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监控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33951328 上传时间:2022-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治安监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社会治安监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社会治安监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社会治安监控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社会治安监控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治安监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治安监控(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需求分析3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53.1、系统设计依据53.2、基本指导思想53.3、系统综述63.4、系统设计原则83.5、系统设计思路8第四章、系统体系及构成104.1、从前端设备到派出所监控中心部分104.2、从派出所到分局/县局、再到市局监控控制中心:134. 3主要产品介绍14第五章、视高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功能特点225.1服务器管理225. 2服务器应用235. 3报警中心235. 4视频回放235. 5图片查看245. 6设备捜索245. 7电子地图245. 8系统管理平台245. 9系统性能扌旨标26公安社会治安监控方案第一章、概述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

2、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公安系统 对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打击各种各样的经济刑事犯罪,保护国 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采用高 科技手段预防和制止各种犯罪将会成为安全防范领域的发展方向。随着各种新型安保观念的引入,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居民小区纷纷建立起 了各自独立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或联网报警系统。在银行、通讯、电力等国家重 点部门,联网报警网络已基本形成,各种IP网络的建立,对预防和制止犯罪、 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及报警联网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电视 监控系统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模拟监视,联网

3、报警网络虽然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报 警信息传输,但是,传输的报警信息简单,不能传输图像,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 现场的实际情况,报警事件确认困难,系统效率很低。在公安系统这样布式管理的行业,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很成熟的。因此,公 安的远距离网络监控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可能手段。传统的远距离监控,图 像传输一般采用光纤或微波进行传输,这样容易受到地形等方面的限制,且造价 极高,用户难以承受。因此,应用和推广上都有较大的障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 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 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

4、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 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对于公安这样网络基础较好的部门,利用其 现有的网络环境与技术条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建成高效可靠的远程 视频监控与联网报警系统,为企业的安全防范、高效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宽带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为远程监控提供了更加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们采用数字视频实况组播(广播)和监控模块相结合的数字化监控技术,为远 程监控提供了全新的观念和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基于TCP/IP的点对点、点对 多点、多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编码组播(广播)和监控、远程遥控摄像机的功能。第二章、需求分析近年来,无论是“甲流”等紧急卫生事件还是城市报警、

5、治安事件都对公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冲击,因此,城市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 的焦点,政府也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广大公 民的日常生活安全。社会治安监控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对监控点有效监控范围内的监控对象,要达到可以识别监控对象的面目特征 和行为动态以及车牌号码识别的要求。一方面实时回传高清晰图像,满足全天候 的社会面动态监控,并实现智能预警和主动防范;另一方面保证高质量的存储和 回放(包括点播和组播),满足案件调查取证的需求。1)、对全市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实时视频图像进行动态观察;实现对全系统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理、身份认证、权限分配、配置

6、下发等功能;2)、对全市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的监控视频流和存储视频流编码速率进行设定和编辑;对全市省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摄像机 云台进行统一调度、控制、管理;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4)、对全市范范围内社会治安、交通管理监控点视频图像进行授权调用管理;5)、对监控中心电视墙显示监控图像进行轮流切换,按序切换;6)、对数据存储库中的视频图像进行授权回放、点播管理;7)、结合GIS电子地图应用,直接在电子地图上标注监控摄像机的实际地理位置,实现监控图像与GIS电子地图联动;基于XX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势的需求,XX市公安计划在市内各大型小 区、商业中心、治安敏感地段

7、等区域安装配备监控摄像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与 产品,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局一区分局一派出所之间的专用光纤线路,打造市局、 区分局和派出所的三级公安图像监控系统联网平台,同时提供开放接口给相关政 府对口部门从而实现图像资源的政府内部共享机制。此前,XX市公安局在XX市范围内有关区域安装的监控系统基本上采用模拟 监控模式,即:监控前端摄像机拍摄的模拟图像通过光端机转化成光信号,基于 光纤专线传送到分局或市局,然后再通过光端机还原成模拟图像,在监控中心模 拟监视器上(或大屏幕电视墙上)显示。但是,传统的模拟监控模式存在以下弊 端与不便:1、在远距离传输应用环境下,各前端监控点与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与上级

8、监控 中心之间均必须敷设造价昂贵的光纤专线才能实现完整的监控应用。2、监控中心必须配备数量众多的控制矩阵、画面分割器等设备才能实现画面轮 巡切换显示、多画面同屏显示等功能。3、一旦系统大规模扩容或增加新的监控网点,原有系统尤其是监控中心必须进 行较大规模的更新改造,造成原有系统设备投入的浪费。4、局领导或相关主管人员必须亲临监控中心才能实时观察相关监控图像或对历 史录像资料进行调用回放显示。5、不能经济有效地实现监控图像在相关政府机构部门间的共享。而且,随着监控图像数量的增加,现有省公安厅一市局一区分局一派出所之 间的专用光纤线路基本不足以承担多路数模拟图像传输的重负。随着现代科技的 迅猛发展

