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34569344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题号一二三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中国现代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电影农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藏族奴隶娃子强巴从过去被迫装哑巴到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口说话的不平凡人生经历,电影农奴主要歌颂了 A、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3、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2、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立了土地改革路线 D、实施“一五计划”4、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来赞美在危难时期舍已救人的英雄,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抗美援朝时期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是 黄继光 董存瑞 邱少云 王进喜A、 B、 C、 D、5、 有些名字往管理方式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0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文革” D、生于1980年取

3、名“开放”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立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7、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各不相同,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与相对应的历史事件不搭配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 B、长征中国工农红军 C、抗日战争八路军、 D、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8、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封面杂志,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与

4、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参加亚洲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交9、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迁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香港、澳门回归 D、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10、1999年5月,中央军委授予23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功勋奖,其中“两弹一星”不包括 A、原子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载人飞船1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 民族平等 民族自治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A、 B、 C、 D、12、 “不动摇,不懈怠、

5、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农业合作化运动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A、 B、 C、 D、13、 上海,自近代以来,作为国际性大都市,见证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以下史实与这座城市有关的是 中共一大的召开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 2001年中国中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14、 确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B、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

6、大 中共十五大15、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人们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来赞扬这们科学家,他是 A、詹天佑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16、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 C、邓小平理论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 李明同学收集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三个人物肖像图片,他应该把这些图片收入下列哪一专集 A、建设社会主义模范 B、国防战线的标兵 C、共和国忠诚卫士 D、科技路线的楷模18、 右图的农民画反映了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A、抗美援朝 B、一五期间 C、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19、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

7、史,它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人一起共同完成年代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 、土地改革十一届中全会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20、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借鉴苏联经验2、 填空题(每小题分,共小题分)。21、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 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22、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使会议获得圆

8、满成功。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23、1978年安徽 县的农民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度尝试,实行包产创户。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4、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1968年 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成为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出了 “ ”战略政策。2008年第 届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3、 探究题(共3小题计50分)26、 (20分)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

9、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材料二 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材料三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3分)(2) 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的什么影响?(6分)(3) 阅读材料二,如果农民不组织起来,有哪些弊端?(3分)(4) 材料三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态度怎么样?(1分)为什

10、么?(3分)(5) 综合三则材料,你会发现同样在农村,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制度,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27、 (18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哪一年两藏和平解放。(2分)(2) 为了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分)(3)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请问:香港和澳门分别是哪一年回归祖国?(2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6分)(4) 1988年台湾当局首次允许国民党老兵回大陆

11、探亲。请问祖国大陆与台湾人为的分隔了多少年?(2分)2011年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纪念辛亥革命,你认为有何现实意义?(4分) 28、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4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1) 回顾历史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4分)(2) 总结成就“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

12、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4分)(3) 展望未来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BCDAB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DBBACAA2、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21、 彭德怀 三大改造 22、求国存异 尼克松访华 23、 凤阳 市场经济 24、邓稼先 刘少奇 25、科教兴国 293、 探究题(共3小题,50分)26、 (1)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改革开放(3分) (2)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