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33862459 上传时间:2022-0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示范性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升学助考一网通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照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儒,柔也”。一个“柔”字,味道全出,可谓搔到了问题的痒处。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曾提到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柔”的本义出发,加以阐释,十分贴切地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儒”含“需”字,参之以易经“需”卦的卦象,可知“需”有“等待”之义。据易传记载,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

2、:“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度过自己的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看此“柔”字不要过于直观,误以为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的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曰:“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乃指水的柔弱所表征出来的规定。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采取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凝固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

3、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足“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从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我们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和平与宽容的民族。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由此不难窥见中国人对于兵器乃至战争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此相关联,在历史上,我们对于诉讼也是持保留态度的。

4、儒家主张,亲亲为仁。诉讼总是缘于利益的纷争,它只能是道德失效的结果。在中国人看来,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争执双方倘若采取这种妥协的姿态,那么就会使诉讼变得多余。所以,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认为,“无讼”才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势,却又决不因此而失其庄严。相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 (何中华由“儒”字说开去,有删改)1.下列关于“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儒”诠释为“柔”,可以说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指出了“儒”字真正的本义。 B宋词专家叶嘉莹由

5、“儒”的本义,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彰显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 C易经把“儒”字释义为“需”,易传中孔子把“需”字释义为“等待的姿态”。 D“儒者柔也”,中国固有的柔性,使得中国避免了外界危机的影响,也度过了自己的一次次动乱。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水”的意象,我们能体味到“儒”之“柔”,“柔”也体现着水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以水喻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B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柔弱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这种特性,正体现了道的品格。 C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D中国人认为诉讼是不道德而多余的,没有诉讼才是理想

6、的状态,因为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才是真正的内在力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柔”和“等待”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儒”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对“儒”文化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B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形状随容器而定,这正是“道”的品格。“道”的品格隐喻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C古典技术对自然界不具有征服性,可以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征。D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也是古代有德行的人所慎用的器物,从中国古人对兵器的价值取向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奉守的和平与宽容。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光弼幼持节行,善

7、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互,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搂,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

8、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互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

9、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 (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优高考网 A众素狂易 易:轻视 B乃斩众以徇 徇:示众 C乃彻民屋为摞石车 彻:修补 D彼惩嘉山之败 惩:忌惮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 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光弼遣穴地颓之 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 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不如起军逼之 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年轻从军,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

10、,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C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皇帝降罪于众将。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5分) (2)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

11、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注: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馘(gu):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学优高考网治安:贾谊曾给汉文帝上治安策。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都选只按前3题计分。共6分)(1)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贾谊过秦论)(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 ,_ 。(李

12、白蜀道难)(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_,_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糊涂一世 (俄)阿纳托利特鲁什金一个星期天。我岳父岳母来了,我们吃过午饭后就坐在一起聊天,像其他人一样,谈论着社会上的贫困、犯罪、盗窃、政府不作为等等问题,我们都认为,生活中的丑恶比比皆是。我说:“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多丑恶的东西,就是因为我们不敢站出来大声地说真话,只是在角落里小声地嘀咕。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敢实话实说,生活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了。”突然,门铃响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