方,这是因为南极洲独特的陨石富集机制,把落到南极洲各处的陨石汇集起来,形成陨石富集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17.与其他大洲相比,南极洲被称为“陨石的宝库”是由于该地区()坠落陨石多面积更大陨石保存条件好更易发现陨石A.B.C.D.答案D南极洲低温、干燥的环境利于陨石的保存;同时陨石落在冰盖上,可以被保存在冰层中,避免外力侵蚀,故正确。另外陨石多为黑色,与白色冰层颜色反差大,易于被发现,则正确;故D正确。从概率上看,陨石落在各地的概率是一样的,则错误;南极洲在七大洲中面积并不是最大的,则错误。18.南极洲形成独特的陨石富集机制,主要是因为()A.地表径流多B.冰层流动性大C.地势起伏大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B南极洲冰盖中央厚、四周薄,冰在重力作用下向四周流动,陨石随着冰流向四周的海洋运动,当冰流遇到山

13、脉的阻挡时,冰流速度减缓,汇集后发生消融,陨石就富集在山脉周围,形成陨石富集区。选B。二、非选择题(共6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1947年9月,日本东部受到该年度第9次台风“凯瑟琳”的袭击,9月16日午夜,利根川上游的一座堤坝被洪水破坏,洪水持续了3天。9月19日,洪水到达东京,并且淹没了东京的中心地区。台风共造成1077人死亡,淹没了303160座房屋、冲走或彻底破坏的房屋达23736座,并造成超过了7645座房屋被损坏。因此,日本政府在1949年制订了“利根川河治理规划”,规划在利根川及其支流上修建8座大坝。(1)推测日本沿海地区洪水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14、。(8分)(2)分析日本在利根川支流上建设8座大坝的主要原因。(8分)(3)指出日本发展水利工程的不利条件。(8分)答案(1)时空分布特征:日本西部春季洪水多发,日本东部夏季洪水多发。(2分)原因:日本地形多山,山地两侧平原狭小,西部冬季降雪多,春季积雪融化,河流下游平原狭小,河流水位暴涨;(2分)日本中部山体高大,东部濒临太平洋,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东部平原狭小,易受洪水威胁;(2分)夏秋季多台风,产生强降水。(2分)(2)日本人口多,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对电能的需求量大;(2分)日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短缺;(2分)河流短小,地表水相对不足,建设水

15、利工程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矛盾;(2分)梯级大坝储水多,防洪效果好。(2分)(3)山地高差大,河流短小,工程建设难度大;(2分)台风灾害多,溃坝风险大;(2分)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水利工程寿命受影响大;(2分)人多地狭,移民搬迁困难大。(2分)解析本题以日本洪水灾害与水利工程为背景,考查灾害成因、流域开发等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1)结合日本地形、气候特征分析即可,注意西部为冬季风迎风坡而降雪多,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而降雨多。(2)河流建坝既可发电,也能蓄水、防洪;据此结合日本资源与灾害、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即可。(3)可从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