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宗教卷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4830783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化宗教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华文化宗教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华文化宗教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华文化宗教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华文化宗教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宗教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文化宗教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宗教卷(1)1、为什么释迦牟尼能创立佛教?释迦牟尼之所以能创建佛教,可以用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来回答:“创立宗教的人,必须 本身感到宗教的需要,并且懂得群众对宗教的需要。”释迦牟尼无论是在29岁时剃须去发、换下王子服装,偷偷离开王宫,进入丛林,寻找 解脱痛苦的“真理”,还是独坐毕钵罗树下,面向东方49天的静坐,终于“大觉悟”而成了 佛陀,都能反映他本人是怎样“感到宗教的需要”的。同时释迦牟尼也确实“懂得群众对宗 教的需要”,因为这是公元前6世纪时古印度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情景可用三句话 來概括:政治上,以种姓制度为特点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军事上,群雄割据、互相攻伐; 思

2、想上,百家争鸣。群众为此陷入困境,极为痛苦,需耍一种思想来摆脱苦难。有了这两方 面的条件,释迦牟尼自然就能够建立起一个新的宗教一一佛教。2、为什么会有“佛教”之名?其基木教义是什么?按照佛教自己的说法,所谓佛教,即释迦牟尼所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就是佛教说的“教法”,也就是各种教义和教义所表达的“真理”。当然,如果 按通常的说法,佛教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完整而浩繁的经典,有一定的活动仪式,有自己的教团组织,有众多的信仰者,信仰 者还要遵守规定的戒律等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因果报应、业报轮

3、回、三世论 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是要解除人世I可的痛苦,因此,他的学说,就是要给世人指 出世间充满苦,产生苦的原因,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整个佛教的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些建 立起来的。3、为什么将毕体罗树叫菩提树?因为相传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觉悟”成道,所以后来就把所有的毕钵罗树都叫作 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菩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卵形,茎干黄白,花隐于花托 上,树子可以做念珠。那棵释迦牟尼坐其下“成道”的著名的大菩提树,在今天卬度比哈尔 邦伽耶城的南郊约10公里处,不过经历2000多年,它已不是当年那棵老树,而是曾孙树了。 树下有释迦牟尼“坐处”的金刚座。树的东侧是高约50

4、米、有1800多年历史的大菩提寺。 中国的笫一棵菩提树,是南朝梁武帝时僧人智药从印度带來,种在广州光孝寺戒坛前。我国 的菩提树,大多生长在广东。4、为什么把释迦牟尼的第一次讲法称作“初转” ?是佛教对佛法的一种比喻。“初转”是对释迦牟尼首讲佛法的比喻。来自古印度神话。“轮”是一种被神化了的战争武器,它形同轮子。传说一位“圣 王”即位,自天得到轮宝,于是他飞行空中,转动,所向无敌,因而征服了四方。佛教 便借用这一传说,把释迦牟尼宣讲佛法称为“轮”,认为一旦佛的转动于世,“遇佛, 一切邪见、疑悔、灾害皆悉消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也就是佛法将无敌于天下。而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第一次讲法,白然就成

5、了 “初转”。由于讲法(初转),使释迦牟尼有了第一批信徒,也组成了佛教的三个重要因素, 即“三宝”。从而也标志着佛教的建立,鹿野苑也因此成了佛教四大圣地Z-o5、为什么叫“大乘佛教”?“大乘佛学”形成于公元1世纪的印度。当时,由于对教义的理解、看法上的不同,佛教发 生了新的分裂。对教义进行革新的一派即大乘派,他们认为白己的学说可“乘载”众生,从 世俗生死之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故此叫“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经过了初期、中期、后期的三个发展时期。他们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进一步 把佛神化;宣传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髙目标;在义学上, 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6、在修行上,倡导以六度为内容的菩萨行。其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 摩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6、为什么叫“小乘佛教”?“小乘佛学”,是公元1世纪形成的印度派别。由于佛教发生新的分裂,对教义进行革 新的大乘佛学对恪守原始教义,只追求个人解脱的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后来,学术界 也采用了这个概念,但并无褒贬之义。小乘佛教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 最高目标。在义学上,它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在修习上,着重于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 行。主张修行者要出家,耍过严格的禁欲生活。其主要经典有阿含经等。7、为什么佛教产生于印度,又在印度消亡了呢?佛教产生

