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6129827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研室自评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研室教学工作自评报告一、教研室基本概况体育教研室成立于建校之初,共同与学院经历了儿十年的风风雨 雨,与学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经彷了九二年评估后,由原来的隶属 于教务处后转归到基础教学部至今。教研室一直承担全院120多个班 级的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和岗位体能的公共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每 年完成理论学时大约在8500学时左右。2003年后,在承担教学任务 的基础上,述担负着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阳光体育等工作。教研室现有教师8人,外聘教师2人。专任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 理,50岁以上教师3人,40-50岁教师1人,30-40岁教师2人, 30岁以下教师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

2、助理 讲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具有硕士学位 的教师4人,具有本科学历教师4人,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50%。教师的专项能力结构有待改善,目前的8名专任教师中,能够 承担篮球专项教学的有4人,能够承担排球专项教学的有3人,能够 承担乒乓球专项教学的有3人,能够承担羽毛球专项教学的有1人, 能够承担跆拳道专项教学的有1人,能够承担健美操专项教学的有2 人,能够承担山径专项教学的4人,能够承担游泳教学的有2人,承 担滑冰专项教学的有2人。基本上具备一专多能的专业能力结构。经过儿十年的建设,学院体育设施的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 了改善。学院在改制之初,两个校区有篮球场

3、5片,排球场4片,非 标山径场及足球场一片。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近十年的不 断投入和建设,体育设施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 新建能容纳30个球台、同时承担2个教学班教学的室内乒乓球室两 个,室外乒乓球台13个;室外羽毛球场地7片;形体训练室1个; 新增排球场地2片,篮球场地6片,单杠2组。体育教学条件和环境 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近三年来,教研室在 抓教学、抓管理的同时,始终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教师积极 申报各类级别的教研、科研课题,目前教研室现有主持省级课题4 项,参研国家级课题2项,参研省级课题4项;教师撰写的关于体育 教学和体

4、育研究类论文30多篇,全部公开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 上,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4篇,国家级期刊上的有8篇,省 级期刊上的19篇,止是由于教师的积极思考和研究投入,开拓了视 野,丰富了知识,有力的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积极开展高职教学改革研究,尽快实现公共课程为职业教育 服务的冃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在总结多年来的体育教 师教学研究成果的同时,认真研究探讨职教学生未来岗位对学生体能 的需求特征,结合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体育教研室教师主持和参与 编写了体育与健康教程和高职体育健康教材分别在首都经济 贸易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中增加了职业体能 和

5、职业病预防与体育康复的内容,进一步使教学内容贴近了学生的专 业与岗位,提高了实用性和操作性。体育教师还参与编写了足球游 戏、排球运动等参考资料,对我院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地推动 作用。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都考取了符合自身专项运动的裁判资格证书, 在闲暇之余为吉林市体育局、工会和社区等部门提供各项运动竞赛的 裁判工作,同时还和雾淞旅行社、丰满区林业局等单位建立了企业体 育文化共建结对,长期为其提供体育活动组织和裁判服务。在向社会 展示学院体育教师的精神风貌的基础上,既发挥了体育教师的余热又 向社会推广宣传了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工作状况1. 课程教学目标与定位高职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

6、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 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完善与 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提升体育和职业素养为主要冃标的 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高专院校体 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职体育课程具有公共教育性特点,面向高职高专所有学生,关 注他们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 目的选择性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丰富体育文化素养,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高职体育课程同时具有职业实 用性特点,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与身体锻炼,在体育基本

7、素养和 身体运动能力全面提高的基础上,针对今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标 准,利用科学合理的体育手段,促进职业实用性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 的发展,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 和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体育课程的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较系 统的课堂教学和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 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发展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 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完善学生人格、 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健康达成冃标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牛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掌握科学 的体育锻炼

