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980006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有效性教学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艺术新课稈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再思考甄宗秋(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徐州221002)摘要: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体系中,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是连接教学科学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艺术手段上下功夫,激起学 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白觉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稈,从而提高教学过稈的有效 性。课堂教学艺术一般分为:教学过程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非语言艺术及板书艺术等 多种形式。作者结合白己口常教学片断简要阐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对教学过程有效 性的促进作用。关键词: 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TH: “知Z者

2、不如好Z者,好Z者不如乐Z者”。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直接影响学习的有效性;我认为,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倡的素质教育“树立学生主动发展”的 教学观是孔了教冇观的发展和延伸。课堂教学是高中各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采用艺术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 极主动状态,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发展智力、形成能力,达到让 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传播、学生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以及思想与品徳教 冇,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换言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从整体 上来说,教

3、学过稈应该具有引入兴趣的导入美、波澜起伏的流稈美、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冋 味无穷的结束美。我们探究课堂教学艺术可以从导入艺术、启发艺术、提问艺术、结束收尾 艺术等诸方面入手,使教学艺术贯穿于生物课堂教学过稈Z始终,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过 稈的有效性。1导入艺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操作课,教师首先遇 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恰当白然地导入新课,这就涉及导入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 半”,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个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序幕”,就会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 启思维的机器,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课堂教学的情境Z中。这好比文章的开头,好的

4、开 头可以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种强烈读下去的渴望心理。常用的几种导入艺术方法 有:新I口知识联系法、悬念法、趣味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根 据自身教学风格、教学内容以及自己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可生搬硬套。下面以“DNA重组技术的基木工具”为例,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1.1常规导入法 上课仪式Z后,教师开门见山:“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我 们在必修2模块中学习过的基因工程的三种基木工具,还有印彖吗? ”1.2情境教学法上课仪式Z后师生展开互动。肖先请学生观看PPT(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段视频传递了哪些信息? 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我国科学工作者

5、培冇转基因抗虫棉过程或具他基因T程的视频),看示接 着发问“通过视频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主要信息呢” ?绝大多数学生I叫答“我国科学工作者已成功培冇出了拥有我国白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 虫棉”。此时老师表扬并再问:很好,究竟如何才能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呢?学生:让苏云金芽砲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可培冇出抵抗棉铃虫害的抗 虫棉。此时老师给予肯定并再问:很好!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冋忆一下要实现这一过稈需要哪些 相应的工具呢?学生:一是“分子手术刀”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二是“分子缝合针” DNA连接 酶;三是“分子运输车”一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载体。此时老师给予肯定:同学们对这部分印象很深吗!接下来我

6、和同学们一起分别学习DNA 重组技术的这三种工具。很显然,第一种导入方式直白、平淡,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而第二种方式通过创设 情境(以视频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的前沿领域,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科技意识), 提岀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动机, 提高了教学有效性。2提问艺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提问与冋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亦是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使用这种方 法进行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由教师頁接提供,而是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学生自己思 考、师生河、生生间互动交流所获得。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培 养学生分析问

7、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问与冋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比如说: 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提问要面对全体学生,提问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要有针 对性、启发性和冋味性。前面情境教学中用到的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课的形式即是问答艺术 的一种。例如,在学习DNA重组技术的“分了缝合针”DNA连接酶的作用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提问,可见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 即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廿酸Z间的磷酸二酯键。在此,我们一起冋忆一下,是否还记 得我们曾经学过的另一种可以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它“姓萇”、“名谁”呢?学生随机想起“DNA聚合酶”。老师接着再问:“DNA连接酶

8、与DNA聚合酶是一冋事吗”?探究一下为什么?学生立刻就活跃起来,进行热烈的讨论、探究得出一致结论,不是一I叫事。相同点:形 成磷酸二酯键。不同点:1)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廿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上,形成磷 酸二酯键;而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Z间形成磷酸二酯键。2) DNA聚合酶需要 以一条DNA链为模板;而DNA连接酶不需要模板。这样适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通 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探讨总结,让学生白己探究出准确的答案,既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的混 淆,又使新I口知识融合,深入理解领会学习内容。另外,对学生的作答,教师或者让学生或 者自己及时给予引导、修正、补充,力求答案正确清楚,确保了教