7、于公元前6世纪,它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四个时期。 在公元8、9世纪后逐渐衰微,13世纪在印度消亡,其在印度共持续了 1500余年。佛教在印度的衰微消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社会原因。公元5世纪后,由于外族的入侵,地方封建势力的兴起,统一王朝瓦解, 政治上出现了许多小国,各小国间兵戎相见,崇尚武力。这样,非暴力的理论对他们来说便 不再适应了。神权没有王权的支持,白然得不到发展,从而走向衰落。二、内部原因。佛教僧团在经历了严守戒律、过清贫生活后,到大乘佛教时期,随着教 义上的某些改变,也由于世俗贵族、商人的支持,寺院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不少僧众过着奢 侈豪华的生活,发展到密教后,

8、更从禁欲走向纵欲,这样口然不会为一般群众所拥护。同时, 再加上婆罗门教的冲击,于是佛教逐渐失去了社会影响。三、外部原因。由于中亚伊斯兰教诸王的入侵,他们对佛教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政策,强 迫幸存者改信伊斯兰教,佛教的寺院文物又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僧众离散,到1203年,佛 教在印度本土终于消亡了。8、为什么说佛教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须弥山原为卬度神话中的一座名山,后为佛教吸收所用,又称“苏迷卢”或“迷卢”。佛教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大地、山河、星球都围绕着它而排列。须弥山由金、银、 琉璃和玻璃四宝所构成,山上宫殿林立,树木茂密,鸟语花香。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上 为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大王天,

9、居四大天王及其眷属。山周围是七香海和七金山,七香海 位于须弥山和七金山之间。第七金山外还有由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中有四大洲、八中 洲和无数小洲。四大洲分东西南北,分别是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北俱卢洲。每 一大洲各有两个中州。四大部洲所处的咸海周围有铁围山周匝围绕,形成一个世界。每一个 世界的上空都有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和众多的星星。9、为什么佛教将宇宙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这一佛教术语的意思是泛指全宇宙,形容世界之广阔。其來源与须弥 山有关。据佛教称,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围,同一日月所照的天下为一世界,一千个 这样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完整世界称为小千世界。以小千世

10、界为一个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称 为中千世界。以中千世界为一个单位,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也就是说,一千 个世界为小千世界,一百万个世界为中千世界,十亿个世界为大千世界。因为一大千世界包 含有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是佛祖释迦牟尼教化包括人在内的众生世界,也称裟 婆世界。而且还认为宇宙并不是几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是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 构成的无限空间。10、为什么佛教中会有“过去七佛” ?在佛国大千世界中,有许多成名的佛、菩萨和罗汉。诸神中,佛是果位最高的。佛祖是 释迦牟尼还有六位祖师。他们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

11、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 叶佛。在佛教中,这六佛同释迦牟尼一起又称作“过去七佛”。大乘佛教认为佛是超人的存在。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每一世界,每一阶段都有佛教 化众生,所以十方三世有无数的佛。经常出现并且比较有名的佛如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 弥陀佛、药师佛等。小乘佛教则把释迦牟尼看成是一个觉悟者、佛教的创始人,所以在空间 上只谈此世界现阶段的释迦牟尼佛;在吋间上只谈释迦牟尼及其之前的六位祖师,就是所谓 的“过去七佛”。“过去七佛”中,除释迦牟尼外,都是佛教传说人物。七佛在中国佛教造像中岀现得较 早,在早期石窟中能经常见到。国内现存最著名的七佛造像在辽宁省义县的奉国寺中,为辽 代坐式彩塑,高

