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34829845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 前进的方针。在管理体制方面,要求适当扩大地方管理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大会肯定陈云提 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 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1. 既反保守乂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走适介中国国情的丁业化发展道路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建设的速度、规模以及各产业部门Z间的比例 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1955年,我国经济

2、建设出现冒进情绪。中共八人把既反保守乂反冒进,在综合平衡 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作为今厉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综合平衡首先是全面地、整体的平衡,制定计划既 耍宏观控制,乂耍微观控制,耍做到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物资供应平衡三大平衡。经济发展坚 持农、轻、重的发展次序,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做到工业与农 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洋法生产与土法生产五个方面的并 举。发展农业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出发点和基础。2. 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商品和商品交换问题发表了系统的见解。毛泽东认为

3、,商品生 产和价值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及以前小商品生产的重要经济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规律,在社会 主义国民经济中仍起广泛作用。毛泽东从经济规律的相互联系中研究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显然已经突破 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 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二)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1. 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为了 迅速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中国在1953年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确定

4、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里 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 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Z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 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以重工业为主,同时注重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比例关系,这就是 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2. 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1949年12月,周恩來在论述工农业关系时指出,工业领导农业,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农业为基础。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婆以

5、重工业为中心, 但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后来,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乂进一步明确 “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1962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以农 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其基本内涵就是使生产资料和 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按一定比例I办调发展。这个总方针的捉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 深化。(三)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代领导集体在195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 改革的探索,

6、捉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为1978年开始的改革捉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年代关 于这方面的思、考主要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毛泽东闸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在纠正1958年 出现的“共产风”过程中,毛泽东拆出,商品生产不能和资木主义混为一谈;不久,他又强调要電视价值 规律。指出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进行 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违反了它,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此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在1956年底都谈到在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可以允 许一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邓

7、小平等提出合作社可以对生产队实行包工、包 产、包财务”,在生产经背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在生产资料处理可以实现主要公有,次 要私有”。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一些农村出现了 “包产到户”的做法,刘少奇、陈云、邓小 平、邓子恢等以不同的方式表示肯定,予以支持。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 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父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 群众愿虑采取哪种形式,就应当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耍让它合法起来。第二,关于管理体制改革。毛泽东在论卜大关系中谈到了扩人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的问题。中共八 大后,在周恩来、陈云主持下,

8、完成了关于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的起草任务。其基本方 针是分级管理,逐步下放,重视综合平衡,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 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心内容和总的椿神是适当 调整中央同地方、国家同企业Z间的关系,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行 政机关和工矿企业,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毛泽东肯定了鞍山钢铁公司“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经验,即干部参加劳动、 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T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 三结合。2

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陈云在中共八大的发言中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即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 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 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1)主要矛盾的概念党的十三人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耍矛盾表述为: 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

10、 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压。(2)提岀主耍矛盾的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耍孑盾的表述,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剥 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用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二 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文化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 会主义具体制度述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所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经济建设(即 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争取加快发展速度。(3)认清主耍矛盾的重要性党的反复强调说明了党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淸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认淸主要 矛盾十分重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孑盾贯穿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 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耍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根本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耍。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最低阶段也是最不发达的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很突出,人民11益 増长的物质很文化的需要还不能很好的得到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