9、学的有效性。3启发艺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启发也是教学过稈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情况都是靠启发进行的。启发艺术 是指教师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巧妙的引领,这就好比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一样,是 需要时机的,如果不按时机、不顺其白然,就很难保障有效性。另外就是适时的引领要巧妙, 只有时机而没有巧妙的启发艺术也不容易成功。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H求得Z。” 所以新课程理念提侶启发式。但启发式并非提问式,设疑的目的是让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 经过紧张的思维活动,冲破层层难关,实有所得,并获成功的喜悦。启发艺术的表现方法亦 多种多样,如诱引法、点拨法等

10、。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 题难以理解和接受,冋答也就不得要领,此时,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法对学生加以启发引领, 因势利导使学生解答接受。再如:学习“分子运输车”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内容时。老师可从下面四个思考题入手,逐步分析作为载体必需具备的条件。1. 作为分子运输车载体,如果没有限制酶切割位点将会怎样?(教师适时点拨、 设疑,限制酶切割位点的作用是什么?互动解疑得出限制酶切割位点可以被限制酶切割,进 而目的基因才可以插入。)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可以很快想到:载体如果没有切割位点,外源目的基因就不可能插 入,因此就不可能被运输到受体细胞。因此,要有1至多个限制酶切点。2.

11、霍乱菌的质粒有多个限制酶切点,能否用它来做分子运输车?(根据学生的反应情 况,教师适时点拨、设疑,霍乱菌对受体细胞來说是一种怎样的细菌?并进而归纳出霍乱菌 是一种致病菌,其质粒对受体有害,将影响受体细胞新陈代谢,进而使转入的H的基因也无 立足之地。)学生马上明H:不能,因为它对受体细胞有害,要选用的载体必须对受体细胞无毒害作 用。3. 假如忖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转基因生物能有预想的效果 吗?(根据学生的反皿情况,教师适时点拨,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不能复制或不能转录, 我们将不可能获得基因产物,实验将失去意义,而且目的基因在细胞增殖中会丢失。)学生立即会反应过来:不可能有预

12、想的效果。导入的目的基因的载体要能在受体细胞中 复制、表达。4. 目的基因有没有进入受体细胞,如何去检测呢?(教师适时点拨,如果载体上有遗 传标记基因,这样,在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就可通过标记基因的表达来检测。)学生很快就想到:选用的载体必须有某些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对载体必须具备条件的分析是木节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只有通过适时的点拨、 引导才能让学生领悟,只有真正想到科学工作者实际工作中这方面的困难,才会明白预先为 什么要选具备某些条件的载体,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节 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确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4结束收尾艺术对课堂教学有效

13、性的作用“有始有终,方为上善”,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具有吸引力”、 过稈“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体现节奏美”,而且结朿收尾要“更加精彩,给学生、听课者 及参与者胡下深刻而冋味无穷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学艺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结 束收尾的艺术性,对这一环节精心设计,亦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木工具这一课的结尾,以一道与开始视频相关的题H来结 朿课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根据所学DNA重组技 术的基木工具及其作用,完成相关知识网络表格。这样的结束收尾,既复习了木节课所学DNA重组技术基木工具的作用,巩固了新知识,

14、 乂让学生学有所成,感到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的前沿领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激发了 学生探究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同时也激起他们对下一节教学的强烈渴望。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包括了许多种艺术类型,各种艺术类型2间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煤响。我们只有在新课稈标准理念引领下,通过不懈的努力,积极探索、创 新、运用乞种教学艺术,使Z相互协调、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才能使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不断攀升,才能提高每一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主要参考文献:1、美Donald. Cruickshank Deborah L. Bainer Kim K. Metcalf 著教学行为指南,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3 年。237-3682、陆健身主编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08-3783、钟启泉崔允湃 吴刚平 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2-2335、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张纯伟、徐西华 主编 新课标 顶尖教案生物选修3,延边教育出版社,2011年。1-2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