12、达三丈。11、释迦牟尼为什么又称“如来” ?在民间,“如來”、“如來佛”是比释迦牟尼更为流行的一个称号。“如來”是梵文Tathagata的意思,音译为“多陀阿迦陀”、“达塔葛达”、“恒佗仪多” 等。“如”亦“如实”,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理达到佛的觉悟,故名。成实论说:“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如来”还是释迦牟尼的十个尊号之一。从狭义上来说,“如来”可以专指释迦牟尼, 犹如“佛”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专指释迦牟尼一样。从广义上来说,“如来”应泛指一切佛, 即不仅专指释迦牟尼佛。可以理解为“如來”为“佛”的异名,是“佛”皆可称“如来”。 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可称为“

13、阿弥陀如来”,东方净琉璃国的药师佛也可称“药师琉 璃光如来”。既然如此,“如来佛”的称法就不太科学,因为“如来”与“佛”是异名称谓, 合在一起就成了同义词叠加。但这已成了民I可的一种大众习惯,只好由其自然了。12、为什么将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竖三世佛”是指过去(前世、前生)佛燃灯、现在(现世、现生)佛释迦牟尼、未來 (来世、来生)佛弥勒。因为这三种佛在时间上是相连续的,为了有别于从空间角度讲的“横 三世佛”,故称“竖三世佛”。什么叫“三世”呢? 一般的解释是“三世”也可称为“三际”。“世”是迁流义,用于因 果轮回,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即过去、现在、未來的总称。就众生

14、来说,现在的生存为 今生,前世的生存叫前生,命终之后的生存叫來生。佛教中的“世”与中国文字中的“世” 很不一样,“世”在汉语中作“三十”讲,而在佛教中却是四十三亿二千万年。佛国世界里,在释迦牟尼的六位祖师Z前,还有一位祖师,这就是燃灯佛。据佛经说,当初, 释迦牟尼还是儿童时,偶尔看见一位王家姑娘拿着一些美丽而纯洁的白莲花,他于是花五百 钱买了五朵献给了燃灯佛。燃灯佛接过莲花满心欢喜,便收他为弟子并预言他将來会成佛。“三世佛”的排列也自有讲究。燃灯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当然是过去佛,理应居前, 位左;释迦牟尼居中,但居第二位;第三位居右的是弥勒佛,因为他还在兜率天宫内院做着 弥勒菩萨,还得将近五十

15、六亿七千万年以后下生到人间成佛,所以他是未来佛。13为什么“横三世佛”是释迦牟尼、阿弥陀和药师佛三位?“横三世佛”是从空I可和地域角度对三位佛陀的并称。这三位居住的空间是:阿弥陀居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居娑婆世界;药师佛居东方净琉璃 世界,他们代表西、中、东三方空间世界。因为三位共同存在和代表着不同的三个空间,为 有别于时间上的”竖三世佛”,故称三位为“横三世佛”。“横三世佛”里居中的是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娑婆世界”在佛教中的意思是“堪 忍世界”,是指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世界,即现实世界。居右的是阿弥陀佛,他自诩:“众牛念 我佛号一声,可以灭八十亿劫生死Z罪,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因阿弥陀佛能

16、接引念“南 无阿弥陀佛”的信徒往生西方净土,所以乂名“接引佛”。居左的是药师佛。药师佛的全称 “药师琉璃光如来”,也称“大更王佛”。他是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解除众生的所有痛苦, 欢欢乐乐,心想事成。“横三世佛”以释迦牟尼为主居中,并将东、西方教主供奉于一殿,是为了表示佛教徒 的一种信念,即东方为日出Z处,象征万物生长,以东方为生Z乐国;西方为日落Z处,象 征万物归宿,以西方为死之妙境。三佛一殿,则包容了一切之吉祥。“竖三世佛”与“横三世佛”是佛教中极含哲理的-种象征形象创造。“竖三世佛”体 现了佛佛相生,更替不已;“横三世佛”体现了处处存在,无地不佛。时间上的“竖三世佛” 概插了时间世界的无限延续,表现了宇宙之无限;空间上的“横三世佛”包罗了空间世界的 广袤阔大,表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