8、方式方法,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表 现出良好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应知廿标: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运动特点和锻炼价值,树立正确的健 康观;了解常见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竞赛组织方法;理解运动技术、 战术及实际运用的方法;知晓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了解与运动有关 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应会目标:熟练掌握2项及以上运动基本技术技能,能在运动实践中运用, 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与能力;掌握发展专项素质的手段与运用;能 根据掌握的基本知识,利用体育锻炼调节与改善自身心理状态,具备 对运动损伤能进行简单临场处理及制订简便的运动处方能力;熟悉1-2项运动规则与裁判方法,

9、并具有在校园体育竞赛中临场执法与组 织简单基层比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体育欣赏能力。职业发展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特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标准, 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利用体育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 质与体能水平,提升职业素养,达到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 目的。应知目标:依据专业培养方案,了解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身体生理、 心理负荷特征,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知识;了解增进职 业体能和职业素质素养的锻炼方法和途径;了解体育文化与职业素质 提升的关系。应会目标:能正确理解岗位体能耍求,学会利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来预防与纠 正职业性疾病的方法;掌握提高应对本专业相对应

10、的岗位群所需关键 身体素质、体能的体育锻炼方法;掌握1-2项与职业岗位相关度高的 实用体育技能;借鉴体育文化特征,改善身体形姿、心理素质和团队 协同能力,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提高个人生活 品质。2. 课程建设与改革2.1课程建设规划高职体育课程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积极围绕学生专业培养 目标,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 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高职体育课程应由运动知识技能传授、职业体能训练和课余体育 锻炼三大模块组成。运动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普修课、选项课、 学生体育俱乐部、选修课(公选)实施;职业体能培养,主要

11、以专业 行政班为基本单位来实施,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要 求和特点选定;课余锻炼,主要通过体育社团、课余学生体育俱乐部 组织与管理、校园体育竞赛、体育选修课(公选)实施。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计划面向全体 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院(系)别、班级建 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 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 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理论教学约占10% (每学期约 4学时),拓展学生体育知识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 探究式教学,努力拓

12、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实施在教师的指 导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 间的教学模式,营造牛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耍根据学校专业培养方案,有计划的安排发展与职业相关的身体 素质与素养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环境职场化布置,强化职业工作中 身体自我保健与职业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的传授。对“工学结合”期间 参与校内外实训实习的学生也要积极加强管理,应另行制订实施性教 学大纲,利用课程网络教学系统、业余健身作业布置等形式,完成体 育课程教学计划与任务。各院校开展职业体能课教学时数应占总时量 的20%以上。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 育课程之中

13、(可作为公选课程的学分)。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 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加强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将运动知 识技能的传授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职业素质素 养的养成有机统一。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应 严格控制课堂教学班人数,建议教学管理部门把体育教学班额控制在 35人以内为宜。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 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 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各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 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校学生与专任体育教师配备比

14、例原则上控制在 350: 1以内,专任体育教师与外聘教师比例不得超过3: lo体育教 师从事的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运动队训练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等工作应另行计算工作量。体育教师要与吋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 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 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 的整体水平,以适应高职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主动自觉学习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培养 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为专业、企事业单位)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 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

15、成果。教师间要相互学习交流,发挥教 学团队作用,形成课穆建设特色,争创精品课程。学院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 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 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对各项体育 设施的利用率,并应有计划地加强校外实训(实践)基地体育设施的 建设工作。设立学校体育专项经费,其中生均体育教学维持费原则上 应不少于35元(不含固定资产投入部分和校体育代表队参赛经费)。2. 2课程内容改革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制 订实施性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彳亍教学改革和 试验,开发符合

16、本校特质的校本体育课程o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健 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 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做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 性和可接受性、通识性与职业性的有效结合。选项课内容应力求丰富 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开设项目数量应在10项以上。2. 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素质为教学改革方向。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 结经验,改革、完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集体备课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基础。在教学 过程中,坚持“整体讲授与分组教学结合、集中学习与自由活动结合、 “精讲多练”注重个体差异”的原则。合理应用提示型教学法、合作 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根据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的使用程序:“练习-讲解 -示范、示范-练习-讲解、讲解-示范-练习”。在以往的体育课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