9、以及新产品的不断出现,XX市公安将可以利用目前最新的图像数字化 技术与产品,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联网平台。第三章、总体设计方案3.1、系统设计依据本系统设计依据为: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98-2001);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G

10、B479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设计规范GB50174-2000 计算站场安全要求GB9361-199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SJ/T10796-1996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 YT/T5015-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1992 IS0/IEC14496-2 MPEG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3.2、基

11、本指导思想1实用、稳定、维护简单;2.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减轻XX市财政负担;3. 避免重复投资建设;4. 技术人员与值勤的组织与管理真正实现向科技强警,向科技要警力的“金盾工 程”指导思想。3.3、系统综述为了让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在我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应用的作用,该系 统的功能必须满足公安业务工作的需求。利用本系统应能及时发现警情、快速出 击和处理警务、实现远程现场指挥;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应能实现全市的统一 指挥,并能现场实况记录,为以后取证提供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系统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监视功能:能清晰监视各点图像,无论白天晚上,无论晴天雨天,都能清晰 监视目标场所,在需要的场合

12、能对摄像机进行方位、变焦等控制。为起到全 面治安监控和治安防范、交通管理等作用,摄像机的布点和安装要合理,既 能保证重点目标的清晰度,又能兼顾周围区域。电子地图功能:要与公安GIS系统结合,所有监控点应能直观地显示在电子 地图上,并能点击显示监控点图像。能显示街区分布、派出所辖区范围、警 力分布、社区警务室及联防点、治安点位置等。对于发生报警或其它警情时, 能自动切换到相应监控点(包括摄像机切换和预置点),在屏幕上调出该点 图像,并在电子地图上给出指示,计算机给出声音提示,记录相关报警信息; 在进行摄像机切换和控制时也能在电子地图上指示最近监控点。图像调度功能:该系统要支持数字矩阵功能,在监控

13、中心能对前端任意点图 像的调用、切换到电视墙上显示。警视联动功能:在发生警情的情况下,能将该点相关的区域、路口的监控画 面自动在监视屏幕上显示。系统应能与前端报警对讲联动,一但有人触发报 警,应能立即将该处报警点的所有图像在监控中心显示,并将该点的快球自 动对准报警者。另外如有其它区域联网报警系统,也应能与之形成报警监控 联动,能自动切换与该用户对应的监控图像至相应的监视器上,快球镜头能 自动定位在相应的报警点上。图像的记录和备份功能:所有图像在前端监控点的硬盘录像机上记录,采用 循环录像的方式,已经录下的文件不可被人为删除,且录像文件能够完整保 存15天。重要文件可在监控中心下保存预案,备份

14、的图像通过网络在任意 一台电脑上可以回放。并且前端硬盘录像机应预留有备份接口,可通过移动 硬盘或光盘刻录机对需要的图像进行备份。前端硬盘录像机还应具备拍照功 能,对于特殊监控点如路口,如能自动将车牌拍下来发送至监控中心。系统集成功能:系统应能集市局信息查询、要情信息接收及发布、数字录像 并通过网络上传,将有线无线调度于一体,发挥综合效益。系统应能方便地扩容:因为各系统是分步实施的,各系统硬件设备如:数字 录像机的容量、机架(配线架)的容量等主要设备后期扩容时可以方便的扩 展。系统的软件能方便低成本升级,以满足网络技术和数字监控系统发展的 需求。系统应能实现分级控制:按照指挥控制中心的级别,对同

15、一监控点或同组 监控点实现分级控制。系统对非公安单位监控的图像:对于外单位图像的接入,根据实际情况制 定相应接入方案。方案保证系统的分级控制和监控图像的实时性,并使用 合理可行的设置和措施,保证公安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互联互控功能:全市治安动态监控系统能互联互控,信息共享。公安机关 内各部门及其它政府执法部门能利用本系统进行现场监控和执法,如实时 调用或查询相关视频信息、通过系统进行现场指挥等等。各派出所等子系 统能互连互通,并在授权后互控。也就是说,市局所辖的子系统,在需要 时不仅能监视另一子系统的图像,还能对其摄像机进行切换和控制,也能 通过网络调用其它录像资料。因此,全市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应具有统一的 优先级控制进行同级控制权协商和监控权限制设定。系统与省厅联网功能要求:系统应为省公安厅图像统一联网提供接口。 语音通信功能:前端有人触发报警时,应可以与中心进行双向语音对讲3.4、系统设计原则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强化城区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力量,有效 防范重大案件发生,有必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全面的城市公共安全监控系统, 而其中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对社区公共安全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