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1588****369 文档编号:235756850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xx为你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篇一】 一、根底稳固 1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D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A项,“已同“矣;B项,“共通“供;D项,“知通“智。 【答案】C 2以下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公从之。辞

2、曰辞:推辞 B许之许:容许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 D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解析】赐:恩惠。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答案】C 3对以下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B/ C/D/ 【解析】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指秦、晋围郑这件事。 【答案】A 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 C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解析】C项,都是“有帮助,有好处的意思

3、。A项,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请客的主人;B项,出使的人/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D项,那人,指秦穆公/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C 5以下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 C夫晋,何厌之有D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 【解析】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

4、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对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何厌之有厌:讨厌 B假设

5、不阙秦阙:侵损、削减 C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与:结交,亲附 【解析】厌,满足。 【答案】A 7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焉用亡郑以陪邻 B.郑既知亡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解析】A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B项,副词,已经。C项,连词,并且;连词,况且。D项,动词,做;动词,给予。 【答案】B 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邻之厚,

6、君之薄也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B CD 【解析】都能说明烛之武机智善辩。重在表现郑伯自责,是烛之武的牢骚话。 【答案】D 9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

7、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项,“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容许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C 10翻译以下句子。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 (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_ 【答案】(1)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郑国),(郑国可以)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

8、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假设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

9、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那么寡谋,无礼那么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那么具一日之积,行那么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那么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假设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管:钥匙。孟明、西

10、乞、白乙:秦国三个将领的名字。中寿:七十岁。 11.(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蹇叔之子与师与:参加,参与 B轻那么寡谋,无礼那么脱脱:轻慢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市:做买卖 D那么束载、厉兵、秣马矣厉:鼓励 【解析】D项,“厉通“砺,“磨砺的意思。 【答案】D 12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 C.左右免胄而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解析】A项,“其,代词,他们的;语气词,表反问

11、语气。B项,“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以,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答案】B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预示秦军此次出师必败的一项为哪一项()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AB CD 【解析】句是蹇叔对秦穆公不听劝告的悲哀无奈。句是秦军统帅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排除这两项即可。 【答案】D 14以下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蹇叔是作者笔下的正面形象。劝谏见其深谋远虑,哭师见其忠愤满腔。

12、送子“与师时他指出秦师此行不败于郑而败于晋,可见其老谋深算。 B秦穆公得到杞子密报,为野心所驱使,失去了正确判断形势的能力,虽然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刚愎自用,自作主张而出师。 C当时,周大夫王孙满还小,看到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的现象,就向当时的秦军统帅说:轻狂就少谋略,不讲谋略,军队就会招致失败。 D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秦师不期而遇。于是,他就以犒师为名,上前致辞,句句是欢送的话,处处有弦外之音,暗示郑国已做好了战争准备。 【解析】C项,王孙满不是对秦军统帅说的这番话,而是对周天子说的。 【答案】C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3、译文:_ (2)郑穆公使视客馆,那么束载、厉兵、秣马矣。 译文:_ 【解析】翻译这两句话,重点分别是文言句式和重要实词。“无乃乎是一种比拟常见的反问句,要翻译准确。“束载、厉兵、秣马在现代汉语中有“厉兵秣马一词,要注意“束“厉“秣的含义。 【答案】(1)军队劳累不堪,力量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范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2)郑穆公派人到宾馆观察,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了)。 【参考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穆公报告说:“郑国人委托我掌管他们都城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就可以占领郑国。秦穆公就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范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拒绝了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